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廣州文交會落幕 廣州文旅“新業態”受關注 

2020年11月26日08:39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今年文交會 做好“新”文章

  非遺產品是今年文交會的一大亮點。

  2020廣州文交會

  VR技術受關注。

  11月25日,2020廣州文交會主會場活動落下帷幕。本屆文交會以“文旅融合、業態創新、灣區共建”為主題,聚焦文旅新經濟、突出文化新業態,打造了一屆立足廣州、面向大灣區、輻射國內,在國際具備一定影響力的文化產業交易盛會。

  今年的廣州文交會,與往年比,有點不一般。

  變化並不僅是會期的集中。首先,這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廣州舉行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覆蓋面最廣的文化產業盛會,是檢驗當下文化產業活力、企業動力的一塊“試金石”。第二,對“新業態”關注度前所未有的高,未來文化產業怎麼走,這是一個“風向標”。第三,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內部協同、對外發展,在此次大會上也有了一些更具體、更系統化的安排。

  “文旅融合、業態創新、灣區共建”的主題,很好地概括了本屆廣州文交會的新面貌,也點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廣州文化產業發展的著力點。

  數字化為先導

  新業態受追捧

  在開幕前的新聞發布中,主辦方特別強調,大會“聚焦文旅新經濟,突出文旅新業態”。開幕之后,從產業峰會、影視演藝、藝術交易、動漫游戲、文化創意、文化裝備、綜合交易、文旅論壇等10大板塊的活動現場,也能強烈地感受到“新”字。

  2020廣州文旅新業態成果展示會涵蓋了騰訊集團、網易集團、長隆集團、融創文旅集團、廣州新華集團、玖的數碼科技、奧飛娛樂、漫友文化、天聞角川等24家文旅新業態代表性企業,廣州近來在數字文化、文化創意、文化旅游雲服務、文旅消費、非遺文創等方面的創新成果以體驗式、沉浸式的方式在現場呈現。其中最吸睛的項目之一,是趣丸網絡旗下TT語音、TT電競聯合主辦的粵港澳電競明星邀請賽。廣州頭部電競IP用戶基數在全國首屈一指。如何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具商業價值的電競市場中,結合城市特點做好地域化布局,帶動產業聯動,是政府、企業和玩家、消費者共同關注的課題。

  電競產業的高關注度,昭示著本屆文交會上“數字文化”的熱度。在廣州文化企業30強和代表性產業園區的推介會上,主講嘉賓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強調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對文化的賦能。在“數字經濟智慧博物館論壇”“數字化轉型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學術會議”等專業活動現場,專家學者和業界代表們更加關注廣州在數字文化領域的頂層設計和配套措施,廣州積極打造基於數字技術的新興文化業態群落。以信息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數字技術為先導的廣州新興文化業態群落,以數字文化內容生產、數字文化技術支撐、數字文化服務平台“三位一體”的廣州數字文化產業發展體系,都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5G VR雲數字產業促進聯盟”於本屆文交會期間正式成立,絲毫不令人意外。這個集納了多家優秀企業和機構的聯盟,旨在不斷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它是廣州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先導,同樣也是廣州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階段性成果。

  “文交會”IP強化

  廣州文化產業地位提升

  2017年9月30日,在第十屆中國國際漫畫節開幕的同時,“廣州文化產業交易季”正式啟動。這就是第一屆“廣州文交會”。廣州整合了當時手頭幾乎所有重要的文化會展資源,穿插配合,面向全世界推出了這個文化產業的交互平台。大會希望能打造成具有國際國內影響力的文化產業交易平台和重要文化品牌。

  三年過去,廣州文交會在鏈接各個大型活動及更多的中小項目方面已顯得相當成熟。這讓各個活動、項目之間的互動更為順暢,也讓它們之間的資源嫁接和互補更加便利。廣州文交會作為文化產業交易、交流平台的整體感、系統性愈加凸顯出來。

  隨著“廣州文交會”IP的不斷強化,讓廣州作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創意、生產、採購集聚地的地位進一步提升。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中國(廣州)國際演藝交易會、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等成名已久的展會品牌,有了更有力的承托,也有了更加寬廣、多元、以工業生產能力為基礎的腹地。所以我們能看到博納影業在廣州的布局,看到詠聲動漫等優質本土IP推出雄心勃勃的系列大電影計劃,看到國際制作人、投資方將數以千計的方案和計劃帶到紀錄片節的現場,看到僅在開幕式上就有多達11個大型項目的簽約。

  大批市民參與文交會

  非遺仍是大會的明星

  今年文交會再度提升展會規格,成為年內國內最值得關注的文化產業盛會之一。4天的集中會期中,記者看到,大批市民游客涌入大會的各個場館、展廳,盡情享受多樣的文化體驗。

  非遺仍是大會上的明星。嶺美文化對廣州傳統通草畫從繪畫材質到內容復制的技術突破,多益網絡在旗下優質游戲IP中加入海上絲綢之路和廣州元素的做法,讓非遺資源在原生土壤之外發育有了多樣可能﹔時間網絡、凡拓創意等企業在非遺等展示、體驗方面的立體化、全鏈條式設計,體現的是非遺在當代社會中超強的傳播能力和美譽度﹔趙偉斌等非遺大師與年輕藝術家的同台對話,在“傳承”的意味之外,更多地折射出非遺在時尚化、年輕化方面的探索。在這個“高端”平台上,大家思考的,是怎樣把非遺更好地“落地”,回到當下的日常生活中去。

  廣州的作為、優勢、資源是本次文交會從專家學者到普通觀眾都特別感興趣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祁述裕說,相信在“十四五”時期,廣州文化新業態一定會有新的躍升,會有新的發展,“因為我們有龐大的市場,我們有全國最好的消費需求”。(記者卜鬆竹、黃岸、李巧蓉、王維宣、庄小龍)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