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冠軍。
“上帝之手”
馬拉多納揮手告別。
2020年讓人感受到了太多歲月的殘酷,科比在年初走了,眼看到了年底,它又帶走了一代球王迭戈·馬拉多納。
從11月26日凌晨,也就是老馬剛剛離開后不久,朋友圈毫無疑問地被霸屏,朋友們以各種方式緬懷著老馬,一個偉大的人,值得被緬懷。
“上帝是阿根廷人”
被回放得最多的,無疑是1986年世界杯阿根廷對英格蘭一役,這是老馬的封神之戰。一場馬島之戰后的足壇交鋒,英阿當時的故事背景不用贅述,但老馬當時的兩個進球絕對值得重提。
51分鐘時,巴爾達諾射門被英格蘭后衛霍奇擋出,霍奇隨后選擇了最穩妥的方式將球回傳門將,此時,馬拉多納突然殺將出來,面對出擊的高大門將希爾頓,身高僅1.65米的馬拉多納顯然很難夠到這個高空球,於是,馬拉多納盡力跳起,然后隱蔽地伸出左手將球擊入球門打破僵局。賽后,馬拉多納將這個手球堂而皇之地命名為“上帝之手”,他對此的解釋是“因為上帝是阿根廷人”。這可能是足球史上唯一被奉為神明的手球,也被老馬認為是得意之作,在他的60大壽,也就是距今僅僅一個多月以前,他還不忘拿這個進球調侃:“我夢想再進英格蘭一球,這次要用右手。”
如果僅僅是這記“上帝之手”,很多人會認為馬拉多納不過是一名狡詐之徒,但在打進“上帝之手”僅僅4分鐘后,這名阿根廷人又為世界杯創造了另一神跡:他用10.8秒、44步、12次觸球、晃過5個人,完成了世界杯歷史上最偉大的進球。當時同樣在場上的英格蘭著名前鋒萊因克爾,親眼目睹了這個馬拉多納在純技術層面上的碾壓式進球,“那一刻,我差點鼓掌了!”
極正和極邪,一般人很難做到其中一項,老馬短短5分鐘內就完成了完美詮釋,因此人們總習慣把“上帝之手”和“連過5人”連著一起說,因為這才夠“馬拉多納”。
而我最記憶深刻的老馬的進球,則出現在1994年世界杯上,馬拉多納、雷東多、卡尼吉亞和巴蒂,在短短4秒多時間裡快速完成了6次傳遞,馬拉多納最終在禁區線上一撥一射完成終結。進球后的馬拉多納發瘋似的沖到場邊,對著攝像機大聲狂呼,臉部的表情已經有些扭曲,眼睛幾乎要鼓出了眼眶。這個充斥著男性荷爾蒙和對勝利極度渴望的鏡頭,同樣成為了世界杯的經典。但同時,這也成為了老馬在世界杯上的絕唱。此役過后,老馬尿檢呈陽性,被逐出美國世界杯。
同樣是“一半天使,一半魔鬼”,同樣很“馬拉多納”。
足夠精彩的人生
這就是馬拉多納。很多人認為他是神,但他卻把自己活成了隻屬於自己的人,甚至從不會顧忌別人的眼神。
偶像都有人設,作為足壇的第一偶像的馬拉多納,人設就是馬拉多納。那張球王寶座之上,是他的特立獨行和率性而為,是叛逆的匪氣和張狂的個性。他嬉笑怒罵,隨時敢懟足壇權貴﹔他不畏強權,可以讓政府首腦苦等白等﹔他不為斗米折腰,一言不合就對中東金主說拜拜﹔他感性重情,一句話就把自己的全球經紀代理交給家門口相處多年的小賣部華人老太太……他從不擔心自己哪一天會垮掉,所以他也從不會偽裝自己。
60歲的光陰很短,但老馬活得足夠精彩,至少他自己這麼認為,這就夠了。
正因為無法企及老馬的高度,人生也根本無法活成馬拉多納那樣純粹如斯,所以大家還是把這個活成了最徹底的人的老馬,當成了神。
神走了,阿根廷人的天塌了,在証實馬拉多納死於心臟停搏后,阿根廷政府宣布為馬拉多納舉行國葬,全國哀悼三天。
消息傳到了遙遠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整個城市也在哭泣,在這裡,馬拉多納曾經帶著瀕臨降級的那不勒斯在聖保羅球場拿下了兩座意甲冠軍和歐洲聯盟杯冠軍,那不勒斯的人曾經都在說:“盡管缺少市長、住房、學校、公共汽車、就業和衛生設施,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我們有馬拉多納。”2020年11月25日,馬拉多納走了,而這一天被那不勒斯人認為是第零年第零天,“這是過去20年來最糟糕的一天。”這一天,聖保羅球場也被更名為馬拉多納球場。
地球上的凡人都在為馬拉多納的離別傷心,但對於亦人亦神的馬拉多納,這場心臟病發或許只是意味著他在人間的上半場結束了,而他在天堂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記者 徐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