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廣東頻道

茂名電白為解決“急難愁盼”民生實事細謀實招

2021年06月24日10:58  來源:茂名發布
 
原標題:學黨史辦實事 | 電白區為解決“急難愁盼”民生實事細謀實招

  下午5時許,距離小學放學才半個小時,在茂名市電白區林頭鎮檳榔村委會的農家書屋裡不時傳出陣陣輔導聲,身穿紅馬甲的志願者正在“四點半課堂”上為孩子們輔導作業。

  “四點半課堂”的出現,讓孩子們在課余時間參與更多更有意義的活動,同時解決了家長沒時間接、無人照看的“四點半難題”,幫群眾填補了看護空檔期。

  據了解,“四點半課堂”是電白區自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在定期進村入戶走訪中,了解到群眾“所急”而謀劃的一項便民利民措施。

  隨后,在部分社區、村委黨支部開始試點,經過認真謀劃,並不斷征集群眾意見,依托部分村委會的農家書屋等,不斷推動“四點半課堂”深入開展。目前,每天共計有3200名學生在“四點半課堂”裡得到便民服務,佔在校學生比例約為2.3%。

  齊心協力,解決孩子無人看管難題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我很樂意發揮余熱為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陳明儒是林頭鎮檳榔黨支部的退休黨員,下午4點,他已經提前來到村裡的新興小學門前,負責護送孩子到“農家書屋”學習。

  陳明儒告訴記者,林頭鎮把黨史學習同“為群眾辦實事”結合起來,依托“農家書屋”打造“四點半課堂”,解決了家長下班前孩子無人看管的難題,為孩子打造溫馨的港灣。

  新湖街社區黨委書記陳志鋒介紹,新湖街轄區內有5間幼兒園和一間小學,很多家長遇到沒時間接、無人照看的“四點半難題”,社區黨支部通過集結退休黨員、志願者、群眾等多方力量,以精細化管理呵護“四點半課堂”的健康成長。

  堅持統一護送,由社區黨支部統籌,實行輪班制,安排人員負責護送孩子們到社區,做到不漏一孩,確保孩子們的安全,讓家長們安心。

  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急。電白區各村(社區)黨支部,各村(社區)黨支部通過優先將信念堅定、作風優良、熱心公益事業、黨員群眾評價好的離退休老干部,選配為“四點半學校”的管理者,並針對志願者不同的個人情況,安排不同的志願時間,確保“四點半課堂”正常開展工作。

  依托陣地,農家書屋為孩子建精神樂園

  “打造這樣的四點半課堂,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而是貼緊群眾的需求。”檳榔村委會書記何永英介紹,近年電白區扎實推進農家書屋標准化建設,“四點半課堂”正是依托農家書屋裡的生活百科、名著經典、少兒讀物等各個方面書籍開展起來。

  農家書屋管理員每天會在放學前整理好圖書,供孩子們閱讀,讓農家書屋“活”起來,為孩子們撐起一片知識的綠蔭。

  “四點半課堂”免費為社區無人看管的孩子進行作業輔導,開設的課業輔導內容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為孩子們輔導課后作業,讓家長省心。

  水東街道新湖社區利用年輕黨員干部水平優勢及轄區學校教育機構師資平台,組建了一支義務師資隊伍,對於孩子們在寫作業時遇到的難點問題,“老師們”手把手教,耐心講解,力爭將問題講清講懂。

  “媽媽還沒有下班,我就來到‘四點半課堂’來把作業寫了,等媽媽下班再回家,我非常喜歡在這裡學習。”五年級的蔡祺祺是“四點半課堂”的常客,有了老師和小伙伴們陪伴,每天放學后直至晚飯前,她都在這裡度過快樂的課后時光。

  “之前一直發愁孩子放學后去哪的問題,自從社區開辦‘四點半課堂’以后,這個問題才算徹底解決。”談及忠良社區開設的 “四點半課堂”,朱麗霞女士感到很滿意,她表示,社區裡不僅環境舒適,設施齊全,學習氛圍還十分濃厚。受到觸動,她也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一有空就來協助課堂服務,幫別的家長“帶娃”。

  “四點半課堂”也激發了社會力量的擁護。謝景東是水東鎮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得知忠良社區的“四點半課堂”后,主動請纓當起了“四點半課堂”的老師,義務教孩子們書法,用自己的行動讓更多的孩子愛上書法。(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卓劍斯)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人民廣東

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