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廣東頻道

廣州農講所紀念館:憶昔星火燎原 傳承紅色血脈

2021年02月05日13:52  來源:羊城晚報
 
原標題:憶昔星火燎原 傳承紅色血脈

  毛澤東同志在廣州主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如今,農講所化身為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了系列特色活動

  “看鏡頭,手扶著牆,身體側一點,腿往前伸。”在廣州繁華的鬧市中心藏著一個“小故宮”,紅牆黃瓦、古朴庄重、綠樹成蔭,每天都吸引著諸多游客前來拍照打卡。

  這座“小故宮”就是廣州市民非常熟悉的農講所紀念館(下稱“農講所”)。1926年,毛澤東在此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共培養了800多名農民運動骨干,畢業后他們奔赴全國,燃起革命的星星之火。

  如今,農講所化身為紅色教育基地,開展開筆禮、成人禮、國學講堂等特色實踐活動和講座,延續著紅色血脈。

  往昔崢嶸

  被稱為“中國農講所的母校”

  廣州是中國近現代革命的策源地,擁有光榮革命傳統和厚重紅色文化,農講所就是歷史見証。

  農講所舊址始建於1370年,原為番禺學宮,明清時期是培養儒家生員和祭祀孔子以及先賢名儒的所在地,也是廣州城區現存的唯一學宮。

  1924年6月30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39次會議決定接受林伯渠、彭湃等人的提議,在廣州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

  1926年,毛澤東在此主辦第六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周恩來、彭湃、惲代英、蕭楚女、李立三、阮嘯仙、張秋人等21位有較高理論素養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人士擔任教員。來自全國20個省區的學員,在這裡學習農民運動的理論與方法,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參加革命斗爭。

  從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共舉辦了六屆。其中,第六屆共培養了800多名農民運動骨干,他們畢業后奔赴全國各地,宣傳農運理論,發展黨的組織,成立農民協會,推動全國農民運動發展。在中國革命的崢嶸歲月裡,農講所教員和學員不畏犧牲,英勇奮斗,燃起革命的星星之火。

  后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員依據廣州辦學模式在湖南、江西、湖北、廣西等地創辦地方性農講所,故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被稱為“中國農講所的母校”。

  1953年,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建立,周恩來親筆手書紀念館館名。1961年,它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精神傳承

  兼具紅色基因和傳統歷史文化

  “下一站,農講所。”從廣州地鐵1號線農講所站C出站口出來,步行大約200米,紅牆黃瓦的農講所躍入眼帘。記者來到正門口,花崗岩雕琢的櫺星門門額上懸挂著周恩來手書的“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橫匾。

  “這個是我們農講所的鎮館之寶。”農講所館長顏暉表示,農講所鎮館之寶有兩件,一個就是門口周恩來親筆手書的紀念館館名,另一個是毛澤東做所長時親自主編的《農民問題叢刊》。

  “這套叢刊原來是准備出52期的,后來出了26期,一部分是當時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師寫的文章,一部分是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生的文章。”顏暉表示,這套叢刊的出版,改變了以前研究農民問題資料匱乏的狀況,有力地促進了全國農民運動的蓬勃發展。

  在《農民問題叢刊》展櫃前,記者碰到不少穿著綠色馬甲的中小學生仰頭看牆上農民運動講習所曾經的辦學情況。廣東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鄭莉表示,今年廣東省博物館寒假研學線路的最后一站是“行走越秀——追尋薪火印記”,農講所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革命紀念館,帶孩子們參觀是想向他們傳達中國革命人追尋理想與光明的精神,讓孩子們明白廣州是如何從歷史中走過來的。

  吸引學生前來參觀的除了紅色文化,還有優秀的傳統文化。

  穿過紀念館門樓,黃色的“番禺學宮”四個字懸挂在紅色的屋檐上,農講所原為番禺學宮,從唐朝全面推行科舉考試開始,學宮實行廟學合一制度,這裡既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學子求學的場所。

  顏暉介紹,農講所依托這一特殊歷史背景,於2004年在全國率先恢復了古代禮儀“開筆禮”,還開展了成人禮、國學講堂等特色實踐活動和講座,讓孩子們能在革命紀念館中親身感悟傳統文化的魅力。

  農講所的“高顏值”也吸引了大量前來拍照打卡的年輕人。“現在很多人把農講所稱之為‘小故宮’,我也挺自豪的。”顏暉說,現在農講所最受歡迎的就是所內的兩面紅牆。

  從學宮到紅色教育基地再到網紅打卡地,農講所的功能在不斷變化,唯一不變的是,革命精神在此弘揚,紅色血脈在這裡延續。

  對話守護者

  拓寬展陳方式 “活化”紅色資源

  羊城晚報:作為革命的策源地,廣州擁有諸多紅色教育基地,與其他基地相比,農講所有何特色?

  顏暉:農講所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在於其建筑本身,它是舊址、原址,而且位於廣州市的正中心。其次,除了紅色文化,農講所還是一個已經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孔廟,古語有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在中國古代是最重要的,廣州農講所在1924年之前是一座孔廟,這是農講所非常重要的特點。另外,農講所蘊含著傳統文化。農講所紀念館從2004年開始,在全國率先恢復了古代禮儀“開筆禮”。

  羊城晚報:作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農講所在當下該如何“活化”寶貴的紅色資源?

  顏暉:“活化”是當下各個博物館都面臨的問題,因為現在吸引眼球的東西太多了,農講所單純靠傳統的方式發展是行不通的,所以說我們現在在努力拓展新的展出方式,聲光電多媒體形式都要有,同時我們也在進行文創開發、雲展覽等各種各樣的探索。

  農講所想要吸引線上線下的觀眾,最重要的方式還是通過展陳。現在博物館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叫“策展人”,辦什麼展覽一定要有鮮明的主題,如何吸引觀眾也非常考究,農講所每年至少有一到兩個展覽是亮點,在社會上能引起較大的反響。比如2016年,農講所與國家博物館聯合推出了“復興之路”廣州展,吸引了17.5萬人次參觀,觀眾人數創下農講所專題展覽新高。

  去年,和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聯合舉辦的“偉大的足跡——我們的法蘭西歲月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圖片展”在農講所大成殿開展,盡管題材非常小眾,但是影響很大,廣州市政府在此舉行了一個新聞發布會和專場座談會。

  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盡管時間不長,但在1919年至1920年間,中國先后有20批2000余人赴法勤工儉學,包括很多著名的人物,比如周恩來、蔡和森、趙世炎、鄧小平、陳毅等革命領袖,他們為新中國成立和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記者 孫磊、陶奕燃 實習生 陳一典)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人民廣東

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