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绿色成为乡村振兴最亮底色

让农民赚取“生态钱”

2022年09月29日08:46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湛江湖光镇湖光岩风景区。郭龙碧 摄

镇里来了工作队

干净整洁的村道,青砖黛瓦的民居,姹紫嫣红的小公园,让人好似走进了旅游景区。这是在梅州蕉岭广福镇的乡村随处可见的景色。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色,本就是乡村的主打色。怎样建设美丽乡村?怎样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怎样让农民赚取“生态钱”?广东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镇帮扶一年多来,在不同的地方绘出一幅幅“生态美、村民富”的画卷。

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

“一村千树”乡村换色

在乡村生态振兴中,人居环境整治是第一场硬仗。

今年秋天,肇庆市封开县金装镇望高村多了许多绿色:村前村后,过去荒废的空地上,一株株黄花风铃木正安静地生长,等待来年春天的绽放。

放在一年前,这里却是迥异的景象。财政部广东监管局、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驻金装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初次来到望高村时,只见道路泥泞,村居破旧。最让驻村第一书记米舜在意的是村中央的那口大池塘,那曾是村民们日常休憩聊天的场所,当时却淤泥阻塞,散发出阵阵恶臭。

近年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开,金装镇各村的风貌开始有了明显改观。但乱扔垃圾、污染水沟、荒地杂草等“老大难”“硬钉子”,每年仍需耗费大量资金整理维护。

工作队在与镇干部们多次商量研讨后,决定利用农村的边角地、废弃地、荒山地、拆违地、庭院地、路边地等“六块地”,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珍贵树、产出收益较高的经济树、观赏价值较好的彩色树。

“通过‘一村千树’项目,我们让村民通过种树拿得到收益、看得见实惠;也通过种树添彩,增加村庄绿化,在改变村庄风貌方面起到‘遮瑕造景’效果。”米舜告诉记者,通过一年的实践,村民对建设美丽乡村的认同感明显提升了。

干净整洁的柏油村道一路蜿蜒到村庄深处,整齐划一的路灯,别具一格的客家民居……在梅州市兴宁市永和镇,乡村也在改颜换貌。

在当地镇政府与省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和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努力下,不少村的人居环境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村道更平整了,环境更美了。近日,该镇在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打造中,仁里村一栋栋由琉璃瓦、白灰墙新装饰的民居格外亮眼,为村庄平添了几分色彩。

“让村庄变得更美,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成就感。”工作队队长梁晓君告诉记者,该项目建设规模改造314户,投入资金约2063万元,由仁里村乡贤的广东大鹏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约70户,预计在今年11月底前完工。

从“靠山吃山”到“靠山养山”

绿色产业让村民更富足

在广福镇豪岭村桃花源山庄,放眼望去,翠绿的鹰嘴桃树布满山林,往树林深处走去,还可以看到成群的梅花鹿。每到7月份鹰嘴桃成熟的季节,一颗颗成熟硕大的鹰嘴桃青中泛红,不少游客边观光边采果子,沉浸在山林间的采摘乐趣中。

山庄负责人钟明雄告诉记者,基地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走绿色农业之路。“果园的杂草、疏果后的鹰嘴桃、修剪过的树枝都可以成为梅花鹿的饲料,而梅花鹿产生的排泄物经发酵后可以成为山林、果园的天然肥料。”

在广州地铁集团派出的驻梅州蕉岭县广福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裴敬中看来,钟明雄的桃花源山庄很有发展前景,他的发展模式不是纯农业,而是观光农业模式,带有休闲观光性质,经济效益可观。同时山庄也不随意开发,注重对山林的保护,恰恰符合广福镇立足粤北生态发展区定位,依托良好生态优势走融合发展的绿色生态的道路。

去年7月,由广州地铁集团、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广州大学组成的工作队进驻梅州市蕉岭县广福镇。一年来,广福镇党委、政府和工作队不断摸索一条环境友好的发展路线,工作队也常常为本地企业的发展提供意见建议,以及技术支持。

“要从‘靠山吃山’逐渐转变成‘靠山养山’。”裴敬中认为,乡村生态振兴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还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

望高村是“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也是“一村千树”产业示范村。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引进的树木,除了让村容村貌大大提升,由于不少树木的经济效益高,这些树木也逐渐成为了村民口中的‘致富树’。”

在茂名市高州市分界镇,一条长16.8公里的岭南乡村风貌带蜿蜒,途经村庄,越过田野,串联起了沿线3200多户农家,也联通了镇子的荔枝、龙眼、北运菜三大农业主产区。提起这条风貌带,当地人抑制不住自豪,“美丽的不只是环境,更是经济”。

从“背井离乡”到“回归故土”

生态旅游招回游子引来旅客

金秋9月,娇艳的阳光洒在汕尾市陆丰市碣石镇浅澳村金黄色的沙滩上。就算是工作日,海滩上仍漫步着不少游客。

家住陆丰市区的李先生曾多次到碣石镇游玩,在他看来,几年来,当地“环境好了不少”,之前的水泥路如今也都铺上了沥青。

谈到改善的环境和兴起的旅游业,浅澳村村民张祖营显得十分兴奋。去年看到家门口的商机,张祖营就把自己的房子改成民宿,打开门做起了生意。

“经过这几年的帮扶,村里的环境大变样。以前家门口是泥土路,车子一过烟尘滚滚,门都不敢打开。现在游客车辆越来越多,我民宿的生意也开始红火起来。”张祖营告诉记者。

“这里的海水很清澈,水位也不是很高,很适合游泳。”来自广州的游客张鼎荐和家人一起,从广州开车三四个小时来到浅澳村。除了景观,张鼎荐还很喜欢这里的小吃,比如腌水果、刨冰、萝卜丸。来的这两天,她结识了一位辞去深圳高薪工作回来创业的酒吧老板,“很多人都回来创业,感觉乡村发展起来了。”

今年前7个月,碣石玄武山和浅澳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0多万元。

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有两大生态名片:红树林保护区和湖光岩风景区。然而,广州市派驻湛江市湖光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发现,湖光镇的旅游资源利用效能不高,旅游吸引力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湖光镇的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46公里长的海岸线,大片红树林保护区,星罗棋布的古村落……湖光镇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浓厚的历史底蕴,让工作队不断地思考,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这些资源优势,实现旅游资源与生态资源等众多资源的价值转化?

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工作队聘请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为湖光镇以及重点示范村外坡村编制了乡村振兴实施规划,并逐步推动实施和落地。

工作队队长钟洪国表示,工作队将继续努力帮扶湖光镇走好“一圈一带一业”(湖光岩大旅游圈、美丽乡村+红树林旅游带和富贵竹种植加工产业)的发展道路,真正做好做强大文旅,让乡村振兴的步伐迈得更加稳重有力。

南方日报记者 朱红鲜 张晋 吴扬 陈彧 贺达源 王越莹 彭骏 

见习记者 吴彬彬

(责编:朴馨语、初梓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