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首部原創民族歌劇《紅流澎湃》上演 

2020年11月07日10:45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這首詠嘆調太“燃”了!

《紅流澎拜》劇照 (南方歌舞團供圖)

  大幕開啟。上海龍華監獄,即將走向刑場的彭湃想到了母親周鳳,“兒將赴刑,愧然不能孝娘親”。舞台上,母子隔空對唱,開始回憶彭湃十歲時的故事“心中憐著種田人”……《國際歌》響起,彭湃烈士領導我省海陸豐地區農民運動這段歷史,在舞台上激情澎湃地展開。

  廣東省首部原創民族歌劇來了!前晚,大型原創民族歌劇《紅流澎湃》在廣東藝術劇院隆重首演。該劇作為文化和旅游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作品,由南方歌舞團有限公司重點打造。

  塑造了有血有肉、有情懷接地氣的人物形象

  《紅流澎拜》選取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入選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中國農民革命運動的先驅彭湃同志生平事跡中感人至深的故事為原型進行創作。

  全劇由兩幕六場及序和尾聲構成,採用倒敘的方式展開故事。序曲過后,漸次引出彭湃辭官、走近農民、燒掉自家的田契還地於民、號召十幾萬農民加入農會、開展轟轟烈烈的農會運動等歷史事件,再現了他傳奇而感人的英雄事跡。

  編劇游暐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創作時,不想塑造臉譜化的人物,而是遵循歌劇藝術的特征,抓住彭湃領導海陸豐農民運動的幾個核心歷史事件,融入親情、愛情和戰友情,塑造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可親可敬、有情懷且接地氣的彭湃。”

  該劇力求做到既有音樂性的戲劇,又有戲劇性的音樂,整體風格呈現出史詩性,“希望讓今天的觀眾在符合當代審美的歌劇藝術享受中,感懷當年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洒熱血的革命先烈們。”游暐之說。

  融入汕尾漁歌元素,音樂創作大氣恢弘

  音樂是歌劇的靈魂。“廣東的原創作品,一定要有廣東音樂的元素。”該劇作曲杜鳴介紹,在整體恢宏的音樂風格中,唱段又加入了汕尾漁歌元素,極具嶺南特色。“這個劇的發生地是海豐,一定要有濃烈的地域特色,首先要讓那裡的人有認同感,要讓廣東人有認同感。”杜鳴說,“劇中融入了廣東音樂元素,也使用了海豐一帶常使用的民族樂器秦琴、椰胡。”

  該劇一共創作了41個唱段,“音樂像洪流一樣,從頭至尾貫穿了整個故事。讓戲劇有音樂性,又讓音樂富有戲劇張力。整體感覺很強。” 杜鳴說。

  《紅流澎湃》在精准把握戲劇脈搏的基礎上,其音樂語言、音樂風格的綜合運用使本劇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戲劇沖突更加豐富。

  劇中,彭湃有兩首重要的詠嘆調《起風了》和《中國共產黨萬歲》。《起風了》抒發彭湃的內心情感,表現他對理想信仰的追求,像風一樣自由的心。“展開理想的翅膀,迎向那明天的光輝”,唱得現場觀眾激情澎湃。

  《中國共產黨萬歲》這首詠嘆調的創作靈感來源於真實歷史——彭湃與戰友楊殷、顏昌頤、邢士貞4人犧牲時,高唱《國際歌》,呼喊著“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這首詠嘆調雄渾昂揚,非常“燃”。“作為創作者,每次聽都想流淚。”編劇游暐之說。

  這部作品的音樂“剛性很強”,但彭湃妻子蔡素屏這一角色和唱段,則是紅色中的一股清泉,帶給人平靜溫暖。其飾演者劉洺君認為,蔡素屏是在舊時代努力成長的女性。“她是像水一樣的女人,柔美。她是丈夫的賢內助,在背后默默付出。受到丈夫影響,她也改變了封建迷信思想,學文化,投入到革命。”

  演出結束,現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主題鮮明,形象飽滿,風格明快,這部主旋律作品曲高不和寡” ,“聽到劇中的海豐漁歌,讓我思念故鄉”,散場時,有觀眾如此表示。(記者 張素芹)

(責編:肖錕、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