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粤读·解码特区40周年⑥)特区应成为人人向往的理想之所

吕绍刚 张靓雯 肖 锟 张晨牧

2020年08月29日15:20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核心观点:

  □经济特区的设立,顺应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把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经济自主权归还给劳动者。

  □经济特区要充分参与国家新基建和老基建建设,为自身在用地方面的不足拓宽物理和数字发展空间。

  □经济特区应在制度建设上取得相应的成就,成为人人思归、人人向往的理想之所,验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如何利用已有优势尽快补充短板?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保障民生幸福与获得感,成为摆在经济特区面前的一道“考题”。

  “中国经济特区催生超高速城镇化发展,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史上的奇迹,同时激发了万众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渴望,使得深圳成长为中国的创新创业之都。”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周顺波说。

  以深圳为例。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外来劳动力954.45万人,占就业人口规模的82%,实际吸纳外来劳动力突破1000万人。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就业人口规模达1170.3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数据推算),同比增长2.76%,为历史高位。

  “特区政府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为市场运行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为民生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研究员王福强说,经济特区经过40年的市场化发展,真正形成市民社会和市场氛围,培养了契约意识、权利意识和对市场充分的尊重,“各得其所,不害他人”,政府尊重市场规律,对企业“无事不扰”。

  “经济特区设立顺应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把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经济自主权归还给劳动者。”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副所长胡彩梅说。

  在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看来,以珠海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结合,使整个城市不再只有冷冰冰的市场规则,提升民众幸福感和城市宜居度。

  王福强认为,经济特区在承担东西部扶贫协作方面,保持协作的力度不减、步伐不慢,为后发区域提供必要的支持,也是经济特区的时代担当。“比如深圳与巴马建设的深巴合作试验区,就是很好的东西部互动示范。”

  “早期经济特区对‘经济’功能的过度重视,导致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偏科’”。胡彩梅认为,人民的幸福感不强,居民收入、贫富差距的迅速拉大是经济特区不可避免的“生长痛”。

  但同时,专家们认为,经济特区更要在民生“短板”率先有所作为,起到示范作用。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认为经济特区应该树立城市文明的典范,在精神文化、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做“先锋”,提供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供给和示范。

  深圳市委党校(社会主义学院)巡视员、副院长谭刚也认为,经济特区应该对照中央对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精神,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进步,不断增强经济特区民生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积极提供民生领域的保障,使外来人才能够安心创新创业。”郭万达说。

  袁持平认为,经济特区要充分参与国家新基建和老基建建设,为自身在用地方面的不足拓宽物理和数字发展空间。“比如充分利用‘一小时生活圈’,着力解决市民的通勤问题,将范围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好”。同时,经济特区要积极“探索提供市场化公共服务”,为全国各地的民生领域补短板提供“经验和范本”。

  在王福强看来,人民真实的需要已经超越单纯的物质层面,更多地体现为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参与感、认同感。“城市文化是吸引人们认同感的重要方面,如何形成持久的认同是经济特区的当务之急,也是下一步好好挖掘的方向。”

  “‘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既是对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也是经济特区需要对标落实的工作。”谭刚表示,经济特区要在确定民生发展的高目标和弥补民生发展的突出短板两个方面有所作为,借鉴深圳已做出的系统性部署和实施方案,例如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区域医疗中心与社康机构等组团运营、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创建无障碍城市等。

  “经济特区应在制度建设上取得相应的成就,成为人人思归、人人向往的理想之所,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制度软环境上同样具有巨大吸引力,验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谭刚说。

  相关链接:

 

(责编:陈育柱、李语)

关注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