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看廣州 | 聽科學家說報國精神和奮斗故事,每一句都有力量

2020年09月25日16:15  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科創看廣州 | 聽科學家說報國精神和奮斗故事,每一句都有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

  9月24日下午,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廣州科技創新新聞發布會(2020年總192場),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迎軍、新加坡國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紘、廣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孫翔和科技領域的專家,分享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的體會,並介紹近期廣州市科技創新的舉措及成果成效。

  廣州科創成績單:所在創新集群位居全球第2位

  廣州的科創成績如何,用數字說話。9月24日,廣州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孫翔在發布會上用一連串數據說明,在科技創新領域,廣州不僅位居全國前列,在全球創新城市體系中的地位也在不斷提升。

  9月2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發布《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創新集群百強,首次將廣州與深圳、香港組合,形成“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排名全球第2位(廣州2017年排名63位、2018年排名32位、2019年排名21位)。

  9月19日,《自然》雜志發布的“自然指數—科研城市”榜單,廣州全球排名從2018年第25位躍升至2020年第15位。

  9月6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20》報告,廣州排名第3位,比去年上升1位,其中“智力資本和創新”的排名從去年第4上升至與北京並列第1。

  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廣州前瞻性布局“1+4+4+N”戰略創新平台體系,是廣州在“科學發現、技術發明、產業發展、人才支撐、生態優化”的全鏈條創新發展路徑上的不斷探索。

  有了“從0到1”原始創新的強力支撐,廣州在“從1到10”的科技成果產業化上也有長足發展:獲科技部支持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高新技術企業從2015年的1919家增長到超過1.2萬家。2019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9283家,連續2年居全國城市第一,2020年目前已入庫9540家、超過去年總量。2019年技術合同成交額在2018年翻番的基礎上再增長77%,達到1273億元,連續兩年居全省首位,2020年截至目前同比增長54%。

  院士王迎軍:廣州再獲諾貝爾獎學者青睞,“國際前沿醫療器械創新中心”落地開發區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王迎軍在會上透露,上個月,由包括她在內的四位院士牽頭的“國際前沿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在廣州開發區簽約落地。四位院士中,有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兩位美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其中一位科學院院士在2019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四位院士的團隊從2011年開始長期合作,進行醫療器械方面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工程化、臨床示范研究,所帶領團隊都研發出國際前沿領先的科技成果。

  “我們選擇將這些國際前沿的成果在廣州落地轉化,是因為廣州具有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具有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的體制機制。面臨封鎖打壓,廣州沒有自我封閉,而是更加開放包容。這也是這些國際頂尖大師願意把自己的成果和團隊落地在廣州的一個重要原因。”王迎軍說。

  王迎軍介紹,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潛在市場,在該領域中國學者的研究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甚至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但目前中國市場的高端醫療器械主要還是依賴進口,很多前沿成果還沒有落地轉化成產品。“原因之一是國內企業規模限制了科研投入,‘接不住’ 前沿高端成果。”

  “國際前沿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希望發揮頂尖團隊的協同創新作用,成為企業的研發中心,立足廣州這片科技創新熱土,打造前沿的、高端的醫療器械的航空母艦。對此,我和我的合作者都很有信心。”

  院士李德紘: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是人工智能企業的黃金機會

  新加坡國家工程院院士,佳都科技高級副總裁、全球智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德紘在會上點贊了廣州優渥的引才引智政策和有利於培育人工智能企業的科創生態。

  廣州近年大力實施“廣聚英才”計劃, 19項創新舉措對國內外“高精尖缺”人才在住房、落戶、稅收、教育、醫療、養老等各方面給予政策支持。“我本人也是廣州市引才政策的受益者。”李德紘表示,他入選廣州市創新領軍團隊帶頭人,享受優粵卡、人才綠卡、廣州市高層次人才A証等各類人才政策優惠,並辦理了外國人永久居留証。在他看來,相當優渥的引才引智政策,正使廣州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尤其是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吸引力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優秀領軍人才來穗生活和工作。

  “據我了解,廣州目前正加快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預計到2022年,將建成100個技術領先的優質應用場景示范項目,我認為這是人工智能企業的黃金機會,未來廣州一定會有更大的市場空間。”據李德紘觀察,廣州已形成頗具競爭優勢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他相信試驗區的建設,將有力激發廣州企業加大技術自主創新投入力度,從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開放、公共資源配套、人才引進、企業信貸、社會輿論引導等方面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達安基因何蘊韶:最快28分鐘出結果,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獲通過

