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推介聯盟”在廣州成立

2020年11月24日08:33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廣州瞄准“新人文電影”

  五大知名電影平台首度聯合倡議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推介聯盟”。記者 王維宣 攝

  11月23日晚,作為2020廣州文交會重磅活動之一的 “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在廣州越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當晚,北京、廣州兩城多個機構聯合發起“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五大國內國際知名電影平台——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廣州大學生電影展、新時代戲曲電影高峰論壇、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首度聯合倡議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推介聯盟”,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產業發展助力。

  金融企業信貸支持,吸引博納、華誼等影業巨頭落戶、多部“廣州出品”作品入圍金雞獎、廣州市電影家協會成立……廣州電影產業發展動作頻頻,喜訊不斷,發力打造中國電影發展“第三極”,借助電影這一通行世界的傳播載體,推動廣州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

  據了解,“2020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首次提出了“中國新人文電影”的理念與實施。早在今年10月,多位來自電影界、文學界的專家就首度發出“中國新人文電影”的倡議。

  經過一個多月的醞釀發酵,在11月23日下午舉行的“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研討會上,眾位文化大咖各抒己見,再次深度研討這一倡議。

  與會嘉賓紛紛指出,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迅猛,然而電影產品“有數量缺質量”“有高原缺高峰”的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電影創作者必須充實人文精神。

  中國電影資料館研究員李迅表示,新人文電影要打出旗幟,通過與文學的結合,提升電影的藝術品質。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創意寫作研究中心主任劉海玲則認為,人文電影脈絡一直沒斷,在當下娛樂化時代,新人文電影應該有精神旗幟的作用,給今天的電影人一個聲音——“我們需要人文電影。”

  3年制作10部新人文電影

  據悉, “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將通過創作實踐,摸索與建立中國新人文電影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打造中國新人文電影的行業標准,重塑文學與電影的天然聯系,促進電影行業注重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良好生態,最終提高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首批舉措包括:通過京穗兩地聯合打造的文學遴選平台“中國文學現場”,將一批優秀的文學作品進行新人文電影的影視化改編﹔成立專業性電影投資與制作機構,以此為主體打造優秀新人文電影作品並接受市場檢驗﹔計劃自2021年始,3年內孵化制作首批10部中國新人文電影全新作品﹔定期舉辦中國新人文電影展映與研討會活動,搭建中國新人文電影遴選及推介平台。

  隨著“中國新人文電影計劃”的發布,首屆中國新人文電影展映活動也正式拉開序幕。其中,張楊執導的《岡仁波齊》將為影展開幕,該片將與張藝謀《我的父親母親》、陳凱歌《和你在一起》、黃建新《求求你,表揚我》等多部影片一道進行展映及舉辦觀眾見面會。

  在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上,《白蛇傳·情》《掬水月在手》《過昭關》《榫卯》四部影片集體亮相,這些影片因展現了濃厚的人文氣息和對打造電影藝術精品的孜孜以求精神,獲得“2020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人文電影致敬影片的榮譽。

  廣州從票房重鎮轉變為產業重鎮

  影視產業的發展,對於粵港澳大灣區人文灣區建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廣州影視產業發展一直走在前列。早在2018年就出台了《廣州市扶持電影產業發展暫行規定》,明確將著重扶持有較高思想、藝術水准、高新技術應用和市場價值的優秀影片、新人新作、票房佳作和原創IP產品﹔廣州積極打造電影產業集群。今年7月,廣州大灣區影視后期制作中心在黃埔區挂牌成立,加強后期制作高水平建設,打造電影創作生產閉環鏈條。同時,廣州積極打造珠影文化創意產業園、銀都電影數字攝制基地、廣東藝影番禺影視基地、1978電影小鎮、小洲影視文化產業園等一批涵蓋電影拍攝、后期制作、電影發行等產業鏈條的電影產業基地和園區,推動廣州從票房重鎮轉變為產業重鎮。

  兩大電影巨頭相繼落戶廣州

  以影視產業為突破口,廣州堅持高質量發展要求,全方位整合資源,一系列相關影視項目相繼落地。今年5月,博納影業集團粵港澳大灣區總部落戶廣州,同時發布包括抗疫主題電影《中國醫生》的拍攝計劃。

  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中國影協副主席、博納影業總裁於冬表示,博納影業將在廣州建設配套的后期技術制作中心和創作中心,匯聚更多粵港澳大灣區的電影人才,打造中國電影創作“第三極”。

  華誼兄弟也計劃將粵港澳大灣區總部落戶廣州。在今年文交會的開幕式上,“大灣區華誼兄弟文旅中心”合作項目正式簽約。華誼兄弟將與廣州空港產業投資集團、廣州產業投資基金公司三方聯手,落地集觀賞性與互動性為一體的華誼兄弟藝術中心,建設影視拍攝基地,推出一批“廣州出品”的影視精品,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電影產業發展要持續“出新出彩”,離不開人才的支撐。

  今年9月,廣州市電影家協會正式成立。首任主席蔣德富表示,借助“人文灣區”建設東風,廣州市電影家協會持續打造成為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綜合性服務平台,為粵港澳大灣區優秀的電影工作者的創作提供扶持,培育出一支具有世界水平的電影“粵家軍”。

  三部“廣州出品”電影入圍金雞獎

  近年來,廣州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融合的創造力,激發灣區影視人才創造出更多的優秀作品,講好中國故事、講好灣區故事,老牌票倉煥發出全新活力。

  即將舉行的第33屆金雞獎頒獎典禮上,“廣州出品的《掬水月在手》《刑場上的婚禮》《點點星光》,分別入圍第33屆金雞獎最佳紀錄/科教片、最佳戲曲片、最佳兒童片提名。”三部影片雖涉及不同類型,但同樣顯現出人文的溫度。而正在緊張拍攝的《中國醫生》也即將於明年暑期檔與觀眾見面。

  五大知名電影平台打出“組合拳”

  每年,多個電影節展在廣州舉行,包含評選活動、展映單元、論壇、市場交易、投融資活動等全鏈條,為業內打造交流平台,為市民帶來福利。

  在昨晚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上,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廣州大學生電影展、新時代戲曲電影高峰論壇、粵港澳大灣區電影之夜五大國內國際知名電影平台,首度聯合倡議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推介聯盟”,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電影產業發展助力,此舉標志著粵港灣大灣區電影產業影響力邁上新的台階。

  盡管今年受到疫情影響,但2020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作品征集依然表現搶眼。共征集到來自全球五大洲的126個國家和地區的3227部作品參評參展。其中,境外作品數佔作品總數的 81.90%。

  廣州人愛看電影。包容、多元化的城市文化,令廣州這片熱土給予不同類型的電影以豐富土壤,為電影節展在此舉辦提供了深厚的群眾基礎。

  正在舉行的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線下展映吸引了14個國家的34部兒童電影,其中,17部外國影片中有14部為中國“首映”——分別來自11個國家,包括2部“國際首映”、7部“亞洲首映”,分別在全市18家影院放映93場。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主席侯克明告訴記者,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已落戶廣州四年。廣州是中國動畫產業推動的中心,已成為全世界許多兒童電影人所熟知。“疫情期間辦電影展很困難,但當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的邀請函發出后,國內外許多電影同仁依然踴躍報名,將最新、最好的片子送到這裡來。”

  而即將在12月舉行的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多年來堅持每周末在廣州圖書館以及高校等開展免費公益展映,並逐漸延伸至院線展映和網絡展映。(記者 黃岸)

(責編:張靚雯、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