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山大道北一小區內,快遞包裹被堆放在一家水果店門口。記者 周龍鳳 攝
“快遞被偷了,痛失一個隔離霜、一雙耳環和一個拖把。”11月5日,家住禪城的秋圓(化名)原本還沉浸在今年快遞比往年快的喜悅中,突然就遭遇了包裹丟失的悲傷。連日來,記者走訪佛山市區一些快遞存放點,包裹隨意存放、包裹無人看管、取件無須登記等現象並不少見,包裹被盜事件時有發生。
今年加長版的“雙十一”購物節還在持續,佛山警方提醒,快遞站點應加強安防措施,市民也要提高防盜意識,及時取件,避免財產損失。
案例
包裹無人看管
回家發現被偷
11月5日臨近中午,正在上班的秋圓接到快遞員電話,稱她網購的包裹已送抵位於輕工南八街的小區門口,請她簽收。因無法趕回家,秋圓便讓快遞員把包裹存放在小區保安亭旁的開放式木櫃裡。
當晚,下班回家時,秋圓便到保安亭旁拿包裹,誰知接連找了兩輪都沒找到。她致電快遞員,快遞員確認已將包裹放在該處,她才發現包裹被偷了。
“沒想到才半天時間,包裹就丟了。快遞員說最近已發生多次類似事件了。”秋圓告訴記者,當日她看到還有人在木櫃上貼了紙條,上面寫著“如果有人拿了我的粉底液(包裹),請拿回來”,並留了姓名和電話。
11月7日,記者來到秋圓所在的小區,發現無須門禁就能進入。隻見緊挨著保安亭處有兩個簡易木櫃,上面堆放著數十個大小不一的包裹。據小區保安邱先生介紹,今年8月,他見小區住戶的包裹被隨意堆放在地面,便好心搬來兩個廢棄的木櫃,方便住戶存放包裹,而木櫃上的樓棟編號也是他標注的,但他不負責看管。
“我有時候吃飯或巡邏回來,就會發現有些包裹被人開封了。”邱先生說,因包裹無人看管,丟失現象時有發生。
記者走訪期間,剛好有名快遞員在該小區送貨,他撥打了多名收件人的電話,收件人紛紛讓快遞員把包裹放在保安亭旁。該快遞員坦言,包裹丟失現象確實存在。前兩天,他派送的一件包裹丟了,他還賠了收件人60多元。
現象
防盜漏洞不少
包裹時有丟失
“快遞員派送包裹時沒給我電話,放在保安亭旁就幫我簽收了。”不久前,家住新都會華庭小區的唐文讓人幫忙郵寄了一台筆記本電腦,等他想起查詢物流信息並去取件時,電腦已經丟了。市民李女士也反映,購物節來臨,因快遞量大增,快遞員“偷懶”不送上門的情況加劇,不少快遞還直接將包裹放在無人看管的臨時存放點。
連日來,記者走訪季華北路、季華五路、佛山大道北等路段的多個小區,發現保安亭旁、便利店、水果店等場地都成了快遞存放點,這些存放點大多存在包裹隨意投放、無人看管、取件混亂等問題。
記者走訪唐文所在的小區,發現小區西門入口擺放了一個鐵架子,百來個包裹隨意堆放在架子上或地面上。
值班保安告訴記者,鐵架子僅供住戶暫存包裹,保安並無監管職責,“不過發現快遞丟失了,可以去物管處查監控。”
不僅小區內的快遞存放點不安全,一些快遞站點也有安全漏洞。今年10月21日,禪城公安對張槎一家出現被盜案件的快遞站點進行回訪,便衣民警假扮“小偷”進行防盜測試,連續5次成功拿走6件包裹,快遞站點的工作人員都毫無察覺。
提醒
加強技防人防
提高安全意識
據了解,禪城、南海、順德警方近來均有包裹被盜的警情。9月1日至11月8日,南海警方共收到涉快遞盜竊警情23宗。
某些快遞站點安防意識不強,防范措施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確實成了社區盜竊警情多發的一個“痛點”。禪城公安提醒,做好快遞站點或快遞代收點的安防,至少要做到四個“少不了”:安防管理人員少不了,應實施專人專管,有人核對取件信息﹔高清監控少不了,應在站點的室內和室外分別安裝高清監控﹔拿取登記少不了,可在站點門口安裝人員進出警報裝置,確保有人進出及時知曉﹔定期清點貨物少不了,形成定期清理存貨的工作機制。
與此同時,快遞公司對快遞員加強管理,加強防盜意識培訓,讓快遞員派送過程中盡到派送義務,保障收件人的權益。更重要的是,取件人自身也要加強防盜意識,日常取件要及時,委托存放包裹時應選擇安全可靠的快遞代收點。(記者 周龍鳳 唐格楨 林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