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開幕式晚會昨晚在小欖鎮菊花園舉行。
中山的醉龍與醒獅表演拉開藝術節帷幕。
陝西的安塞腰鼓敲出了陝北漢子的精氣神。
寧夏的夯歌動感十足。
青海的冬拉熱舞舞姿矯健、優美飄逸。
東升鎮勝龍小學民歌隊的孩子們表演咸水歌《釣魚仔》。
遼寧的最炫東北風再一次掀起熱潮。
安徽的鼓鄉歡歌展示著當地的風情。
深沉的夜色從天空緩緩垂下,小欖菊花園仍如白晝般明亮、熱鬧。11月23日晚,第十二屆中國民間藝術節在中山小欖開幕,全國的專家學者、25個省市自治區的34支民間文藝表演隊及民間藝術家齊聚一堂,共享民間藝術視聽盛宴。
隨著氣勢磅礡的鼓點和激昂的音樂,醉龍與醒獅表演拉開藝術節帷幕。舞台上,舞者醉態可掬,身體晃而不倒,腳步飄而不亂,乘著酒興把木龍舞得上下翻滾,場面喧鬧而有趣。借著文化交流的東風,中山民間文化藝術的魅力走進更多人心裡。
手提傳統花燈,腳踏悠揚音樂,邊拽邊鬧,又逗又笑……四川傳統舞蹈節目《花燈鬧春》引來全場喝彩,舞者們還原四川古藺縣春節間耍花燈、賀新年的熱鬧場景。隊伍中年輕的舞者蔣旭斌首次登上中國民間藝術節舞台,“這次為民間文化盛會精心准備演出、展現四川民間藝術獨特魅力的經歷,令我十分難忘。”他激動地說。
被盛譽為“世界罕見的健美操”的竹竿舞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歡迎的舞種之一,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舞台上,舞者們跳躍在忽高忽低、變換各種陣勢的竹竿間,輕快靈巧的動作展現出黎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伴著咸水歌《釣魚仔》的旋律,來自東升鎮勝龍小學民歌隊的孩子們魚貫進入舞台,藍色與白色燈光映照在衣服上,襯托出他們最純真的童趣,衣服上印制的一條條大魚也伴隨孩子們的動作躍動。美妙的童聲回蕩在耳邊,孩子們的笑容如花朵般綻放。
本屆小欖菊花會與中國民間藝術節同步“盛開”,菊花文化與民間藝術交相輝映。菊花之景襯以民俗之韻,展示中山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文化特質,為四方賓客帶來歡樂的盛宴。(記者 王欣琳、王雲、余兆宇、夏升權 見習記者 陳家浩 見習生 陸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