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廣東頻道

中山市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2020年09月03日10:02  來源:中山網
 
原標題:“活化”紅色資源 弘揚抗戰精神

  橫門保衛戰珊洲紀念廣場。

  白石村的英雄碉樓及文化展覽室。

  位於五桂山南橋檳榔山村的古氏宗祠,陳列了中山人民抗日史跡,是廣東省黨史教育基地。

  歷史,是記憶的年輪,定義著過去和現在。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在關鍵的時間節點回望歷史,是擁抱未來的最好姿態。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75年前,中山雖然還是一個邊陲小城,但這裡卻發生了許多抗日故事。中山英雄兒女在群峰莽莽五桂山、阡陌水鄉河涌間充分利用地理環境,拋頭顱,洒熱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抗日詩篇。

  站在歷史新的起點上,近期記者再次重走革命先烈們浴血奮戰的抗戰歷史線路,深入挖掘紅色史料,探尋中山紅色革命遺跡遺址最新變化,讓大家不忘革命先烈的奮斗歷史,弘揚抗戰精神,激發奮進的力量。

  “深挖”紅色資源

  將抗戰遺址打造成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在橫門保衛戰戰場遺址旁的珊洲,一座保存完好的四層碉樓巍然屹立,青磚灰瓦、散亂的彈孔鑲嵌在弧形窗戶周邊﹔碉樓頂部牆沿,“梅花開,野鹿歡”之類的灰雕壁畫栩栩如生,碉樓周邊牆上圖文並茂地張貼著革命先烈抗戰故事,兩張出自《中山文史》的橫門保衛戰示意圖,還原了當年橫門保衛戰的作戰路線。碉樓前,干淨的小廣場上,三三兩兩的村民坐在石階上,抬頭便可以看見這些革命事例。

  在那段崢嶸的戰斗歲月裡,偉人故裡中山四處燃起抗日烽火。與珊洲一樣,三鄉白石村依山而建,這個面積16.3平方公裡的村落,現存碉樓23座。沿著白石村蜿蜒曲折的石板街走著,幾座碉樓映入眼帘,雖然外表有些斑駁,但形態結構依然保存完好。在“白石保衛戰”中,珠江縱隊正是借助這些碉樓進行防守,讓白石村民和財物得以順利轉移,該碉樓也成為了抗擊日軍的“英雄碉樓”。

  銘記歷史,是對歷史的尊重,“深挖”紅色資源、讓后輩銘記歷史,“和平”才不會是一句停留在書本上的空話。記者走訪發現,對原有的抗日遺址進行保育,對已經毀壞的部分進行修繕,對完全破壞的進行復刻活化是我市保護紅色遺址的一貫做法。

  漫步在黃圃鎮石軍村振興路旁的香蕉林中,幾名建筑工人拿著鐵鍬等工具忙前忙后,一條正在施工的林蔭道彎彎曲曲向前延伸,意味著石軍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工程正式動工。作為黃圃鎮革命老區村,該村以“紅色+綠色”的發展思路,規劃建設了革命史跡展館、七宅農耕文化涂鴉、黨支部活動舊址、革命烈士故居等一系列體現“紅色”文化的景點。

  五桂山南橋檳榔山村的古氏宗祠,距今已有近200年歷史,這裡曾經是珠江縱隊司令部活動之地,也是共產黨領導珠江三角洲抗日游擊戰爭的指揮中心。記者在古氏宗祠,看見三三兩兩的工人拿著工具,在宗祠前的空地上安裝更換消防設施。南橋村黨支部書記甘少光表示,近年來,他們通過修繕、派專人管理等措施,加強保護革命先烈奮戰的舊址,以鼓舞年輕一代學習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有女勿嫁珊洲坑,石仔零仃路難行,過完一坑又一坑……”一首民謠唱出了珊洲村曾經的貧窮與落后。如今,昔日的貧困小山村珊洲徹底變了樣——珊洲生態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珊洲紅色小道一個個紅色景點串珠成鏈,讓原本已經搬出珊洲村的許多村民又重新回來修繕舊房,在這裡享受田園風光,重新做回“山裡人”。

