(人民粵讀·解碼特區40周年⑥)特區應成為人人向往的理想之所

呂紹剛 張靚雯 肖 錕 張晨牧

2020年08月29日15:20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核心觀點:

  □經濟特區的設立,順應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實現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把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經濟自主權歸還給勞動者。

  □經濟特區要充分參與國家新基建和老基建建設,為自身在用地方面的不足拓寬物理和數字發展空間。

  □經濟特區應在制度建設上取得相應的成就,成為人人思歸、人人向往的理想之所,驗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如何利用已有優勢盡快補充短板?如何適應新時代要求,踐行新發展理念?保障民生幸福與獲得感,成為擺在經濟特區面前的一道“考題”。

  “中國經濟特區催生超高速城鎮化發展,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史上的奇跡,同時激發了萬眾創新創業的熱情和渴望,使得深圳成長為中國的創新創業之都。”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周順波說。

  以深圳為例。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外來勞動力954.45萬人,佔就業人口規模的82%,實際吸納外來勞動力突破1000萬人。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就業人口規模達1170.3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數據推算),同比增長2.76%,為歷史高位。

  “特區政府有較強的服務意識,為市場運行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為民生提供高質量的公共產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部長、研究員王福強說,經濟特區經過40年的市場化發展,真正形成市民社會和市場氛圍,培養了契約意識、權利意識和對市場充分的尊重,“各得其所,不害他人”,政府尊重市場規律,對企業“無事不擾”。

  “經濟特區設立順應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實現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把發展生產、改善生活的經濟自主權歸還給勞動者。”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胡彩梅說。

  在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看來,以珠海為代表的經濟特區,將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相結合,使整個城市不再隻有冷冰冰的市場規則,提升民眾幸福感和城市宜居度。

  王福強認為,經濟特區在承擔東西部扶貧協作方面,保持協作的力度不減、步伐不慢,為后發區域提供必要的支持,也是經濟特區的時代擔當。“比如深圳與巴馬建設的深巴合作試驗區,就是很好的東西部互動示范。”

  “早期經濟特區對‘經濟’功能的過度重視,導致在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的發展‘偏科’”。胡彩梅認為,人民的幸福感不強,居民收入、貧富差距的迅速拉大是經濟特區不可避免的“生長痛”。

  但同時,專家們認為,經濟特區更要在民生“短板”率先有所作為,起到示范作用。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認為經濟特區應該樹立城市文明的典范,在精神文化、生態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做“先鋒”,提供高質量和高水平的供給和示范。

  深圳市委黨校(社會主義學院)巡視員、副院長譚剛也認為,經濟特區應該對照中央對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精神,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促進社會進步,不斷增強經濟特區民生發展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積極提供民生領域的保障,使外來人才能夠安心創新創業。”郭萬達說。

  袁持平認為,經濟特區要充分參與國家新基建和老基建建設,為自身在用地方面的不足拓寬物理和數字發展空間。“比如充分利用‘一小時生活圈’,著力解決市民的通勤問題,將范圍內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好”。同時,經濟特區要積極“探索提供市場化公共服務”,為全國各地的民生領域補短板提供“經驗和范本”。

  在王福強看來,人民真實的需要已經超越單純的物質層面,更多地體現為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參與感、認同感。“城市文化是吸引人們認同感的重要方面,如何形成持久的認同是經濟特區的當務之急,也是下一步好好挖掘的方向。”

  “‘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既是對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也是經濟特區需要對標落實的工作。”譚剛表示,經濟特區要在確定民生發展的高目標和彌補民生發展的突出短板兩個方面有所作為,借鑒深圳已做出的系統性部署和實施方案,例如推進兒童友好型城市建設、區域醫療中心與社康機構等組團運營、健全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體系、創建無障礙城市等。

  “經濟特區應在制度建設上取得相應的成就,成為人人思歸、人人向往的理想之所,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制度軟環境上同樣具有巨大吸引力,驗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譚剛說。

  相關鏈接:

 

(責編:陳育柱、李語)

關注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