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广东省教育厅回应“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2021年08月19日08:36 | 来源:广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老师:这些负担我们头疼 广东:各类事项减超一半

  “把宁静还给校园,把时间还给老师,这是教师的呼声,也是家长的心声。”在今年的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广东省人大代表谢宏琴、吴玉菁提出了关于为中小学教师减负的建议。记者为此采访广州多名中小学教师,倾听让他们“最头疼的负担”。省教育厅近日答复省人大代表的建议时称,广东回应“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呼声,对社会事务进校园的统筹规范做出了明确规定,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代表:“减负令”落实情况不理想

  谢宏琴介绍,2019年12月,《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出台,可是,教师“减负令”颁发以来,在基层中小学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这表现在3个方面:任务布置随意,缺乏计划性;任务布置一刀切,缺乏实效性;任务布置繁杂,缺乏整合性。多位教师反映,这些事务已经占据了他们超过60%的教学时间,疲于应付。

  为此,谢宏琴和吴玉菁联名提交了《关于为中小学教师减负的建议》,呼吁尽快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尽量不安排与教学无关的社会事务到学校,各类活动提前计划并统筹安排,各类文件进行筛选把关和整合,减少临时、随意派发和多个部门重复派发。

  老师:太多家长签名、统计人数

  一、事事要“留痕”

  一名小学老师向记者表示,一些专项督查,基本上就是全方位的,而且做什么都要“留痕”,“并不是说很多事情不该学校老师做,事实上,其中大部分的确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过于重视形式,检查太多,也会变成过重的负担和无谓的干扰。”

  二、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等活动交叉重复

  还有老师表示,一些评比、展示,时不时就搞“突然袭击”:今天布置下来,两个星期后就要比赛;或者今天出一个通知,让一个星期后去参加区里的展示活动。“我有好几次一接到任务,就想着要怎么排节目,怎么做创意。能不能更有计划性一点呢?给足提前量,不要总考验老师们的应急能力。教育是急不得的,老师如果经常处于着急的状态,面对学生又要和风细雨地静待花开,这样不合适啊!”这位老师说。

  三、太多家长签名、接龙、统计人数

  “远离毒品、校园欺凌、防火防溺水等,这些内容都应该渗透在教育里,但现在的程序是什么都要发给家长一封信,让家长签名、接龙,一个都不能少,然后学校就要建立台账,还要定期报备宣传情况。我认为形式远大于内容。”一名老师认为,这样实在太烦琐。

  有老师表示,课堂外事务侵占时间只是一个方面,更大的问题是让教师难以集中注意力。这些非教学类事务多了,就会让教师天天陷在烦琐的事务之中,没有时间与精力抬头看星空,更全面、更有深度地思考教育和教学,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

  广东怎么做?确保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50%以上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广东怎么做?省教育厅为此作出专门答复。据悉,为贯彻落实有关精神,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早前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社会事务进校园的统筹规范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提出若干举措。

  一是合理安排各项专项任务。《方案》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的维护稳定、扫黑除恶、防灾减灾、消防安全、防艾、防疫等重要专项工作,确需中小学教师参与的,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按要求依程序统筹安排,一般不得影响正常教育教学。

  二是合理安排街道社区类事务进校园。街道社区可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情况下,吸引中小学校参与社区建设相关活动。街道社区对教师参与此类活动提出不合理要求或所提要求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的,学校有权拒绝。

  三是统筹教育宣传类活动进校园。教育部门整体规划、分类指导、统筹安排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教育宣传活动。相关部门不得擅自对课时、教师、考核提出量化指标。

  四是杜绝摊派无关事务进校园。不得把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庆典、招商、拆迁等活动和工作强制摊派给中小学校,并向教师下达指令性任务,不得随意让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举办有关活动。

  “能合并的尽量合并,能取消的坚决取消,确保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保留事项实行清单管理。”省教育厅在答复中称,针对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工作任务,广东也提出了一系列减负措施。

  省教育厅表示,接下来将主要从三方面推进广东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

  一是提高各地各校对教师减负工作的思想认识。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审批和报备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推进。

  二是督查规范减负清单落实情况。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发挥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推进各地市全面清理涉及中小学校及教师的有关事项,按程序报同级党委审批后印发实施,并报省教育厅备案。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官网、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渠道,及时推送中小教师减负措施及相关政策。(记者 何道岚、刘晓星)

(责编:张晨牧、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