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完成全球城市最大規模核酸檢測行動 科技力量凸顯

2021年06月09日13:46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獵鷹號”氣膜實驗室。廣州市科學技術局供圖

全流程無接觸核酸採樣車減少醫護人員與市民的接觸。廣州市科學技術局供圖

  人民網廣州6月9日電 (張晨牧)6月9日,在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上,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孫翔表示,本輪疫情中,廣州科技戰線積極參與戰“疫”,涌現一大批“硬核”科技成果,助力廣州在短時間內完成迄今為止全球城市最大規模的核酸檢測行動。

  據介紹,在廣州出現本輪疫情首例本土病例后,廣州實驗室就在鐘南山院士的帶領下立即響應、迅速行動,在前期已布局啟動的28個應急攻關項目基礎上,針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亟需解決的關鍵科學和技術難題,集聚國內相關領域優勢科研力量前瞻布局,對病毒傳播途徑、檢測技術、有效治療藥物等領域進一步開展相關研究。

  針對疫情重點區域人口多、密度大的情況,鐘南山院士團隊基於變異毒株傳播規律研究對未來疫情的走勢進行了預測,提出需採取更加及時、嚴格、精准的防控措施,進一步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加大核酸檢測篩查力度,盡快切斷傳播鏈條。

  截至6月7日24時,廣州市累計核酸採樣2798.55萬份,這是目前為止全球城市中最大規模的全員核酸檢測。如此大規模的核酸檢測,離不開廣州生物醫藥企業的共同努力。

  廣州擁有55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總數高居全國第三﹔擁有生物醫藥領域高新技術企業1000多家,當中有不少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 具備核酸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機構共有23家。

  為加快落實“應檢盡檢”的要求,廣州生物醫藥企業利用各種科技手段,短時間內大幅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搶時間、爭速度、出效率、見效果,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擴散蔓延。

  其中,由廣州實驗室聯合金域醫學牽頭建成並投入使用全省首個“獵鷹號”氣膜實驗室,與先期投入的“獵鷹號”檢測車等設備以及廣州金域實驗室,組成了檢測能力達35萬管/天的“應急先行軍”。若採用“10混1”混採技術,金域醫學每日最高可檢測350萬人份核酸樣本。

  達安基因研發的“新冠病毒變異株核酸檢測試劑盒”,可針對基因序列點突變進行精准識別,檢測靈敏度高,特異性較好﹔萬孚生物推出的現採、現檢、現報“三現”新冠抗原檢測數智化防控方案,可對疑似人群進行早期分流和快速管理,並通過數字化手段迅速上傳檢測結果,大幅度提升檢測防控效率。

  作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廣州培育了一批人工智能的領軍企業。針對此次疫情,一批人工智能產品支援戰“疫”保障服務。例如,佳都科技採用“AI+紅外熱成像”技術研發的快速智能測溫儀,可實現“無接觸式”遠距體溫精准監測和人員身份識別,已在廣州市近百所學校應用,為此次高考保駕護航。

  孫翔表示,下一步,廣州科技戰線將繼續聚焦疫情防控急需,加快推進各項科研工作,強化科技力量支撐,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硬仗。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關注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