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任主席、德國柏林市市長穆勒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發言。記者 蘇俊杰 攝
廣州市當選世界大都市協會主席城市!11月30日晚,2020年世界大都市協會廣州特別全體大會在廣州舉行,視頻連線全球300位嘉賓。
此次國際性“雲”盛會,因世界大都市協會主席團換屆選舉而備受矚目。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與來自全球各地的141個會員城市代表們共同見証:廣州市首次當選世界大都市協會主席城市,會議審議通過協會新章程,表決產生世界大都市協會新一屆董事會、聯合主席等重要職務。
廣州與世界大都市協會:
攜手促進全球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
世界大都市協會(Metropolis)成立於1985年,是隨著國際城市多邊交往興起而發展起來的面向全球大型城市的國際性組織。協會目前共有141個會員城市,分布在世界各國,均是人口超過100萬的大型城市。協會致力於解決城市問題和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並代表各會員城市開展與有關國際機構和團體的對話與合作,為全世界的大型城市搭建經驗交流與資源共享的國際平台。
廣州市於1993年9月在蒙特利爾舉行的世界大都市協會大會上被吸收為正式會員城市,1996年被推選為董事會成員城市,是中國最早加入該協會並成為董事會成員的城市。
2000年和2012年,廣州市兩度承辦世界大都市協會董事年會。2012年,廣州市與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共同創設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簡稱“廣州獎”),至今已成功舉辦四屆評選活動。2014年起,廣州市連續兩屆擔任世界大都市協會聯合主席城市,並實現協會亞太區辦公室落戶廣州。
世界大都市協會本屆領導機構自2017年起履職,前任協會主席為德國柏林市市長邁克·穆勒,前任聯合主席包括西班牙巴塞羅那市、南非豪登省、中國廣州市、烏拉圭蒙得維的亞市、加拿大蒙特利爾市等5個城市或地方政府行政首長,於2020年屆滿。
這是廣州市首度當選世界大都市協會主席城市。
時任主席、德國柏林市市長穆勒:
非常感謝廣州在協會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開幕式中,伴隨著廣州各界同心戰“疫”的動人畫面,廣州少年兒童合唱團站在花城廣場為全球觀眾“雲”獻唱《讓世界充滿愛》,“隻願你幸福平安......”歌聲淡出,第一位致辭的世界大都市協會時任主席、德國柏林市市長穆勒笑說:“我看到了廣州塔,那是一個讓人記憶深刻的地方。我也非常感謝廣州在協會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世界大都市協會秘書長奧塔維·德拉瓦爾加點贊說:“新冠疫情之下,我們通過《讓世界充滿愛》感受到全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感謝廣州!”
本次大會舉行了世界大都市協會主席團換屆選舉和法定事務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協會新章程、新議事規則、財務相關事項,並通過了新會員加入和取消會員資格相關事項,以及協會2021至2023年行動方案。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鬆添:
廣州在全球抗疫時刻展現國際擔當
林鬆添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不久前,他與在座不少朋友共同出席了2020年世界城地組織廣州世界理事會會議,圍繞“疫情中的城市與地方政府”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如今,廣州市作為世界大都市協會聯合主席城市,在全球抗疫特殊時期積極籌備並成功舉辦本次大會,再次展現了廣州的國際擔當和積極作為。
“面對全球肆虐新冠肺炎疫情,各城市已成為疫情防控的主戰場。”林鬆添說,作為全球性地方政府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倡議建立“全球衛生城市平台”,收集整理了34個國家105個城市的657個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成功案例,為會員城市提供了有益借鑒,也為加強國際抗疫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林鬆添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威脅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嚴重沖擊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為最先受疫情沖擊的國家,在習近平主席堅強領導下,中國在最短時間內創造了率先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偉大奇跡,“我們願與世界各城市分享疫情防控經驗,為全球戰‘疫’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據聯合國統計,世界已有55%的城市人口,預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6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經歷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全國城鎮人口近8.5億、城鎮化率已超過60%,人口超過一千萬的城市就有16座。
林鬆添向全球友人介紹,中國正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城市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城市將更加智慧、低碳和便捷,並將為中國與各國城市間交流合作創造新的機遇。
他表示,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負責指導、協調、服務、管理中國城市與世界各國城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促進中外地方合作。目前,中國已與世界上138個國家建立了近2800對友好城市。協會願積極協調中國會員城市,在世界大都市協會框架內繼續發揮好建設性作用,共同應對新挑戰,攜手推進全球城市治理創新,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新城市議程》,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記者 何道嵐 何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