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補上生態欠賬 茅洲河水清岸綠

2020年08月25日14:11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治理前的茅洲河污染嚴重。深圳市水務局供圖

治理前的茅洲河淤泥堆積。深圳市水務局供圖

治理后的茅洲河水清岸綠。劉淞菱 攝

治理后的茅洲河。深圳市水務局供圖

茅洲河附近的碧道正在建設中。深圳市水務局供圖

市民在治理后的茅洲河上劃龍舟。深圳市水務局供圖

茅洲河展示館內展出堵河垃圾。劉淞菱 攝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

  人民網深圳8月25日電(張東方、李申)八月深圳,碧空如洗,茅洲河燕羅段水清岸綠,一股青草香扑面而來。

  走進茅洲河展示館,我們卻看到另一副“景象”——在今昔對比圖中,整條茅洲河河水發黑,支流大多淤泥堆積、垃圾堵河。“茅洲河是深圳最大的一條河,也是過去珠三角污染最嚴重的一條河。”茅洲河管理所所長胡海濤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考察,要求廣東深入抓好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化同香港、澳門生態環保合作,加強同鄰近省份開展污染聯防聯治協作,補上生態欠賬。

  在此背景下,被稱為“深圳臉上一道疤”的茅洲河,生態“補賬”壓力空前。

  發源於羊台山北麓的茅洲河,流經深莞兩地,是深圳最大的河流水系,流域總面積388平方公裡。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疾速發展,流域內工業企業、居住人口爆發式增長,使得入河污染物大大超過水環境容量。數據顯示,5年前,茅洲河深圳流域日均污水產生總量超過百萬噸,河水水質為“劣V類”。

  “那時的河水,比墨水還黑,比石油還稠。”73歲的深圳居民黃耀棠說。讀者“青衣二號”2014年在人民日報“我的家鄉我的河”欄目來信中稱:我家住在茅洲河邊,河水又臟又臭,蚊虫還多,我們一家人都不願開窗,寧可在家待著,也不出門走走。

  不僅發黑發臭,每逢暴雨,茅洲河兩岸低窪區還常發洪澇災害。

  為了把茅洲河治理好,2007年起,深圳開始聯手東莞,實施茅洲河界河段整治,但收效甚微。2013年,深圳啟動近19公裡的茅洲河中上游段干流綜合整治工程,項目總概算17.49億元,平均1公裡花費約1億元。

  “1公裡花1億”仍治理不好。問題出在哪了?

  一組數據給出一些答案:到2015年底,流域內污水管網缺口約2000公裡,污水處理能力不足,每天約31.4萬噸污水直排入河。

  “治理和管理應該並舉,才能徹底改變雨污混流的現狀。否則,隻看表面上做了多少工作,是沒有意義的。”長期關注茅洲河治理的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表示。

  面對水污染這個最大的環境短板,深圳痛定思痛。2015年底,深圳以茅洲河為突破口,打響全市水污染治理攻堅戰。

  和過去以末端截污為主的治河方法不同,這一次,深圳採取“全流域系統治理”。

  治水理念的調整,改變過去行政區劃分治、部門各自為戰的做法,加強對茅洲河治水的全局統籌﹔打破以往“分段分片、條塊分割”的傳統做法,推動治水工作“零敲碎打”向“系統治理”轉變。

  “一切工程為治水讓路”“巴掌大的黑臭水體都不能有”......2017年,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擔任茅洲河河長,帶頭啃“最硬的骨頭”。2018年,廣東省委書記李希挂點督辦茅洲河流域污染整治,要求“闖出一條具有深圳特色的河流污染整治新路”。

  47.5億元,87.5億元,94.8億元,114.6億元......2016年至2019年,茅洲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資逐年增加﹔22.8mg/L,11.6mg/L,7.0mg/L,3.9mg/L,1.33mg/L......近年來,茅洲河共和村斷面氨氮濃度呈現階梯式下降,水質持續改善。

  深莞聯手,全民治河,正本清源,五年攻堅。茅洲河水質逐漸變清,目前已達到V類水標准。“2016年以來,茅洲河治水投入344億元,新建污水管網2008公裡,完成小區、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2628個。”深圳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茅洲河已實現“污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處理全達標”。

  “現在河水干淨了,公園建起來了,再也不用捏著鼻子經過了。”居住在茅洲河燕羅濕地公園附近的李女士,經常帶著女兒到河邊散步。

  “在外流浪近20年,我們終於回來了!”深圳市體工大隊大隊長夏哲順興奮不已。過去因深圳河流水質達不到要求,皮劃艇隊不得不常年在外地“流浪”訓練。如今,50多名水上運動員終於“回家”了。

  生態環境也是生產力。“未來的高科技所依賴的,就是一個好的生態環境。”和記者一同走訪茅洲河的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對茅洲河一帶非常看好,“生態環境變好了,這裡將成為深圳投資興業的又一熱地。”

  傍晚時分,微波蕩漾,水鳥翻飛。補上“生態賬”的茅洲河,正逐漸恢復20年前的美麗圖景。

(責編:李語、陳育柱)

關注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