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潮州是一獨特的存在。
“夕貶潮陽路八千……好收吾骨瘴江邊。”伴隨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潮州作為“蠻荒之地”的形象,一度烙在歷朝歷代讀書人印象中。
千百年來,潮人先祖,一直在改寫這一印記——耕讀傳家的家風家訓,把這座城孕育成“海濱鄒魯”“嶺海名邦”﹔“種田如繡花”的精耕細作,提升潮人生活品質﹔向海而生、敢於拼搏的“紅頭船”精神,推動潮人走向世界各地,經商創業,反哺家鄉,書寫“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的傳奇,同時,也把潮州陶瓷、潮繡、茶葉等產品,把潮劇、潮州音樂等潮州文化,傳播到海內外。新中國成立以來,這裡成為全國水稻畝產“千斤縣”、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市﹔近些年來,在歷屆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潮州先后獲得中國瓷都、中國婚紗禮服名城、中國工藝美術之都等桂冠。潮人骨子裡對傳統文化的呵護和熱愛,更使潮州成為中原文化的“活櫥窗”、活著的千年古城。
盡管自己同自己比,潮州在前進、在發展,但同周邊地區比、同珠三角等先進城市比,潮州發展步伐還太小,速度還太慢——當廣東連續多年蟬聯中國經濟第一大省,經濟總量達107671億元,人均GDP達9.4萬元時,潮州的經濟總量卻隻有1080.94億元,人均GDP隻有4萬元,低於全省、全國平均水平。經濟總量小、地方財政薄弱、城市基礎設施欠賬多、教育、醫療衛生水平不高等,是海內外潮人難以回避的心頭之痛。
二
潮州為什麼落后?是地理位置的緣故?昔日這裡是省尾國角,交通不便,但隨著廈深鐵路的開通,從潮州到廈門、深圳都隻需兩個小時﹔隨著省振興粵東西北政策實施,交通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潮惠、潮漳高速相繼通車,潮州高速通車裡程已從52.84公裡增加至129.68公裡,成為交通樞紐城市。省尾國角的地理劣勢,已轉化為廣東“東大門”的區位優勢。
是城市太小的緣故?同樣在潮州,五十年來,三環集團一直堅持做好一件事——堅持自主創新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目前90%以上的設備是自主研發,光通信連接器用陶瓷插芯佔全球市場用量75%以上,電阻器用陶瓷基體等多項主導產品市場佔有率位居全球第一。疫情期間,企業上半年仍實現利潤5億多元。三環實踐說明,小城也有大企業。
是產業不行的緣故?同樣做陶瓷生產,景德鎮這幾年陶瓷生產保持較好增長態勢,2018年陶瓷工業總產值為403.62億元,2019年為423億元。潮州鬆發陶瓷、恆潔衛浴等企業的探索,也一再表明,隻有夕陽產品,沒有夕陽產業﹔隻要路子走對了,傳統產業照樣有春天。
“心魔不除,大道難暢﹔羈絆未斬,疾步難行。”中共潮州市委審時度勢,在年初的十四屆九次全會上明確提出這一論斷。是的,潮州發展滯后有歷史原因、客觀因素,但更多是人的原因,是我們自身因素使然。
破心魔斬羈絆,就是要把思想從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中解放出來﹔就是要把思想從抱殘守缺、孤芳自賞中解放出來,去除桎梏,掃清思想障礙。
思想是行動的總開關。思想的解放,極大激發全市干群精氣神。
“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體現潮州擔當潮州作為?”
“如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中奮起趕超?”
這一年,潮州在努力。
“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思維,重點突破。”潮州明確工作方法。
“1+5+2”扎實推進,堅持黨建引領這一主線,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重大項目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等五項重點工作齊頭並進,深化改革、基層治理兩個重要支撐不斷強化。
“六大工程”強勢推出,173個項目挂圖作戰,項目到人,倒逼工期。
……
“40多年前我來過潮州,今天再次來到這裡,看到潮州發展欣欣向榮,感到很欣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潮州的贊許,更是對兩個百年之交歷史新節點上潮州的鼓勵和鞭策。“乘勢而上,起而行之,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的殷殷囑托,更給奮進中的潮州以強大動力。
三
如何乘勢而上?