  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蘊韶在會上通報了一個喜訊:該公司研制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通過。

  這一產品最快可以把時間縮短至28分鐘,一般情況30分鐘。“另外,過去核酸檢測樣品進入實驗室大概需要70分鐘的核酸樣品處理過程。我們現在把這個過程省掉了,在這個樣品在送達實驗室之間的路途上,便完成了病毒核酸的釋放。所以到實驗室后,可以立即取樣進行病毒核酸檢測。”

  何蘊韶透露了國產病毒核酸試劑全球領先的秘密。26年前,還在中山大學任教的何蘊韶與國內兩個頂級教授策劃推動了核酸檢測試劑在科技部的立項,當時項目叫做病原體核酸檢測試劑的研發,1995年成功立項。“病毒核酸試劑是先有了商品化設計,才有后續的發展。所以20多年后,國外產品幾乎賣不進來,所以瞄准科技前沿是何等的重要。”

  另一點體會是基礎創新平台非常重要。“這一點也得益於我們科技管理部門在新冠疫情發生前兩年,就警示我們說,達安基因這樣的企業必須解決診斷試劑的核心原材料問題,避免被‘卡脖子’。果然今年二三月份,所有向我們供貨的外國供應商都停止了供貨,所以我們立即啟動這兩年研發成果,進行核心原材料的生產,這使得我們在疫情防控需要過程中不斷地擴大產能。”因此,何蘊韶呼吁廣州市進一步建設基礎技術創新平台。

  青年科學家陳捷凱:廣州的包容創新務實,讓人才得以潛心學問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陳捷凱是干細胞基礎研究專家。他說,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是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但干細胞的來源和調控始終是領域前沿未能解決的問題,中國科學家在過去十幾年中,圍繞這一方向從入門做到了世界領先,在理論和技術上都有創新的能力。

  在他看來,創新的要素在於人,也在於環境,一個包容開放的環境,一個有著文化自信的環境,一個重視青年人才成長的環境,能夠更好地激活和保護人的創造力。“這一路以來,對廣州這座城市包容、創新、務實的文化,感受很深。我感恩在這樣的環境中受益,能夠潛心學問。”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也作為一名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在這次疫情科技攻關期間陳捷凱一直在崗。“原本我認為干細胞領域的知識和技術並不能直接服務於疫情攻關,但通過和抗疫最前線的醫生及科學家交流,了解到他們的需求后,我發現我們一些最前沿的技術正好能夠解決像動物模型缺乏這樣的問題。”

  於是,他和他帶領的團隊運用干細胞技術在35天內成功構建了人源化ACE2小鼠,用於新冠動物模型研究,支持藥物和疫苗的開發,同時,團隊也通過研究細胞變化過程,提示重症病人的致病機制並反饋給臨床一線。

  青年科學家謝黎煒:擺脫菌種資源進口依賴,建成華南最大菌種資源庫

  “西方國家的‘卡脖子’清單也是我們科研任務的清單。”作為青年科學家代表之一,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腸道微生態與健康團隊研究員謝黎煒也分享了學習體會。

  謝黎煒向與會者介紹,在微生物領域,微生物菌種基因資源是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的命脈。但長期以來我國對發達國家保藏的菌株資源和生物信息大數據有較大的依賴。一旦國外切斷微生物菌種和數據資源的共享,將對我國生命科學研究、生物科技創新和生物產業的發展構成重大沖擊。

  針對這一風險,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已經初步建成了華南地區最大的菌種(尤其是益生菌菌種)資源庫,庫藏菌種11萬株,發現新的物種500余株,為我國生物與健康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支撐和物質保障,並將逐步解決西方國家種業資源壟斷等卡脖子問題。同時,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多個研究團隊正從事對種業資源的開發、鑒定和利用,初步實現了我國菌種資源的本土化落地和資源轉化利用。

  謝黎煒的另一點體會是,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是實現“0到1”突破的核心力量,也是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關鍵所在。在他看來,科學研究是艱苦的探索過程,會遇到不可預期的挫折和困難,因此要創造有利於基礎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態環境,建立健全的科學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解決科研經費持續性支持等基礎問題是關鍵。“這樣,年輕的科學家不僅能夠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劍,也能常年開花結果。”(文字/圖片記者 方晴、王燕)

(責編:劉淞菱、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