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海交會”在廣州開幕 現場招聘崗位超1萬個 

2020年12月19日08:55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魔鏡”試英雄 海歸待報國

這款名為“魔鏡”的AI面試官亮相后,引來數以千計的海歸人才現場應聘。 記者 吳偉洪 攝

  “你好,我是你的AI面試官,請開始你的自我介紹。”求職者面對電腦裡的AI識別面試系統,語氣、語調、神態的細微變化都會被記錄考核。這款名為“魔鏡”的AI面試官亮相后,引來數以千計的海歸人才現場應聘。

  12月18日,由教育部、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29個城市(機構)協辦的2020年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下稱“海交會”)線下主會場拉開序幕。

  會上,海外人才迫切尋求歸國就業的契機,企業與科研機構則表達了招募海外人才的渴望。結合當前經濟發展的新態勢和海內外人才的新動向,院士專家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持續釋放“人才引力波”建言獻策。

  求賢 “黑科技”搭配線上線下招募

  擁有5年法國留學經驗的鐘振宇決定於今年回國發展。在父輩的推薦下,他來到了海交會的現場尋找合適就業崗位。

  受海外疫情擴散的影響,今年許多歐洲國家就業形勢不甚樂觀。“很多單位停工停產,反觀國內則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經濟社會是一番欣欣向榮的面貌。”鐘振宇表示,在海交會的平台上,他可以直接與企業HR面對面遞送簡歷,消弭了信息差。

  與鐘振宇具有相似經歷的還有從英國碩士畢業后歸國的張宇昕。她在海外英才招聘專區投遞了兩份簡歷。“今年在海外找工作比較困難,我希望能夠留在大灣區,尋找行政、英語教師等類型的工作。”張宇昕提到。

  海交會現場,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重要平台、高新技術企業、產業園區等機構與海外人才面對面交流,共釋放出超1萬個招聘崗位,旨在滿足全球疫情狀態下,廣大海外人才回國就業的需求。

  人才招聘形式不僅有線下專場,還開設了線上專場、網絡視頻招聘專場、英國分會場招聘專場,以及省內重點科研單位人才招聘專場。招聘對象覆蓋了歐美、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高校應屆本、碩、博畢業生及外籍留華人才。

  在招聘專區,AI智能識別面試系統“魔鏡”、中高端人才可視化數據大屏等科技人力資源投入應用。

  其中,“魔鏡”能夠對候選人在線進行包括語調分析、語義分析、表情分析等在內的360°全視角分析,提供候選人職業勝任力、性格、認知水平、語言能力的評價結果。“‘魔鏡’讓企業招聘成本降低了70%﹔招聘時間減少80%﹔招聘准確性將提升30%。”獵聘項目經理蒲國亮介紹。

  趨勢 企業機構人才需求持續放大

  在城市展區,來自廣州的雅量集團於國內率先研發出基於電子紙顯示技術的無線低頻通信的標簽,這項自主創新產品為他們掙得了1.3億元的合同。

  “海外人才能夠把握其他國家的市場信息,了解外國客戶心理,從而能為我們的產品‘走出去’減少地緣政治上的風險。”雅量集團董事長時仲波介紹,他希望高薪聘請歐美的海歸人士,擔任公司的海外市場負責人。

  今年以來,不少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遭到了疫情的沖擊。在博士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唐麗娜看來,這更加放大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了扭轉發展頹勢,企業更有內生動力。隨著發展的加快,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達到了新高峰。”唐麗娜談到。

  為此,博士科技圍繞海外人才需求建構了完善的服務體系,並給人才貼上“標簽”。針對他們的不同特質、研究方向、興趣水平,通過技術手段將其匹配到合適的政府和產業鏈上。

  不僅企業界對於海外人才需求旺盛,科學家們也向海歸廣發“英雄帖”。“在高起點平台上,直接服務於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常常是一勝難求的機遇!”中國科學院院士、琶洲實驗室主任徐宗本指出。

  廣東現已設立了多家省實驗室,它們能夠為海外人才提供承擔國家任務、改變研究模式、兼顧社會家庭等多方面機遇。借助海交會的舞台,位於深圳的鵬城實驗室則安排了海歸創新人才現身說法。

  “回國后,我已經有了自己的科研團隊。而在國外,我隻能帶一兩個學生。”鵬城實驗室副研究員陳杰坦言,團隊和平台對於科學家實現社會價值具有重要影響,“鵬城實驗室依托北大招生,起點非常高,海外朋友們不妨多多考慮回國發展。”

  建言 高地平台助力“聚合式引才”

  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王玉田於今年8月回國。他希望在受聘擔任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籌)生命健康學院院長期間,結合中國國情和國外的科研經驗,探索出新型辦學體系。

  除了事業的召喚,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以及對人才的重視及政策,是吸引王玉田歸國的重要原因。“大灣區解除了我們適應本地生活的后顧之憂。”他期待,今后國內的科技體制“放管服”改革能夠持續進行,給予科學研究更多自主性。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正在進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金力提到,政府應當在政策引領、信息分發、制度保障三個方向,做好平台對接、項目對接和海外人才對接等工作,並為歸國創業者提供精准的、有競爭力的人才服務保障。

  “持續優化大灣區的營商環境,才能讓海外人才進一步發揮資源、技術等優勢。”金力說,“引才的同時,大灣區應當建立高水平自主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從而更好地培養與國際接軌的新時代創新型人才。”

  在鵬城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鄒鵬看來,在前期引才工作的基礎上,下一步政府應當更有力度地打造人才高地。鄒鵬提議道,“單個人才引進並不難,如果能規劃出類似硅谷的科創高地,將會是吸引人才的重要砝碼。”(記者 李鵬程)

(責編:劉淞菱、李語)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