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輪渡客運口岸復航 前14天一小時一班 

2020年08月21日10:45  來源:珠海特區報
 
原標題:灣仔輪渡客運口岸復航

  8月20日,灣仔輪渡客運口岸復航。 吳長賦 攝

  8月20日7時15分,伴隨著汽笛長鳴,由澳門駛向珠海的輪渡船緩緩停泊靠岸,復航后的首批旅客陸續步入灣仔口岸進境大廳。受疫情影響,停航5個月的灣仔輪渡客運口岸往來澳門內港航線恢復運營,灣仔口岸也同步恢復通關,旅客可乘坐輪渡往來灣仔輪渡客運口岸和澳門內港碼頭。

  跨境交通方便快捷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從灣仔口岸乘坐輪渡到澳門內港碼頭僅需5分鐘,這一通道為內地和澳門居民提供了一個通達性更高、更快捷的跨境交通選擇。

  當日,在珠海居住、在澳門上班的澳門居民何先生快步走到出境大廳海關衛生檢疫崗前,將手機裡的“粵康碼”對准掃碼器,很快通過了海關健康申報驗核。

  “從灣仔口岸坐船到澳門,再步行七八分鐘就到我上班的地方了。之前從拱北口岸過去,差不多要一個半小時,還是這邊方便多了。”對於灣仔口岸復航,何先生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當前,灣仔輪渡客運口岸僅支持現場購票,出入境人員需憑7天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証明購票,並憑“粵康碼通關憑証”綠碼及相關証件通關。

  復航后的灣仔輪渡客運口岸通關時間為7時至22時。據市商務局通告,前14天航班為一小時一班,如無異常情況,14天后航班調整為每30分鐘一班,其后根據疫情防控情況,在合適時間恢復為每15分鐘一班。

  信息共享共抗台風

  18日,珠澳共同宣布灣仔輪渡客運口岸於20日恢復通航,19日就遇上今年第7號台風“海高斯”襲擊珠海。

  台風來臨前,珠澳雙方開展了信息互通工作,“互通兩地氣象預報信息,互通兩地航道風力、水流監測情況,實現信息共享,決策共商,以確保灣仔輪渡客運口岸往來澳門內港航線按時順利恢復運營。”市商務局港口口岸科科長張仕力表示。

  與此同時,灣仔口岸第一時間啟動了防風防汛應急預案,迅速部署防風防汛措施,安裝防洪板、防汛沙袋,准備抽水泵、應急醫療、干糧、純淨水等物資,並對消防、水電、排水、戶外物體等進行逐一排查,及時清除各類安全隱患。

  防疫措施落實到位

  當前,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作為疫情期間全國第一個恢復通關的水運口岸,灣仔口岸恢復通關、恢復通航的背后,離不開珠澳雙方的密切溝通與協作。”張仕力說。

  依托此前建立的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珠澳雙方構建了一張高層級、多架構、全方位的溝通聯絡網。早在口岸復關復航前夕,灣仔口岸和澳門內港碼頭的相關職能部門共同制定了疫情預案,一旦發生相關緊急情況,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措施。

  在購票環節,雙方口岸都要求旅客必須出示有效的核酸檢測陰性証明,這也是珠澳雙方共同構筑的防疫第一道防線。在候船等候區,雙方口岸都設置了地面隔離線,間距保持1米以上,保障旅客安全社交距離。

  在灣仔口岸通關大廳,市公安局、香洲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組織成立“口岸三人組”,為通關旅客提供掃碼轉碼咨詢服務。

  據拱北海關所屬灣仔海關介紹,該關還對進出境通道設置進行了優化升級,增加指引標識,安排工作人員落實現場監管和衛生檢疫工作。(記者許暉)

(責編:李語、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