“堅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以思想破冰實現改革突圍”,總書記的話是引領。
“登高望遠”“跳出潮州發展潮州”,這是潮州在深刻領會總書記講話后給出的響亮回答。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潮州不能再滿足於小打小鬧關起門來自我發展,隻有賡續特區精神,搶抓機遇,主動對接融入大灣區建設,主動支持參與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以及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在更大格局中,方能謀取更大發展。
融入“雙區”建設,潮州哪來的底氣?總書記的囑托是底氣,省委省政府“一核一帶一區”戰略部署是底氣,瀕臨深圳、汕頭、廈門三大經濟特區獨特區位優勢是底氣。海內外潮人愛國愛鄉熱情、群策群力的智慧和勇氣是底氣。
“堅決融入‘雙區’建設,積極構建‘一江兩城一海灣’發展格局,暢通潮州海灣與粵港澳大灣區‘小灣對大灣’的對接循環,不斷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功能。”牢記總書記囑托,潮州勾畫出新時代發展新格局——一江,即韓江﹔兩城,即潮州古城和韓江新城,打造精致古城,開發文化、科技、綠色、智慧新城﹔一海灣,即潮州海灣,港產城融合,拉開發展框架,以交通主動脈聯結粵港澳大灣區和海西經濟區。
目標明確了,關鍵要選准路徑。乘勢而上,潮州要走怎樣的路?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要在貫徹新發展理念上求突破見成效﹔在推進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上求突破見成效﹔在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上求突破見成效﹔在建設更高水平的‘文化潮州’上求突破見成效﹔在守護好潮州的綠水青山上求突破見成效﹔在推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上求突破見成效﹔在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上求突破見成效﹔在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上求突破見成效﹔在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上求突破見實效。”——這是潮州在深刻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后作出的響亮回答。
乘勢而上,就要起而行之。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在全市深入開展“大學習、深調研”活動,圍繞如何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創新發展、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九大專題深入調研,致力解決潮州加快發展進程中“卡脖子”問題。以更加開闊的視野,更主動積極姿態,謀劃主動對接融入“雙區”建設新舉措。
乘勢而上,就要起而行之。近段時間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頻頻與深圳、東莞、佛山等市對接,謀劃區域聯動發展。
乘勢而上,就要起而行之。各級各部門也紛紛開展“破冰”行動——潮安表示要不斷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功能,立足潮安所有,積極引進新元素、拓展新空間、增強新動能、注入新活力,驅動加快高質量轉型發展﹔饒平加快沿海經濟帶產業布局和縣域環境整治改造﹔湘橋致力於充分發揮自身在歷史、產業、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做好古城保育活化和新城建設各項工作﹔楓溪正堅持聚焦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目標,在自主創新,自力更生上持續著力,以研發創新為“智造”提速,以文化融合為“質造”賦能,切實提高楓溪陶瓷產業發展競爭力和影響力。
四
乘勢而上,就要明確任務。“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這是我們最大的任務。
“美麗的內涵十分豐富。”潮州市委書記李雅林認為。
這應是經濟發展的美麗。於今日潮州,發展仍是第一要務,奮起趕超仍是時代主題。
工信、商務、農業、科技、政數局等部門紛紛行動起來——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大互聯互通力度,推動科技進步、智能改造,引領企業致力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現代農業、臨海產業、文化旅游產業、應急產業等五大產業集群。工信局牽頭組織修訂完成《潮州市扶持產業及企業發展優惠政策匯編》(2020年),“促投資”第2條提出,鼓勵發展工業地產,對容積率超過2.5的新建多層工業地產項目,根據項目生產性建筑面積以18元/平方米,按屬地原則,由各級財政在每年預算內安排專項資金對項目開發單位進行補貼。科技局將借力“中小融”平台建設,實施高企分層管理,優化行政審批手續、簡化申報流程,讓更多優質企業享受到政策扶持和科創服務。
“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牢記總書記囑托,三環創新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頓,10月15日晚上,收看完央視新聞聯播看到總書記親臨企業視察新聞后,企業員工們又埋首於手頭工作,有的忙研發,有的堅守車間。集團董事長張萬鎮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以問題導向帶動的原始創新,積極探索實施新項目。
