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示會設有種子、水稻、蔬菜、園藝作物、南藥和設施農業等六個展區。記者 張藝明 攝
11月6日,以“創新引領現代農業,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為主題的農業科技盛宴——第七屆惠州市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在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基地啟動。該活動由市農業農村局主辦,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承辦,將持續至11月9日,感興趣的市民可前往參觀。
活動現場,一片片稻田稻穗金黃,一壟壟蔬菜艷紅翠綠、瓜果滿枝,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本次展示會設有種子、水稻、蔬菜、園藝作物、南藥和設施農業等六個展區,展示面積約120畝,共展示來自省內外40多個單位提供的24個類別860多個農作物品種。專家從中篩選出63個產量高、品質好、抗性強、適宜在惠州大面積示范推廣的新品種。
記者注意到,為了支持惠州絲苗米產業發展,打造惠州絲苗米國家品牌,現場設置了象牙香佔、美香佔2號、19香、軟華優金絲等絲苗米品種展示。田頭設有“廣東省絲苗米產品標准”宣傳欄,展示與宣傳相結合,為絲苗米產業發展提供有益信息。
前沿農業科技也是展示會上的一大亮點。展示會現場將蔬菜管道式水肥一體化栽培、菜魚共作等高效設施農業生產模式結合到園林景觀中,把休閑觀光、科普教育融為一體,形成設施農業發展新模式。現場還利用智能化大數據平台構建“大棚+可視農業+生產監控+原產地追溯”的物聯網系統,掃二維碼就可以識別、了解植物。同時,現場還開展線上直播活動,線上線下同步觀摩,以擴大農業科技的宣傳和推廣效果。
據市農科所專家介紹,本屆展示會有三大特點:一是緊扣產業發展需求,增設了絲苗米專項展區、南藥專項展區,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支撐﹔二是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科普教育需求,豐富園林農業景觀、加強科普教育﹔三是通過物聯網系統,展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成效,以及智慧農業發展產業體系的自動化、智能化、精細化成果。
省農科院專家表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舉辦第七屆惠州市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示范推廣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是惠州市充分發揮科技資源優勢,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對推動惠州市實現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記者 劉建威 通訊員 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