  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建成

  吸引八方來客重溫歷史

  紅色基因需要傳承者和實踐者。循此回望歷史,才能聽到歷史的聲音,接收現代生活來之不易的“和平密碼”﹔才能讓紅色基因真正融於血、入於腦、立於心、見於行。

  在西區長洲社區石台街,有147年歷史的煙洲書院坐落於此。全面抗戰爆發后,該書院成為中共中山地方組織及其領導下的抗日武裝的活動基地。如今,這座古朴書院已成了煙洲小學的一部分,今年9月1日,穿著嶄新校服的一年級小學生,來到書院前列隊站好。“當,當,當!”伴隨著三聲雄渾的鐘聲響起,各班老師手執啟智筆,輕點朱砂,在學子們的額頭正中點上一顆紅痣,為學子們送上祝福。兩年前的9月3日,這裡舉行了“紅色基因代代傳”——中山市青少年紅色教育主題活動,活動先后進行首批青少年紅色教育基地頒牌儀式、青少年紅色教育義務講解員隊伍成立儀式、“紅色基因代代傳”中山市青少年紅色教育主題活動啟動儀式。

  在三鄉大布村孫一之故居採訪時,記者了解到,古氏宗祠作為紅色教育基地,主題演講比賽、老黨員講紅色故事等,許多革命主題教育活動都在此處開展,中山市委黨校也在此開設了流動課堂,以往每年都會組織20多場入隊、入黨宣誓活動。甘少光說,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仍有2萬多人次前來宗祠參觀。

  去年由市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推出的4條紅色教育現場教學路線,三鄉鎮大布村路線是其中之一。大布村委會工作人員孫佩婷介紹,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60個單位來到該村開展紅色教育活動、傳承弘揚偉大革命精神。

  今年90歲的老人林文強,是土生土長的大布村村民。他表示,在孫一之的影響下,當時年僅13歲的他也加入到抗日活動中。“雖然隔壁雍陌村就有一個日本侵略者的據點,開展抗日活動非常危險,我也沒有想太多,拿不動槍,也可以幫大家送送信。”林文強說。採訪中,記者還有幸遇到孫一之好友李楓的后輩李漢光,在他的印象中,老一輩革命先烈都有很強的正義感和愛國情。“言語上,他們很少提及自己的事跡和貢獻。但在行動上,他們永遠把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復興擺在第一位,將個人的利益、生死置之度外。”李漢光說,這段時間,他還和其他孫一之友人的后代一同參觀了孫一之故居,緬懷革命先烈。

  實地探訪

  ●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舊址

  今成愛國教育基地

  在火炬開發區西椏村校前路上,坐落著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中山縣隊舊址,現在歷史建筑物已經不存。9月2日,記者來到這裡,悼念那段崢嶸歲月裡的中山戰士們。如今,在舊址上建成的,是一所西椏創新幼兒園,同時也是愛國教育基地。

  1938年12月9日,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中山縣隊(簡稱“抗先”)在此成立。戰爭期間,抗先在宣傳、動員群眾抗日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與此同時,中山游擊大隊(亦稱別動大隊)也在此成立,隊裡培養了大批善戰的游擊隊員,他們日后在更大的戰場上發光發熱,成為珠三角乃至粵中、粵北敵后游擊戰爭的骨干。

  1939年7月至9月間,日軍兩次試圖橫門登陸,中山縣委以“抗先”名義,成立橫門前線指揮部,發動大量抗先隊員和婦協會員上前線參加勞軍、運輸、救護等工作。縣委還組織一支集結武裝,與中山縣守軍一起開赴前線與日軍對峙,打響了中山抗擊日軍第一槍。由於全線軍民齊心御侮,兩次打退日軍的瘋狂進攻。

  記者走訪了解到,現在正值開學,園內不時傳出孩子的歡聲笑語。幼兒園出於疫情防控需要,不對外開放。不過,在幼兒園門口,一座“紅色小書屋”格外顯眼,長、寬、高約40厘米,裡面擺著多種文獻書籍,如《中山火炬開發區旅游導覽》、《十九大報告》、《孫康與橫門保衛戰》等,供家長、游人翻閱。據幼兒園負責人介紹,這所小書屋由中山市委支持建造,屬於愛國教育內容的一部分。

