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廣東頻道

茂名革命題材大型音樂劇《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成功首演

2021年06月25日08:59  來源:茂名日報
 
原標題:革命題材大型音樂劇《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成功首演

  6月24日晚,作為茂名市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創新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而策劃組織創作的重點作品,革命題材大型原創音樂劇《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在茂名石化職工文化中心正式首演。

  該劇以南路革命為背景,以李卡烈士事跡為題材而創作,經過90多天精心排演后,終於與廣大觀眾見面,首次公開演出即震撼全場,令觀眾熱淚盈眶。

  首演震撼心靈,觀眾感動落淚

  音樂劇《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由中共茂名市委宣傳部、中共化州市委宣傳部、茂名市文化傳媒集團聯合出品。該劇是茂名地區第一部大型原創音樂劇,創造性地集戲劇、音樂(管弦樂+民樂+電聲樂)、舞蹈、影視視聽語言等多種元素為一體,以音樂劇的舞台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致敬南路革命先烈,弘揚紅色文化。

  《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是一部講述中國共產黨人為追求人民解放和百姓幸福而不畏犧牲的紅色題材作品,有史以來第一次把李卡烈士的事跡搬上舞台。選取從“抗戰勝利后,李卡在廣州發動學生演講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切入,一直演到他“犧牲在黎明前的最后黑暗之中”,藝術地再現了他光榮偉大的一生。

  整場演出時長約一個半小時,由序、一幕、二幕、三幕、四幕、尾聲組成。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在序中,為了躲避敵人的緝捕,李卡與徐雲等同學匆匆告別,回到了老家化縣。但讓李卡萬萬沒想到的是,另一場危機,正在向他走來。

  隨著劇情展開,現場氣氛越來越濃烈,除了因為演員的表演充滿藝術感染力之外,還緣於該劇運用了全息投影技術和演員表演緊密結合的方式,利用聲光電等現代舞台技術,讓劇情更有張力,帶給觀眾視聽震撼和身臨其境的代入感。

  觀眾在欣賞音樂劇的同時,也被李卡為了革命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所感動,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有觀眾直言,此次音樂劇表演帶來的感動直達心靈,讓人瞬間落淚,自己的滿腔愛國熱情都被激發出來了。

  演職人員激動心情難以平息

  首演圓滿成功,該劇主創人員高興之余並不感到意外。在排練期間,曾有國內知名藝術家、歌舞劇專家前來探班,稱贊他們“雖然大部分演員不是專業演員卻勝似專業演員,表演堪稱完美”。

  化州職業技術學院音樂老師王大順在劇中飾演李卡的老師劉玉階,他告訴記者,這台音樂劇從劇情內容、舞台燈光音效到演員的舞台表現,都經過了精心設計和千錘百煉。經過刻苦排練,劇中演員能將革命先烈那種犧牲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在排練間隙觀看該劇時都會感動到流淚。

  茂名市一中音樂老師王曉寧在劇中飾演反派何初,對於自己在劇中的表現,他謙虛地給自己打了“合格”,他表示期待觀眾的打分。“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平時經常閱讀黨史資料,通過這一部劇,更深刻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從建立、成長,到今天取得如此輝煌成就,過程很不容易,沒有革命先烈的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成就。”王曉寧直言,自己觀看該劇時也很有感觸,相信會引發觀眾共鳴。

  該劇舞蹈編導、舞台總監王昭留心聆聽觀眾的反饋,他告訴記者,這台音樂劇觀眾看得熱血沸騰,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被激發出來,很多觀眾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首演結束后,導演和演員在台下仍難以平息自己激動的心情,依舊沉浸在劇情當中,為革命先烈的堅強意志所感動。王昭講述,這部作品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而創作,在編創演繹這台音樂劇的過程中,導演組和全體演職人員都充分感受到李卡等革命先烈們堅定的革命意志、澎湃的革命激情和磅礡的熱血青春,激勵我們以更好的狀態去創作和表達,講好中國故事,講好革命先烈故事。

  國內藝術大咖聯手打造音樂劇

  李卡,化州長岐鎮雙牌村人,在學校期間就積極參加和領導革命活動,25歲加入中國共產黨,挑起革命重擔,為革命斗爭立下豐功偉績。1949年9月在獄中英勇就義,時年27歲,犧牲前留下的遺書《永遠跟著太陽走》至今廣為傳頌,被譽為廣東版的《可愛的中國》,感動了無數人。

  李卡是茂名市革命先烈的代表,打造以他個人事跡為題材的音樂劇,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茂名市深入挖掘茂名革命歷史資源,精心打造首部革命題材音樂劇,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大力宣傳化州等革命老區光榮紅色歷史的重要舉措。

  據了解,該劇由國內藝術大咖聯手創作編排:由一級編導劉興范擔任藝術總監、陳娜娜擔任導演,由廣州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院長練行村、國家一級編劇李新華編劇和作詞,國內著名作曲家何琪創作音樂,由陳娜娜、陳軼擔任執行導演,陳軼、王哲擔任戲劇導演,國家一級舞美設計師趙海擔任舞美設計總監。

  該劇既有國內一線音樂劇演員加盟,又大量使用了本地的文藝骨干。演出團隊分成A、B兩組。

  A組三位主演是國內一線音樂劇演員,分別是王哲(飾演男一號李卡)、徐瑤(飾演女一號徐雲)、郭俊宇(飾演男二號潘壽鵬)。王哲,北京人,來自深圳歌舞劇院,既是該劇的戲劇導演,又是男一號李卡的飾演者﹔徐瑤,北京人,來自中國歌劇舞劇院﹔郭俊宇,上海人,曾飾演很多部國際知名音樂劇的大男主,如《獅子王》《美女與野獸》等。

  B組三位主演則是茂名本地的演員,廣東眾和化塑有限公司職工張楚華(飾演男一號李卡)、茂名開放大學聲樂老師李煥煥(飾演女一號徐雲)、茂名開放大學鋼琴老師傅文健(飾演男二號潘壽鵬)。其余演員全都來自茂名本地各單位,整合了茂名本地的文藝精英。通過創作該劇不僅提高了茂名的舞台藝術創作水平,還填補了茂名藝術創作的空白。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該劇在創作過程中,主辦單位與主創團隊深入南路運動革命遺址和紀念場館實地採風了8次,研討會開了36次,劇本修改了26次,每天排演十多小時,共排演了92天。(文/記者 林夏 圖/記者 李康華)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人民廣東

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