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蕉嶺東嶺村:紅色文旅助力鄉村振興

2020年12月02日14:12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點綴在青山之間的“地球倉”。 肖錕 攝

認真聽講的同學們。 肖錕 攝

香菇是東嶺村特色農產品之一。 肖錕 攝

  人民網梅州12月2日電(肖錕)室內,黨徽熠熠發光,一雙雙渴求知識的雙眼緊跟著講台上滔滔不絕的老師。室外,是連綿起伏的青山和點綴其間的“地球倉”。這裡是梅州市蕉嶺縣三圳鎮東嶺村研學基地。

  東嶺村地處蕉嶺縣西部,山高林密,是廣東省革命老區之一,也是蕉嶺縣19個省定貧困村之一。“怎樣才能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村裡動了許多腦筋。”三圳鎮副鎮長兼東嶺村駐村第一書記徐樂說。

  機遇來了。東嶺村被廣東省委組織部列為第二批“紅色村”。作為對口幫扶單位,三圳鎮和廣州市南沙區南沙街道辦事處給出的脫貧發展思路是“突出本地特色,增強輸血造血,建立長效機制”,要深挖、做好、做足東嶺村的“紅色”文章,以紅色精神發展綠色經濟,走出一條別具特色的扶貧道路。

  為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東嶺村以打造“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為抓手,精心打造藍坊肚戰斗紀念園、“紅色印象”研學基地、“革命紅色線路”棧道等“紅色項目”,意在把東嶺村打造成開展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陣地。

  紅色主題與研學基地的成功融合,吸引了廣東省內多家教育培訓機構來此進行研學培訓。“和大城市相比,這裡安靜、空氣也好,沒有密集的車流和人群,更適合我們在此靜心學習。”蕉嶺華僑中學高三學生陳鈺瑤說。

  “孩子們現在的教室、宿舍,之前還都是荒地和危房。”東嶺村民宿老板彭凌峰回想起這片土地曾經的樣子,記憶猶新。“我作為蕉嶺人,很想利用自己的專業為家鄉振興出力。”

  在廣州開設多家民宿酒店的彭凌峰,看到東嶺村紅色旅游資源豐富且亟待發展,回鄉反哺心切的他決定,在村裡投資精品民宿。

  去年,他的兩家精品民宿在東嶺村相繼落成,“地球倉”就是其中一家,別具特色的圓形艙體點綴在山邊,有種超現實主義的美感。秉承環保、生態、智能、安全的理念,安裝標准化、模塊化的移動式生態空間,“地球倉”也為游客帶來環保、科技、時尚的旅游體驗。

  2019年3月底以來,東嶺村民宿接待游客人數達26.3萬人次,帶動村民特色農產品(香菇、靈芝、蜂蜜等)銷售,每年每戶可增收3000—5000元。特色民宿還為村集體經濟增收(前三年每年10萬元、后七年每年12萬元),更進一步激發鄉村內生發展動力。

  除精品民宿、特色農產品種植可為村民帶來固定收入外,在民宿屋頂上引進的光伏項目年發電收益約3萬元,收益可達20多年,可為東嶺村所有貧困戶每年每人增收500元。

  “接下來,東嶺村將緊緊抓住省定貧困村創建新農村示范村的良好契機,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進一步實現鄉村振興。”談到東嶺村未來的規劃,徐樂信心滿滿。

(責編:肖錕、陳育柱)

關注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