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施工正在進行管片拼裝。通訊員 李遠雷 曾智威 攝
11月12日,廣州地鐵地鐵十八號線琶洲西區站至冼村站區間的盾構機破土而出,標志著國內首次長距離小半徑下穿珠江的難題挑戰成功。
據介紹,該區間全長3公裡,盾構機以“S”型兩次在珠江底下實現小半徑轉彎,掘進過程中先后下穿了珠江啤酒博物館、有軌電車、獵德大橋、珠江前航道、地鐵5號線、珠江新城16號地下通道等重大風險源。其中,盾構機長距離(約1612米)、小半徑(600米)、“S”型(兩次轉彎)下穿珠江水系,在廣州尚屬首次,工程技術難度、施工水平要求、施工風險系數、外界環境敏感度在國內同類型施工中首屈一指。
盾構機在江底以600米半徑曲線轉彎掘進的長度超過2200米,這在直徑達8.8米的盾構隧道施工中非常罕見,施工難度非常大。“我們根據掘進姿態與成型隧道軸線情況,嚴格做好同步注漿和二次注漿跟進,控制管片上浮、調整掘進姿態。從掘進姿態控制上確保了成型隧道與設計軸線的擬合,從管片拼裝標准控制上確保了管片拼裝質量,最終確保了成型隧道管片接縫平順、全線不滲不漏。”施工單位項目經理陳陣介紹。
盾構機的順利出洞,標志著全線土建工程又完成一個裡程碑目標。據介紹,地鐵十八號線全線土建工程已累計完成83%。(記者 李天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