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鶴山全面推行林長制,努力實現“林長治”

生態紅利持續釋放

2022年11月28日17:04 |
小字號

走進龍口鎮四堡林區,青翠山巒連綿起伏,碧綠的四堡水庫環繞其中,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供圖:龍口鎮

溫健偉向記者介紹日常巡林路線。圖片來源:江門日報

雙合鎮茶園探索喬灌木間種模式,合理利用林地資源,擴大森林覆蓋面積。圖片來源:江門日報

11月23日,記者來到鶴山市龍口鎮四堡林區走訪,隻見青翠山巒連綿起伏,碧綠的四堡水庫環繞其中,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如此生態綠美、水美鄉村的成效來之不易,這是鶴山林業生態建設的有力見証。”龍口鎮黨委書記、鎮級林長溫啟勝高興地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良好的生態文明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21年底,鶴山市全面推行林長制,構建縣、鎮、村三級林長組織體系,確定各級林長名單及責任區域,全市約56793.33公頃(85.19萬畝)森林有了專門的守護者、責任人。

鶴山市林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全面推行林長制近一年來,鶴山市基本建立上下銜接、職責明確的組織體系和責任體系,逐步形成保障有力、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努力以林長制實現“林長治”,為建設美麗鶴山、實現綠色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林長責任上肩

當好森林“大管家”

“龍口鎮‘七山一水二分田’,是鶴山林業大鎮,林地資源豐富,林場較多,野生動植物保護任務重。這就要求我們密織基層林長制網絡,壯大林長隊伍,特別要發揮末端力量。”溫啟勝說。

林長制全面推行以來,溫啟勝感到肩上的擔子重了許多。作為鎮級第一林長,每次巡林,他都會一邊查看林地管護成效,一邊詳細了解林區森林資源管理措施,推動解決林業實際問題。眼下正是防火期,他每天都要反復叮囑鎮級副林長、村級林長:“守好林場進出口防火檢查站,不放過任何一處隱患。”

自2021年底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鶴山市結合實際,組建林長制工作專班,印發《鶴山市林長制實施方案》,出台《鶴山市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鶴山市林長巡查制度》《鶴山市林長制工作考核辦法》等9項配套制度。

鶴山市全面建立了縣、鎮、村三級林長體系,同時確定縣、鎮、村三級林長名單及責任區域,其中縣級林長14名,鎮級林長126名,村級林長360名,基層監管員89名,護林員167名。三級林長職責明確、重點突出,使鶴山全市林長職責體系進一步功能化、系統化,奠定了林長制有效運行的組織基礎。

此外,鶴山市共設立林長責任公示牌219塊,主動公開林長名單、責任區域、監督電話等﹔10個鎮(街)、86個村委會將林長信息、林區信息錄入江門市智慧林長平台系統,利用信息化手段管好護好森林資源。

林長是森林資源的“大管家”。今年以來,鶴山縣級第一林長多次帶隊深入基層調研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帶著問題,靠前指揮,精准把脈,壓實鎮級黨委政府主體責任﹔鎮、村各級林長責任上肩,定期巡林,及時發現和解決森林資源管護實際問題。據統計,截至10月31日,鶴山市各級林長累計調研巡林逾5000次。

“林長制的全面推行,初步實現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山有頭、林有主,有問題、找林長’逐漸成為共識。”鶴山市林長辦相關負責人說。

多個部門聯手

奏響護林“大合唱”

“林長制不是‘挂名制’,而是‘責任山’。”鶴山市林長辦相關負責人說,在制度設計上,要確保每一名林長履行職責,做到守林有責、守林負責。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則是落實考核問責制度。

對此,鶴山市完善制度建設,進一步向加快林業發展、強化林業治理的實質領域延伸,將林長組織體系、工作制度、支撐保障、考核追責等內容用文件形式予以明確,為全面推行林長制各項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據悉,鶴山市對各級林長巡林次數作出明確要求。其中,縣級第一林長、林長每年不少於1次,縣級副林長每年不少於2次﹔鎮級第一林長、林長每季度不少於1次,鎮級副林長每月不少於1次﹔村級林長、副林長每月不少於2次。此外,林長制考核結果成為責任人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

為確保林長制行穩致遠,取得實際成效,鶴山市建立配套制度體系,並配套制定《鶴山市林長會議制度》《鶴山市林長制信息公開制度》《鶴山市林長制部門協作制度》《鶴山市林長制督查考核制度》。

根據林長制實施意見,鶴山市委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和鶴山市發改局、公安局、司法局等28個部門作為林長制成員單位,協調責任區域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林長+森林警長+志願警”制度等協作機制不斷深入實施,也為林長制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如今,鶴山市林長制工作形成一呼百應、全面開花、各負其責的新局面,森林資源管護由過去林業主管部門的“獨角戲”變為多部門的“大合唱”。

挖掘資源潛力

堅持綠色發展道路

“林長制全面推行以來,林農們的凝聚力、向心力更強了。”對林長制全面推行的成效,龍口鎮青文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村級林長溫健偉感觸頗深,他說:“雖然林長制的具體工作我們平時也在做,但是現在成為林長,最明顯的感受是責任更重大了。”

一有時間,溫健偉便會進山看看。“防火巡查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是巡林工作的大頭。”他說,近一年來,責任林沒有發生森林火災,森林裡的山豬、穿山甲、白鶴等野生動物也多了起來。

在龍口鎮四堡林區,這裡原先是一大片桉樹林,如今已被樟樹、楓香、荷木等鄉土闊葉樹種所取代。這樣的林相改造項目在鶴山並不少見。

2022年,鶴山市持續推進桉樹改造,開展造林更新,對龍口鎮群豐村、萬畝林場、四堡村,宅梧鎮選田村等247.4公頃(3711畝)林地,因地制宜種植鄉土闊葉樹種,進行高質量水源林建設。

“四堡水庫是鶴山重要水源地之一,如今林地種植鄉土闊葉樹種,水源涵養林面積得到擴大,森林植被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能力得以提高,對水源保護意義重大。”溫啟勝說。

森林是水庫、碳庫,也是錢庫、糧庫。生態環境改善的同時,經濟價值也隨之而來。

在宅梧鎮彩虹嶺,每逢周末,山水田園風光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游玩。該鎮立足鎮情實際引入源林生態樂園項目,投資約20億元,設計“花海+森林+濱湖+田園”特色主題路線,打造集森林生態觀光、森林康養、綠美鄉村體驗於一體的高端旅游園區,探索農林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興鎮之路。

“項目落成后,將帶來上千個就業崗位,並形成輻射效應,帶動鶴山森林旅游業發展。”鶴山市林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鶴山市推進各鎮(街)充分發揮林業資源潛力,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生態富民。

此外,鶴山市通過企業幫扶林農,引導林農轉型升級,發展綠色生態產業。

雙合鎮是鶴山紅茶的重要生產基地,近年來,該鎮通過“退桉還茶”擴大茶產業種植規模,鳳凰樹與茶樹相間種植模式在當地茶園興起。鶴山市瑞慶隆茶業有限公司是這一模式的技術推廣企業,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劉雲星說:“喬灌木相間種植,有利於茶樹成長,合理利用林地資源,擴大森林覆蓋面積,促進生態多樣性。在公司的宣傳推廣下,雙合鎮越來越多林農探索發展林下經濟,間種茶樹或果樹等。”

林業生態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鶴山市林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鶴山市將持續推進林長制,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為建設美麗鶴山、守住自然生態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江門日報記者 易航

來源:《江門日報》

(責編:周睿、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