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

2020年08月24日09:21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院士走紅毯 科技周啟幕

  觀眾參觀“廣東科技支撐打贏科技防控阻擊戰”主題展。

  “廣淘君”直播帶貨助力科技幫扶。

  院士科學家踏上紅地毯,接受人們的致敬﹔VR逛博物館等科技成果,展示了人類未來美好生活﹔“廣淘君”現身開幕式現場,為科技幫扶產品帶貨直播……8月23日,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暨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交流系列活動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行,宣告廣州科技活動周走進了第20個年頭。

  今年科技活動周以“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為主題,開幕式則以“科創羊城 20有你”為主線,褒揚成為“科普愛心大使”的科技工作者,回顧廣州科普事業20年成就。8月23日至29日,廣州科技活動周准備了300多場各具特色的科技活動: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論壇暨格致論道·灣區第6期講壇、“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巡展、探究宇宙奧妙的廣東科學中心科學之夜、揭示無人駕駛奧秘的珠江科學大講堂……讓公眾充分享受探索科學的樂趣。

  戰“疫”科技主題展 “中國加油”貼滿留言牆

  走進了第20個年頭的廣州科技活動周一直能夠歷久彌新,關鍵在抓住了時代主題、社會熱點,今年同樣如此。在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科技戰疫,創新強國”的主題下,廣東科學中心推出了“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巡展、“廣東科技支撐打贏科技防控阻擊戰”主題展、“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主題展。

  這三大戰“疫”科技主題展在形式上,既寫實又生動。在展覽最后的留言牆上,公眾留下了自己的感言。科技進步帶來的國之自信,就在這滿牆的“中國加油”當中。

  展示抗疫戰場的神兵利器

  “廣東科技支撐打贏科技防控阻擊戰”主題展展示的都是在疫情阻擊戰中大顯威力的“神兵利器”,比如公眾可以看到“肺炎一號”“磷酸氯喹”等有效藥物,也可以知曉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mRNA疫苗等研發進展。

  這個展覽充分體現了傳染病的防控不僅僅依靠醫學的力量,人工智能、大數據、衛星遙感等技術也正在深入參與。比如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聯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推出的AI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等檢測診斷產品便參展了。他們通過后台操作的演示來體現了人工智能技術對新冠肺炎90%以上的快速診斷准確率。

  而中科院廣州地理研究所也展示了疫情防控可視化輔助決策系統的應用。記者看到,發生疫情地點的具體位置、定點醫院、都在地圖上一一顯示,形成風險等級的熱力圖。系統還能對離粵人口遷徙進行分析,並對返粵人群進行時空分布預測。

  互動式體驗受青少年歡迎

  “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巡展,是廣東科學中心歷時5個月精心研發的全國首個互動體驗型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展覽。通過一些特制的設備,公眾可以體驗了解防控知識。

  在展覽現場,公眾可以打開一張人臉模型上的口罩,並將感受到突如其來的“氣體沖擊”。這能讓公眾了解當你不戴口罩打噴嚏時,別人的體驗是非常不好的。

  更有趣的是,展覽為了引導公眾正確洗手,專門設置了一個模擬洗手的設備。當參觀者將手放在病毒掃描檢測器上,大屏幕顯示手中布滿了病毒。當參觀者把手放在水龍頭下,他要按照正確的洗手步驟洗手,屏幕中的細菌才會減少。

  “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巡展贏得了青少年的歡迎。在展覽現場,一位父親與孩子在新冠肺炎防疫知識搶答設備前玩起了一對一的“對抗賽”。“互動性的體驗,在學校教室裡體驗不了,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這位父親表示。

  遨游“病毒世界”

  參觀“病毒——人類的敵人還是朋友?”主題展是一種遨游“病毒世界”的體驗。按照展覽中的定義,如果有一個人能膨脹到一個體育場那般大,那麼病毒就隻有足球上一塊六角形花紋的大小。在公眾對病毒缺乏感官的情況下,展覽中展現了埃博拉病毒、狂犬病病毒、艾滋病病毒、噬菌體等病毒實體模型。埃博拉病毒如游蛇一般,噬菌體如同一個“蜘蛛”形狀的機器人,吸引了廣大參觀者的眼球。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聞病毒而色變。但是展覽也要告訴公眾,沒有病毒也不會有人類的存在。在歷史上,科學家曾經用噬菌體來治療痢疾,病毒成了對抗細菌的“良藥”,人類也正在開發病毒療法以對抗癌症。

  記者看到,在一段講解“病毒侵入人體過程”的視頻前,一位四歲的孩子長時間駐足,目不轉睛。這讓在一旁等待的父親也大為吃驚。“我們本來要回家了,沒想到孩子對這個那麼感興趣,也許他看不懂,但是希望他能對這個展覽留下印象。”

  記者看到,主題展留言牆滿牆都是五顏六色的留言紙,留言紙上大部分都是孩子留下的稚嫩筆跡,字裡行間都是“中國加油”“中國最棒”的自豪吶喊。

  “廣淘君”開展科技幫扶帶貨直播

  開幕式現場還設置了科技助農產品展示區和直播間,由廣州日報“廣淘君”開展“科技幫扶帶貨直播”活動,宣傳推介廣州科技精准幫扶新疆、貴州、廣東梅州和清遠等地區的特色科技產品,幫助打通農產品銷售鏈條,切實助力貧困地區農民脫貧增收。

  記者了解到,廣州市科技局在2013年-2020年共計支持科技立項64項,征集選派廣州市農村科技特派員1230名服務鄉村振興。同時,廣州以科技支撐為切入點,引導廣州市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為新疆、西藏、貴州、四川、廣東梅州、廣東清遠等提供科技服務,開展科技幫扶合作。

  在本次網絡直播帶貨的產品裡,有粵北小香菇、修護面膜、新疆冬棗、清遠皇后雞、刺梨果汁、小番茄……它們背后隱藏著鮮為人知的科技奧秘,比如梅片提取純化、農產品智能供應鏈、農產品溯源監控系統、無土栽培現代化智慧溫室燈等等。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科技幫扶直播帶貨是今年廣州科技活動周的亮點之一,網友們在感受科技嘉年華的同時又可以享受到更多優惠福利。(記者方晴、龍錕、駱昌威)

(責編:李語、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