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正式啟動實施“鏈長制”

2021年06月25日08:25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廣州“鏈長制”正式啟動

  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近日,廣州市委、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廣州市構建“鏈長制”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標志著廣州正式啟動實施“鏈長制”。

  政府層擔綱“鏈長”, 企業層擔綱“鏈主”, “鏈長+鏈主”的雙鏈式“鏈長制”,打破僅產業部門管產業的慣性思維,全市“一盤棋”協同發力、一抓到底……昨日,廣州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在會上介紹了《意見》的主要內容和廣州實施“鏈長制”的四大創新點。

  “實施‘鏈長制’是貫徹黨中央關於產業鏈方面決策部署的務實之舉,也是對沖疫情負面影響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創新之策,下一步,全市將陸續出台21個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舉全市之力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打造廣州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高裕躍表示。

  重點產業鏈有哪些?

  圍繞21個產業建“鏈長+鏈主”工作推進體系

  《意見》提出,將針對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綠色石化和新材料、現代高端裝備、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軟件和信創、人工智能、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生態、軌道交通、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現代會展業、現代金融業、文化創意、時尚產業、醫療與健康、都市現代農業、體育與健身、建筑業和規劃設計、檢驗檢測服務業等21個產業,建立“鏈長+鏈主”的工作推進體系。

  “鏈長”任務是什麼?

  市領導挂帥統籌重點產業鏈建設全局性工作

  政府層擔綱“鏈長”,由“總鏈長+副總鏈長+市級鏈長+市級副鏈長+區級鏈長”組成。

  總鏈長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負責統籌重點產業鏈建設全局性工作,適時組織召開全體會議,研究需市級層面綜合協調解決的重大事項。

  副總鏈長由分管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副市長擔任,負責協助總鏈長工作。市級鏈長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政協主席、市委常委、副市長等10位市領導擔任。

  市級副鏈長由副市長或市政府副秘書長擔任,負責統籌分工產業鏈整體工作,督導區級鏈長開展工作。

  區級鏈長由區委書記、區長擔任,負責落實市“鏈長制”有關任務部署,推動所在區產業鏈發展。

  “鏈主”如何擔當?

  企業當“鏈主”,協同推動重大規劃、工程落實

  企業層擔綱“鏈主”,由“鏈主+聯盟”組成。鏈主原則上由龍頭企業董事長(總經理)、產業協會和聯盟負責人、科研院所專家、有經驗的園區運營者擔任(可根據產業鏈細分領域設置若干分鏈主),負責組建工作專班,在關鍵領域率先建立行業標准,聯合中小企業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開展協同攻關﹔聯動制定產業鏈工作計劃,協同推動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重要資源和重大工作的配置及落實等。

  “鏈長制”如何推進?

  制定21個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市“鏈長制”辦公室設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任由分管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副市長兼任,成員由各重點產業鏈牽頭部門組成。從相關市直部門抽調熟悉業務的人員成立工作專班,負責“鏈長制”工作的綜合協調、指導推進、監督考核及日常工作。

  同時,各個牽頭部門將分別制定21個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構建“九個一”工作體系,包括:一份產業鏈圖譜和清單、一張產業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表、一套產業鏈創新體系、一張產業區塊或重點園區地圖、一張產業鏈招商清單和工作計劃、一個產業鏈戰略咨詢支撐機構和綜合公共服務平台、一個信息數據共享機制、一套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一個政策支撐體系。

  “十四五”期間,力爭在全市重點領域打造形成21條現代產業鏈,基本形成風險可控、處置有效的產業鏈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形成與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相匹配的現代化產業基礎和產業鏈體系。

  廣州“鏈長制”有哪些創新點?

  全局性:領導挂帥、全線上陣、全員配合

  市主要領導挂帥任總鏈長,全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四套班子10位市領導任市級鏈長,每人至少負責一條產業鏈,充分發揮市領導的綜合協調優勢,在更高層面上保障各個產業鏈的工作推動。全市15個牽頭部門、40多個配合部門以及11個區政府全線上陣,牽頭部門各自制定實施產業鏈發展行動計劃,全員配合形成強大合力。21條重點產業鏈增加值規模覆蓋全市GDP七成以上。

  系統性:構建“1+X”重點產業鏈政策體系

  一方面,加強頂層設計。提出構建“1+X”全市重點產業鏈政策體系(“1”即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制定本《意見》﹔“X”即由各重點產業鏈牽頭部門分別制定實施相關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另一方面,系統推進“產業+產業鏈+產業集群”共振發展,以“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的,沿著產業鏈上下游持續發力。

  協同性:“鏈長”統籌資源 “鏈主”企業引領

  一是互動互利共贏。圍繞鏈長(政府)、鏈主(市場)兩條線,發揮鏈長統籌產業要素資源優勢,發揮“鏈主”企業頭雁引領和生態主導優勢,促進跨企業、跨行業、跨區域、跨行政部門資源配置優化。

  二是聯合協同作戰。“指揮部”即“總鏈長”,負責戰略規劃﹔“作戰部”即“鏈長和鏈主”,負責戰術計劃﹔“主力軍”即“牽頭部門和鏈主工作專班”,負責執行操作,協同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三是鏈群共建。結合廣州實際,將20個重點產業集群和21個重點產業鏈齊抓共建,實施“一鏈一策”“一群一策”。

  政策引領:加大“鏈主”企業產業用地供應力度

  支持培養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鏈主”企業,所需資金納入牽頭部門預算統籌安排。

  支持鏈主根據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工業產業區塊管理、新型產業用地(M0)准入退出等政策措施加強產業載體管理,加大“鏈主”企業產業用地供應力度,鼓勵其對產業空間進行統一規劃管理,在保持用地性質、用途不變的前提下,允許其將一定比例的自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建筑物轉讓給核心配套企業。(記者 方晴、劉幸、趙方圓)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