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已進入初步驗收階段

2020年10月20日09:30  來源:江門日報
 
原標題:“見面”在即,記者搶先“探營” “3D視角”帶你看江門站

  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已進入初步驗收階段。 江門日報記者 周華東 攝

  “一座高鐵交通樞紐改變一座城市發展中心。”高鐵時代下,處於粵港澳大灣區“承東啟西”關鍵節點的江門,正在凸顯其樞紐門戶城市的價值與地位。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即將開通運營,作為廣東第四大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不僅填補了珠西缺乏大型交通樞紐的空白,更將進一步激發江門發展潛能,改寫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地理格局。即日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全角度掃描江門站的設計特色、設施功能和智慧服務,全視野觀察分析江門站開通運營為江門城市發展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帶來的深遠影響。敬請讀者關注!

  記者從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江門工程建設指揮部獲悉,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已進入初步驗收階段。這也意味著,江門站“見面”在即。對此,記者昨日實地“探營”,過了一把“旅客癮”。

  “江門站及其配套工程總投資約40億元,佔地約33萬平方米,站場立體結構分為高架層、地面層和地下層,布局了候車大廳、集疏運匝道系統、旅客集散廣場、長途和公交車站場、停車場、市政配套設施等眾多空間區域。”鐵四院EPC總承包江門站配套工程項目部副總經理李佔生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江門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建設、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江門站主體站房基本裝修完畢,清潔隊伍開始進場打掃,檢票儀器、旅客服務台、電子顯示大屏等設施設備都已就位,“顏容”漸顯。為了讓廣大市民朋友對江門站有更直觀、清晰的了解,記者對以上區域進行了深入走訪,了解各層結構的功能和定位,以“3D視角”帶你看江門站。

  高架層

  落客、購票及候車

  從今州路一路向東,盡頭便是拔地而起的江門站。南北側各有一座人行天橋橫跨江門大道與江門站地面層相連。江門大道上方布置集疏運匝道,連接江門站各功能區和江門大道,呈南北走向,共計7條。

  經江門大道輔道南側向上駛入集疏運匝道,便來到落客平台處,車道規模擴到六車道,寬約25米,未來車流在這裡將採取即下即走方式。與落客平台相連接的便是江門站高架層,主要由鋁板幕牆、玻璃幕牆、金屬屋面等構成。正前方融合“生命之樹 小鳥天堂”的形象特點進行裝修深化,以鋼結構構成樹狀編織筒,劃分出進站大廳區域。

  進站大廳兩側各設置售票大廳和旅客服務區域。記者在現場看到,售票大廳裝修基本完工,自動售票機、售票窗口、電子顯示屏都已安裝到位。同時上方外立面運用現代建筑材料和手法強調橫向張力,結合“生命之樹”的入口形象,給建筑標志性的特征,突出江門特色。此外,兩旁已啟動建設綜合服務中心,進一步完善江門站配套功能。

  經由進站大廳步入高架候車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鋪滿整個候車室天花板的樹葉形狀吊頂,穿孔鋁板疏密漸變,增加空間的層次感,輔助以磨光花崗岩地板磚,主色調以灰白為主,簡潔大方。“高架候車室面寬100米,進深約250米,最多能同時容納4000人,南北側各設計8個站台通道,衛生間、飲水間、母嬰室等功能室穿插其中。”中鐵建工集團江門站項目經理王敏帥介紹,高架候車室南北兩側上方還設計了商業夾層,配套休閑、娛樂、餐飲、游客服務等區域功能。

  地面層

  旅客集散、長途汽車站及公交站

  高架層以下至江門大道地面之間為地面層,高度約為9米,包含了站台、旅客集散廣場、長途汽車站、公交站等重要功能區域。

  根據規劃,江門站建設8站台20線。為方便旅客雨天乘車,站台建設了防雨棚,柱子、地板、天花也採用對接設計,視覺上營造了錯落有致的整齊之美。受運營中的江湛鐵路影響,目前站台暫時封閉。

  記者在現場看到,進站大廳前方南北兩側均有步梯、自動扶梯、立體電梯下到地面層,進站大廳正下方靠近站房側主要布置軍人候車室、貴賓室、旅客服務和設備等用房,其前方至江門大道之間地面布置旅客集散廣場,搭配景觀綠化工程。值得一提的是,未來江門城市軌道交通一號線出口就將設在旅客集散廣場臨近江門大道處。

  從旅客集散廣場南北側各走約50米,往外將增設地面層夾層,主要用途是交通站場。其中南側為公交站場,面積約19000平方米,下層(與集散廣場同一平面)為下客區,設有9個車位,11個臨時車位﹔上層為上客區,設有13個車位,23個臨時車位。再南側為室外場坪,共81個車位和26個充電樁車位﹔北側為長途客運站場,面積約7500平方米,主入口朝西,面向江門大道。設置3個長途車落客位,17個長途車上客位以及9個臨時停車位。

  地下層

  出站、停車及換乘

  江門站旅客進出站流線為高架層進站,地下層出站。地下層位於地面層正下方,共有三層,由上至下,出站層位於地下二層。記者在現場看到,出站廳內燈火通明,超過10台出閘機已整齊劃一地擺放在出站口處,並處於亮燈狀態。出站廳上方是一塊巨大的樹葉形狀吊頂,與候車室的設計相互呼應。

  出站廳的北側是換乘大廳,將來乘客可在這裡辦理換乘業務,面積約150平方米。同一側,出站廳還設置了補票窗口。再往內走,便是出站地道,寬約12米,進深約200米,與各站台地面相連。

  與地面層相似,出站口前方建有下沉廣場,南北側各走約50米往外將增設夾層(即為地下一層)。其中南側為出租車客運區,面積約28000平方米,地下一層為上客區,地下二層為下客區,並設計了出租車蓄車場。此處還將提供344個車位供社會車輛使用﹔北側為社會車停車場,面積約40000平方米,地下一層為落客區,地下二層為上客區。共設計無障礙停車位20個,每層各10個,社會停車位821個。

  此外,地下三層平行場站方向預埋了軌道交通一號線的主體結構。旅客出站后向西走,可直接進入預留的軌道交通站廳。總的來說,江門站通過立體式布局,將交通功能、商業開發、城市景觀融為一體,成為集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公交、出租車等多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記者 畢鬆杰)

(責編:張晨牧、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