“自主創新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廣東凱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快科技研發力度一刻也不敢放鬆。這家在今年疫情期間為核酸檢測作出重大貢獻的企業,目前正依托自主知識產權的導流雜交技術平台。研發更多檢測產品。鬆發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將以創新的表達方式,推動產業發展,讓潮瓷煥發生機活力。廣東皓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擬對目前未實現智能化的生產工序進行技術改造,努力朝著生產全鏈條智能化的目標前進。廣東博宇集團在加快科技創新力度,引領水族園藝器材業向高質量發展。
補鏈條,強短板。經歷過這麼多年的摸爬滾打,潮州人明白,潮州實體經濟發展的根基不能斷,產業發展的勁頭不能鬆,高質量發展路子不能偏。地少人多,資源相對匱乏的潮州,新征程上的乘勢而上,更應追求高質量發展。精品城市,需打造精品經濟。
本土企業強身健骨,大項目引進同樣乘勢而上。10月22日,市委書記李雅林與到潮州考察的萬達投資集團南區公司總裁劉瑋一行座談交流,共商加快萬達集團在潮投資項目推進﹔10月20日,市長何曉軍與廣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洽談,探討古城保育活化、新城建設開發等工作﹔10月27日,總投資14.89億元的潮州亞太燃油倉儲有限公司公共通用碼頭(配送基地)項目開工。擬建設1個7萬噸級通用泊位和1個1萬噸級通用泊位,年吞吐量可實現604萬噸。項目建成后,將有效解決益海嘉裡糧油加工潮州基地的糧食進口運輸需求,同時可滿足周邊地區其他貨物進出口需要。
……
發展的動能在積蓄,力量在壯大。
這是文化建設的美麗。
潮州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實屬難得,彌足珍貴。”在總書記重要講話的激勵下,潮州人增強了文化自信,提高了文化自覺。積極推動潮州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創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等工作加快推進。
“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更迷人的光彩。”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康惠芳等非遺傳承人干勁更足,進社區進學校擔任百姓宣講員,呼吁大家共同把潮州呵護好建設好。“讓潮州文化走出去,在更大格局中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市文廣旅體局迅速行動,登上廣州塔宣傳推介潮州文化,在潮州文化與廣府文化交流碰撞中,激蕩新活力。與此同時,民宿、餐飲等第三產業,也在迅速調整步伐,迎接新的發展期。
當游客大量涌入古城,當投資者紛至沓來,潮州如何確保自身的優雅迷人?各級各部門在思索——精品城市需要精品經濟、精致文化,也需要精准的城市管理。市領導帶隊赴深圳考察學習智慧城市建設,對標一流,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潮州樣板”。
這是生態建設的美麗。
“抓好韓江流域綜合治理,讓韓江秀水長清。”牢記總書記囑托,潮州繼續做好韓江母親河保護工作、楓江流域整治推進工作,河湖長制繼續深化落實,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加速推進,污染防治工作扎實推進。好消息接踵而來——韓江潮州段水質穩定保持Ⅱ類,實現水質“五個百分之百達標”,同時,韓江潮州段“一江兩岸四堤”碧道在全省率先完成建設。河晏水清,天藍山秀,是總書記的囑托,也是海內外潮人共同的願景。
這是城市的美麗,也是鄉村的美麗。潮安表示,要以“繡花功夫”把鄉村振興各項工作抓實抓細。在饒平,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近日正式揭牌成立,這個蘇區縣,目前已實現文明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100%覆蓋。
這是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更強的美麗。如何進一步做好教育優化工作、醫療衛生等各項工作,補民生短板?潮州在探索。近日,市委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教育優化工作。
這更是政治生態的美麗。“隻有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才能推動社會環境、營商環境等的持續改善。”潮州人堅信這一道理。
這是城的美麗,更應是人的美麗。“起而行之是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的唯一出路”,一位公務員的學習心得,道出了潮人共同心聲。城市最亮麗的風景在人,最大的力量資源在人。隻有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闖”的精神,“創”的干勁,“干”的作風,站在新征程上的潮州,才能持續美麗。
“每個時代都要做出每個時代的事情來。做得好、做得壞,貢獻大、貢獻小,青史可鑒啊!”總書記在廣濟樓上的這段話久久激蕩在人們心頭。是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歷史的接力棒已傳到我們手中,隨著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召開,“十四五”規劃的藍圖已鋪展開來,時代在召喚,群眾在期待,唯有感恩奮進、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起而行之,選准路子,久久為功,我們才能不負囑托、不負時代、不負家園、不負自身。
看韓江,春潮激蕩﹔南海之濱,萬潮競涌!(記者 邢映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