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使用公筷越來越受到年輕群體重視
市民劉女士一家無論在外或是在家吃飯,都使用公筷公勺,這個習慣他們家已經堅持了至少6年。她說:“許多成年人在無意間感染幽門螺旋菌,當用自己的筷子給孩子夾菜時,病菌直接傳遞給了孩子。為了家人的身體健康,使用公筷是最安全的。”她說,唯一的阻力來自家中長輩,經過不斷的努力,她也使長輩接受了公筷制飲食。
市民李先生則對使用公筷持保留態度,他認為一家人吃飯不用過於講究。記者調查中發現,公筷在家庭中的使用普及度不高,但是越來越受到年輕群體的重視。
昨日,記者走訪廣州酒家,看見服務員在食客就餐時,提供公筷公勺供使用。廣州酒家方面相關負責人稱,來店消費的食客也支持這些防護措施。在此之前,廣州酒家各餐飲門店一直有提供公筷公勺,特別是房間消費,公筷是標配服務。
廣州酒家集團呼吁餐飲業界同行一同踐行公筷公勺使用,宣傳文明用餐,讓使用公筷公勺成為大家健康飲食的一個“好習慣”。
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程鋼告訴記者,一般來說,越高端的餐飲門店中,公筷的使用比率越高。在國內,提供公筷是作為餐廳服務的增值體現,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餐飲服務的成本。公筷公勺的使用可分為幾種類型,個人雙筷制、每菜一筷制、公筷定位制。個人雙筷制,即餐廳為每位食客配置兩雙筷子,一雙作為私用,一雙作為公筷﹔每菜一筷制,即餐廳為每一道菜配置一雙筷子﹔公筷定位制,是個別餐廳為了簡單方便,在餐桌上設置2-3個點放置公筷。這3雙公筷用於夾取所有的菜品。“目前公筷缺失比較嚴重的是中餐裡的正餐、火鍋和中式簡餐。”
他說,在國內餐飲中推行公筷制不可能一蹴而就,須循序漸進地推行,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公筷制的推廣將更為廣泛而深入。“公筷一定要做到顏色、長短和材質的區分,起碼要與私用筷區分。這需要餐飲企業另外採購配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