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穗北東江縱隊五大稅站示意圖。人民網 張靚雯攝
“老稅務”黃錦田給年輕干部口述黨史、稅史。人民網 張靚雯攝
講解員正在講解五大稅站的歷史。人民網 張靚雯攝
“過去稅收工作很艱苦啊!當時交通不方便,從化七成以上又都是山區,我們要帶著稅票挨村挨戶上門收稅,出去一趟至少要一個星期才能回來。遇上冬天下雪,就吃住在所裡,以所為家……”幾把小竹凳,圍城一個圈,坐在中間的“老稅務”黃錦田娓娓道來,引得在場的青年黨員聽得入了神。
青年黨員代表鄭閎心一邊聽一邊紅了眼眶。“沒有無故的歲月靜好,新時代稅收工作高質量發展,背后是黨的光輝引領下,無數稅務人負重前行與不懈奮斗!這也讓我更加堅定了傳遞革命薪火、為民服務終身的理想信念。”
這裡是位於廣州市從化區呂田鎮蓮麻小鎮的穗北稅收歷史展覽館,也是廣州稅務系統的首個“紅色稅站”,通過陳列和展示歷史資料,真實還原解放戰爭時期黨的稅收事業歷史雛形,描繪在黨領導下的新中國稅收改革足跡以及新時代高質量推動稅收現代化發展的征程,成為不少稅務人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第二課堂”。
一走進“紅色稅站”,映入眼帘的是解放戰爭時期穗北東江縱隊五大稅站的標注示意圖。
“蓮麻、橫溪、小杉、竹坑、鞍山五大稅站的設立,為當時的革命斗爭提供了重要供給,也為推動黨的先進思想深入人心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隨著講解員賴麗莎的講解,東江縱隊第三支隊紀念章、民國時期稅票圖樣等歷史文物,以及稅務工作者使用過的算盤、歷經四次換裝的稅務制服等重要物件,一一展現眼前。
廣州市從化區稅務局黨建工作科副科長施捷玲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用好用活紅色稅收資源,建設蓮麻‘紅色稅站’,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進一步引導稅務干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自覺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
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借助“紅色稅站”作為黨史學習教育平台,創新開展“板凳課堂”等活動形式,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試金石”,落實“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推動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地見效,深入推進提升納稅人滿意度、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工作。
此外,在疫情防控期間,廣州稅務系統志願者聞令而動、主動請纓、奔赴一線,支援廣州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在節假日下沉到社區(村)充實基層防疫力量,做好村居值守測溫、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等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稅務力量。
下一步,廣州稅務將積極依托“紅色稅站”穗北稅收歷史展覽館,進一步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稅收工作緊密結合,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干好稅務的強大動力,用心用情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不斷提升納稅人繳費人獲得感,積極服務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