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公筷公勺在餐廳中未普及
昨日,記者暗訪廣州市內8家已經開放限制性堂食服務的餐廳,發現隻有一家餐飲店有主動為食客提供公筷公勺。其余7家未主動提供公筷公勺的餐廳包括了粵菜館、烤肉店、茶餐廳和火鍋店。其中火鍋店為私筷混食“重災區”。
午餐時間,記者來到位於正佳廣場的山東老家,入店以后發現每一張桌台上都特別放置了一個圓形餐碟,碟上放著兩三雙公筷和一個大勺子。記者觀察到,服務員上菜以后,主動為每一道菜放上公筷公勺。將近中午1時,蔣先生與老伴、朋友三人來到餐廳中用餐。蔣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向來有使用公筷的習慣,無論去到哪家餐廳吃飯,不管對方是否提供公筷,他們都會提出要求,主要是“出於對健康的考慮”。這是記者走訪中發現的唯一一家主動提供公筷公勺的餐廳。
在天河南二路的一家牛肉煲餐廳裡,有一桌食客正在用餐,記者觀察到桌面上並無公筷,3人各自用自己的筷子在煲中夾食物吃。服務員告訴記者,如果食客提出需求,可以提供消毒好的筷子做公筷。記者走訪附近另外三家餐廳,服務員都說平日並無主動提供公筷的習慣,但是店內有一次性餐具,看食客需求可提供作為公筷。
記者在國金天地的一家餐廳走訪時發現,雖餐廳有提供公勺,但正在堂食的兩桌食客均沒有使用,而是直接用自己的筷子夾取煲中的食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