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舉辦首屆“雙11”城市購物節

2020年11月04日08:27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萬券齊發 全城開“花”

南沙打造華南最大進口水果及凍品冷鏈分撥中心,圖為南沙港區“車厘子快線”。資料圖片

  今年“雙11”,廣州將舉辦首屆“雙11”城市購物節,推出針對廣州市民的20億元消費券,還將舉辦2020年世界跨境電商大會。

  躋身一線城市第一大直播之城、跨境電商總體規模全國第一、再次獲批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廣州商貿業獲得強勁復蘇的背后,有強大的港口貨運做支撐。廣州市港務局數據顯示,隨著內貿貨物吞吐量增速恢復增長,今年1月-10月,廣州港口生產逆勢實現正增長。正在建設的南沙港區四期工程計劃2021年底完工,建成后將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11月3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廣州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2020年總第214場),廣州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魏敏在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將實施3項重要舉措:結合“雙11”年度大促,廣州將向廣州市民發放20億元消費券,培育消費熱點﹔舉辦2020年世界跨境電商大會,發布行業標准﹔組織召開服務貿易創新試點工作推進會,全面鋪開新一輪全面深化試點各項工作。

  “今年的‘雙11’,廣州將舉辦主題為‘花城開花季·萬券齊發,全城開花’的首屆廣州‘雙11’城市購物節。”魏敏表示,購物節將採取線上與線下相融合的方式,舉辦多場次促消費活動,向廣州市民發放20億元消費券,預計將惠及上千萬廣州市民。

  跨境電商形成“廣州模式”

  據魏敏介紹,廣州直播電商已成千年商都煥發新活力的重要賦能。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廣州直播商戶激增四倍,開播場次、觀看人次和購買力均排名全國第一,廣州已成為一線城市第一大直播之城。今年前三季度,廣州市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370.95億元,同比增長31.8%,是全國增速的2倍多。

  當前,廣州跨境電商總體規模全國第一。據海關統計,廣州通過海關跨境電商平台進出口規模從2014年到2019年增長了25倍,廣州市跨境電商進口連續5年全國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廣州通過海關跨境電商平台進出口307.1億元,同比增長16.7%,位居全國第一。

  魏敏表示,自2013年獲批跨境電商綜試區以來,廣州以監管和服務的“五個率先”領跑全國,即率先切換海關總署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統一版信息化系統﹔率先推出跨境電商商品溯源體系﹔率先開通“微警認証”消費者身份信息系統﹔率先上線電商出口退貨功能﹔率先開創“空鐵聯運”跨境電商出口模式,形成了跨境電商發展的“廣州模式”。

  作為全國首個上線電商出口退貨功能的公共服務平台,也是國內功能最齊全的線上平台,目前廣州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備案企業已達2558家。

  廣州商貿、港口走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2月,廣州市印發《廣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關於印發廣州市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功能實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廣州將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和輻射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全球貿易樞紐、國際會展之都和國際商貿服務中心。

  廣州強商貿的背后,有強港口做支撐。據廣州市港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袁越介紹,1月-10月,廣州港口生產在疫情與復雜經濟形勢下逆勢突破,完成貨物吞吐量5.27億噸,同比增長0.71%﹔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925萬TEU,同比增長0.54%,前三季度吞吐量排名均位列全國沿海港口第四位。

  在疫情影響下,廣州港危中尋機,確保航線穩定增加,2020年淨增9條外貿班輪航線。截至目前,廣州港航線總數達226條,其中外貿航線120條。

  水上休閑產業發展迅速。南沙郵輪母港已開港運營,南沙自2016年開展國際郵輪業務,旅客吞吐量始終保持全國前三。在全國同類夜游產品中,珠江夜游位居前列,是廣州城市旅游的重要風向標。

  袁越表示,目前廣州港的十四五規劃正在抓緊制定中。“十四五”期間,廣州港航業將穩步推進新港區建設和老港區轉型升級,浚深拓寬出海航道和公共錨地,重點發展港口物流、現代航運服務和港口休閑產業,逐步形成相對密集的現代航運物流網絡、初具規模的現代航運服務業體系和基本完善的智慧港航體系。

  南沙港區四期採用北斗系統

  廣州南沙聯合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黃炳林介紹,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將建設4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12個2000噸級集裝箱內河駁船泊位,年設計通過能力為490萬TEU,計劃2021年年中開展多系統的聯合調試。據了解,南沙港區四期工程計劃2021年底完工,建成后將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黃炳林表示,該碼頭是全球首創“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導引車+堆場箱區水平布置+單小車自動化岸橋+低速自動化軌道吊+港內外交互區”的新一代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將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智能化(下稱全自動化碼頭“廣州方案”)碼頭。

  “全自動化碼頭‘廣州方案’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基礎合作項目,由廣州與佛山、中山三地國企合資投資運營。方案在全球首次大規模應用自動化單小車岸橋,高度契合了綠色節能、經濟高效的發展方向,比國內同類型的雙小車岸橋更輕、更便宜。”黃炳林說。

  此外,方案還創造性將無人駕駛技術運用於具有封閉環境特點的港區內,實現智能導引車——IGV相當於無人駕駛L4級技術,同時採用北斗衛星和北斗慣性導航系統取代了現有自動化碼頭磁釘導航的方式,進行碼頭與堆場之間的“無人”水平運輸。(記者 趙方圓)

(責編:張靚雯、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