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廣東頻道

茂南區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流而不漏”

2021年06月25日09:02  來源:茂名日報
 
原標題:茂南區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流而不漏”

  構建起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共同管理的工作機制,讓“散落”各地的流動黨員團結到一起﹔充分發揮“學習強國”APP、微信、QQ以及黨建網站的作用,並整理好黨史學習教育內容,督促流動黨員自主學習﹔各黨支部書記定期電話訪問,為黨員答疑解惑……當前,茂南區實招頻出,線上線下齊發力,確保流動黨員把黨史學深悟透。

  記者了解到,為使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學”、離鄉“不離學”、務工“不誤學”、思想“不掉檔”,茂南區奏響了“紅色三部曲”,推動全區17個鎮(街道)黨(工)委300多名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全覆蓋高質量見實效。

  拓展紅色陣地讓流動黨員“離鄉不離黨”

  “你們現在採取什麼方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現在是通過QQ群、微信群等平台線上學習,前段時間我們每個月集中開展兩次線下學習,還去了南昌等紅色革命地……”在茂南區官渡街道,該街道黨工委書記蔡爵華致電該街道駐廣州黨支部書記陳華勝,跟進流動黨員的各方面動態。

  如何把流動黨員黨史學習教育做細做實?茂南區以鎮(街道)為單位,在外出流動黨員就業或居住地相對集中的區域,依托駐外辦事機構、服務機構或商會、行業協會、本地在外人士興辦的企業等,建立10個駐外黨組織,10個微信聯絡群,為每一名流動黨員“連上線、接上頭”。支部成員結對聯系流動黨員,了解掌握流動黨員學習、工作等情況,引導流動黨員及時開展學習,既擴大對流動黨員的組織覆蓋、教育覆蓋,也使流動黨員更有歸屬感。

  例如,鎮盛鎮駐深圳黨支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紅色之旅”,組織全體黨員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浙江嘉興南湖紅船等地參觀學習,發放黨史學習教育資料和組織黨員觀看紅色電影等,提高黨員黨史學習教育的積極性﹔官渡街道駐廣州黨支部的支部書記及聯絡員帶頭在線上講黨史、談心得,與流動黨員交流互動,引導黨員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有效提升了黨史學習教育成效。

  激發紅色動力讓流動黨員從“流入”變“融入”

  目前,茂南區已構建起以流入地黨組織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黨組織共同管理的工作機制。針對企業的流入黨員,茂南區通過成立黨支部和臨時黨支部,主動聯系流動黨員就近參加組織生活、接受黨史教育,享受組織服務,讓流動黨員從“流入”變“融入”,“安家”又“安心”。

  一方面,茂南區開設“雲端課堂”,讓流動黨員“不掉線”。該區發揮“黨建+互聯網”優勢和作用,在線上多平台推送黨史學習教育相關內容,鼓勵流動黨員交流心得體會和發表學習見解。另一方面,茂南區加強流動黨員學習的覆蓋面,組織相關黨支部開展多形式的活動,幫助流動黨員在“學思辨干”中筑牢紅色底色,進而將紅色底色渲染到工作崗位上。

  茂南區金塘鎮的“網紅村”——牙象村,譜寫著鄉村振興的美麗故事。這裡以“好心湖畔”田園綜合體項目為契機,深入探索產業融合新模式,而茂名市鈞享文化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其中的生力軍。該公司黨支部流動黨員樊娟來自湖南,她表示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對工作和為民服務有了新認知。“疫情期間,我們在黨的號召下,積極發揮黨員的模范作用,主動擔當與作為。現在,村裡的環境、基礎項目建設,村民生活等,有了很多的改變。用村民的話形容,大家就是住在公園、生活在公園、工作在公園。”說著說著,她不禁就笑了。

  樹立紅色旗幟引導流動黨員主動作為

  黨史學習,貴在實踐。為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茂南區牢牢樹立紅色旗幟,引導流動黨員在服務駐地發展、帶頭抱團創業、支持家鄉公益、帶領鄉親致富、黨建結對幫扶等方面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為民服務中厚植人民情懷。“黨員流動到哪裡,組織就覆蓋到哪裡,黨史學習教育就開展到哪裡。”區委組織部負責人說。

  據悉,該區以“周周學黨史、月月辦實事”為主題,結合“黨員聯系戶”活動和黨建網格化管理,鼓勵流動黨員為群眾辦實事,將黨史學習教育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開展駐外黨組織與家鄉農村黨組織“一對一”結對共建促鄉村振興活動,把外出流動黨員的綜合優勢有效運用到農村幫扶中。

  如今,茂南區的流動黨員不僅把家鄉更多的勞動力帶出去,還把資金、技術和項目帶了回來。其中,鎮盛鎮駐深圳黨支部先后共籌集資金6萬元,支持斜嶺村基礎設施建設。近段時間,在茂南區鎮盛鎮黨委書記楊仁波與鎮盛鎮駐深圳黨支部書記蔡應太的通話中,蔡應太提到:“我們黨員會一如既往建言獻策、出資出力,也將支持烏石竹坡村的發展建設,包括污水處理、綠化亮化等工程,讓其早日成為鄉村振興示范點。”(記者 楊珮珮 通訊員 黃林明、邱秋梅)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人民廣東

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