  ●大環抗戰英雄紀念亭

  成為火炬區的熱門景點

  9月2日上午,記者來到火炬開發區大環村,在多位村民的指引下沿著中環正街一路前行,不消十分鐘,便在石鼓公園上找到了大環抗戰英雄紀念亭。

  大環抗戰英雄紀念亭建於1982年,是該村村民為紀念在抗日戰爭期間英勇為國捐軀的鄉民而建。該紀念亭的牌匾為歐初所題,紀念亭旁豎有石碑一塊,上面鐫刻先賢之英勇抗敵事跡及在抗戰中犧牲的烈士簡介。

  石鼓公園內還有一條整齊排列的、顏色鮮紅的大環黨史教育長廊,這條教育長廊由八塊展覽牌組成,分別介紹了黨史人物張鵬光,烈士黎民惠、黎源仔,抗戰堡壘戶許玉英、蔡玉霞、蔡杏珍,抗日愛國僑屬黃棣彩的生平事跡等內容。

  據展覽牌記載,犧牲烈士黎民惠出生於1920年,193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后,隨著國民黨掀起反共高潮,黎民惠被黨派到廣游二支隊任中隊政訓員。1941年10月22日,在粉碎日軍海陸空圍攻我西海根據地時,黎民惠帶領一個班阻擊試圖渡過河涌的敵人,他站在涌邊大榕樹后,一邊指揮一邊用步槍射擊,不幸被敵彈擊中頭部,英勇犧牲,年僅21歲。時人悼曰“珠江染碧血,西海頌丹心”。

  黎源仔與黎民惠同年,犧牲時年僅23歲。1943年的,在一場對抗日偽軍的戰役中,黎源仔帶領突擊隊攻入敵營,奮不顧身沖在前面,不幸被打中頭部當場犧牲。

  革命抗戰的年代逐漸遠去,但革命英烈的事跡卻永遠被銘記。如今,大環抗戰英雄紀念亭成為了火炬開發區的熱門紅色景色之一,無數黨員干部慕名前來參觀學習,他們用實際行動緬懷革命先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人物故事

  ●抗日英雄黃健:

  五度入獄初心不改

  在西區馬山北部的山腳下,一棟已有百年歷史的廣府建筑靜靜矗立著。推開已有些許褪色的紅色銅釘門進入院子,一左一右兩棵大樹首先映入眼帘,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洒在地磚上,院子內干淨整潔,隻有零星幾片落葉與地上的蝸牛為伴。這座建於清朝末年的房子,便是黃健故居。

  故居佔地面積約360平方米,共有兩層,如今一層為圖片展區,屋內古老的磚牆和50多張圖片訴說著黃健的傳奇一生。

  黃健是中山農民自衛軍及“賣蔗埔起義”的組織者之一。他於1906年出生在長洲后山村,曾因參與革命和抗戰工作,7年間5次被捕入獄。受父親愛國思想的影響,從小就萌發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黃健雖然從小家境優渥,但他與其他富家子弟不同,看到社會的不公平,願意為處於社會底層的人發聲。”故居工作人員介紹道,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夕,黃健從日本抵達上海,擔任愛群小學校長,並參加反帝大同盟宣傳工作。“一·二八”淞滬抗戰中,在帶領隊伍聲援十九路軍抗日示威游行時曾遭逮捕,獲釋不久又因張貼抗日標語再遭逮捕。黃健在獄中飽受精神折磨和肉體摧殘的痛苦,但依舊堅持在獄中編寫《鐵窗報》喚醒難友,后由“七君子”之一的史良律師出庭辯護獲保釋出獄。1933年底,黃健任中共江蘇省委宣傳干事,編印出版《要人報》開展抗日宣傳。次年初,再遭第五次被捕,直至1934年年底才被保釋出獄。

  第5次出獄后,黃健和妻子杜嵐輾轉到澳門集資辦學,興辦教育,並親自編寫宣傳抗日的教材,對學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1941年,黃健在澳門發動募捐,向社會募集物資、資金支援八路軍和新四軍,並把濠江中學改為免費中學,收留苦難同胞子女就學。1949年10月1日,黃健夫婦克服澳葡官員的重重阻攔,在濠江中學升起澳門第一面五星紅旗。(記者 查九星、陳雪琴、陳家浩、李鑫、陸倩柔、陳志瞳、繆曉劍、余兆宇)

(責編:張晨牧、李語)
人民廣東

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