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檢查農貿市場販賣野生動物情況。東莞市林業局供圖
東莞貫徹落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情況如何?8月5日,記者從東莞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獲悉,截至7月23日,東莞查處與疫情相關違法廣告案件23宗,其中與野生動物相關廣告案件2宗,查處力度位居全省前列。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東莞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決定》,全面禁止在農副產品市場、超市、餐飲單位、電子商務平台等經營以食用為目的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嚴厲打擊非法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行為,扎實開展禁食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切實加強東莞野生動物資源保護。
早在今年3月,東莞市場監管局、農業農村局、林業局就聯合發布了《關於調整東莞禁售動物范圍的通告》,將全市禁售動物范圍調整為除雞、鴨、鵝、豬、牛、羊、驢、兔、鹿、肉鴿、鵪鶉等家禽家畜及制品和依法未禁止食用的水生動物及制品以外的其他動物及制品一律禁止交易、食用。
東莞還全面開展野生動物執法行動,實施線上線下同步清理涉及食用野生動物的廣告,加強對百度、360、美團、餓了麼、大眾點評、114平台上東莞餐飲店的菜品監測,協調餐飲平台做好自查自糾,屏蔽相關敏感用詞的搜索,下架問題商品菜品。截至7月23日,共排查各類信息139812條次,監測各類廣告25437條次,其中傳統媒體8784條次,互聯網廣告6222條次,戶外廣告10248條次。查處與疫情相關違法廣告案件23宗,其中與野生動物相關廣告案件2宗。截至7月27日,全市累計出動各類執法人員206866人次,共立案67起,刑事拘留9人次,移送起訴30人次,拘傳1人次,取保候審46人次,行政處罰10人,查處力度位居全省前列。
不僅如此,東莞還妥善做好在養野生動物處置工作。據統計,全市需要調整轉型和退出處置的合法養殖場17家,包括蛇類2家、豪豬2家、泰國虎紋蛙13家,養殖戶主要分布在企石、洪梅、東坑、南城、望牛墩、橫瀝等6個鎮街。東莞印發了《東莞市關於處置以食用為目的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受影響的養殖戶進行補償,補償資金由市、鎮兩級財政按5:5比例分擔,切實保障養殖戶利益。採取以獎代補的方式扶持養殖戶轉型轉產,對《方案》出台后15日內完成處置的養殖戶獎勵總補償資金的10%,建立受影響的養殖戶檔案,由屬地鎮街林業主管部門對養殖戶的轉型轉產進行跟蹤服務。截至6月30日,全市符合補償退出政策的合法養殖場(共17家)均已簽訂補償協議並完成存欄動物的無害化處理。
今后,東莞將繼續保持打擊涉野生動物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引導全社會通過12345熱線、12315投訴舉報平台或者其他方式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違法行為。建立聯合打擊野生動物違法犯罪行為的工作機制,定期聯席討論熱點風險點處置措施,多環節強化野生動物保護執法監管,重點打擊非法捕獵、買賣和食用野生動物行為,並結合掃黑除惡專項行動,深挖案件的涉黑涉惡線索,做到“打擊先行、整治並舉”。(記者 潘少婷 實習生 周曉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