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山嶺栽培堅果 林下種植作物

2022年11月28日18:47 |
小字號

近日,記者來到陽東區紅五月農場,在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粵西林果教學實訓基地(以下簡稱“粵西林果教學實訓基地”)看到,一排排澳洲堅果樹郁郁蔥蔥,偶爾可見飽滿的綠色果實點綴在枝干上。沿著果林前行,部分果樹下分布著南瓜的藤蔓,有的藤蔓連著南瓜。一些木質的蜂箱擺在果樹下,箱底設支架墊高,箱蓋上覆有擋板防止雨水沖刷,一些蜜蜂正在蜂箱周圍歡快地飛舞。

“今年10月,澳洲堅果進入採收期,目前已經採摘結束,平均每畝產量約600多公斤,按照當前市場價,平均畝產值6000多元。現階段,我們主要在樹下種植農作物、養蜂,推動發展‘林下經濟’。”廣東鼎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其欽告訴記者,明年三四月,澳洲堅果樹的花期到來后,就可以產出蜂蜜,能有效促進果樹增產。

澳洲堅果因其營養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超過其他同類產品,素有“干果皇后”“世界堅果之王”等美譽。用它替代山上的桉樹種植,有助於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2019年,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和校企合同企業——廣東鼎澳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資,在陽東區紅五月農場建立粵西林果教學實訓基地,佔地面積約1500畝,推動“退桉種果”,有效改善生態環境,輻射周邊村鎮,助力鄉村振興。通過校企共建,基地成立了澳洲堅果研發團隊(博士團隊),推動“產、學、研”相結合,培育種植695、A16、JWOC、桂熱1號四種高產、穩產、高抗的澳洲堅果品種,組織多批學生進行實訓。目前,澳洲堅果種植示范園佔地1000多畝,種苗繁育中心佔地10余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澳洲堅果收益期長達60年,被譽為“綠色銀行”。首批澳洲堅果苗的株苗較大,2021年第一批堅果豐收。在挂果“空窗期”,基地積極探索“兩山”轉化路徑,建設資源圃,培育多種經濟林木,發展淡水養殖,並實施“堅果+”復合種植模式,利用土地資源發展“林下經濟”,在樹下分批種植了冬瓜、南瓜、西瓜等作物和各種菌類,不斷提高土地附加值,並引導周邊村民加入復合種植,帶動村民增收。

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陽東區注重發揮三級林長的職能作用,聚焦解決制約林業生產、發展的瓶頸,發展特色產業,培育新型業態,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陽東區林長辦多次到粵西林果教學實訓基地走訪督查,結合林長日常巡查結果,召開各種推進會,協助基地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轉化示范樣板,基地在發展‘林下經濟’的基礎上,推動發展生態旅游,切實把良好生態轉化為發展優勢,實現林業經濟高質量發展。”陽東區林長辦副主任陳向華說。

根據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森林、水域資源分布的特點,粵西林果教學實訓基地制定了“一環、一徑、八區”的旅游設施規劃,種植了4000棵紫花風鈴木。廣東粵西林業科技示范基地正式揭牌后,推進產教深度融合,為基地的發展注入新活力。“我們致力於打造集科技推廣示范、森林體驗、自然教育、森林旅游等多種服務功能於一體的廣東省森林生態綜合示范園,包括濕地生態系統花鏡造景、森林康養林培育、游客服務中心、科普教育設施等項目建設。”基地主任、廣東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副教授吳世軍說。他介紹,目前,基地正在規劃建設“智慧大棚”,室內配置環境控制器、全套智能化水肥設施等,精准控溫、灌溉和施肥,保証作物高產優質。游客可在採摘區游玩,享受採摘樂趣,品嘗各種新鮮的果實。

陽江日報記者 王靜

(來源:《陽江日報》)

(責編:朴馨語、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