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各領域營商環境建設年底進入全省先進行列

2020年08月06日16:54  來源:河源日報
 
原標題:各領域營商環境建設年底進入全省先進行列

  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招商引資的生命線,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河源持續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做文章、下功夫,傾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貼心服務,讓企業專心謀發展。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河源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了大批央企、知名民企進駐河源、落戶發展,市場“虹吸效應”日益顯現。

  審批做“減法”:大部分指標表現接近廣州2.0水平

  “辦事時限”是體現部門工作效率的關鍵指標,也是營商環境評估的核心指標。近年來,河源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破除制約市場主體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切實解決市場主體的“痛點”“難點”“堵點”。

  以企業開辦和注銷流程為例,河源力壓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通過取消名稱預先核准和壓縮審批環節實行“審核合一”,實現了全市新設立企業登記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企業開辦環節壓縮為商事登記、刻章和申領發票3個流程,提前實現將開辦企業時間壓減至3個工作日內的省營商環境改革目標。同時,河源還積極試行企業簡易注銷流程,推行企業注銷“一網”服務,上線了“企業注銷網上服務專區”,大大提高企業注銷效率。

  政務服務標准化建設也是政務服務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設的進程直接影響著服務效能和服務效率的提升。近年來,河源全力打造“一窗口辦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辦理服務模式,不斷壓縮跨部門涉企審批事項流程,實現辦理時限比法定時限縮短51.79%。特別是今年7月,新的河源市政務服務中心正式啟用,進駐市直部門48個,政務服務事項進駐1460個,中心一窗受理率從原來的70%上升到90%,網上可辦率從原來的76%上升到97%,企業和市民辦事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河源還全力深化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特別是在貿易通關便利化方面,河源大力推廣“提前申報”“兩補申報”模式,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提前1年完成壓縮目標。今年上半年,全市出口總額增速居全省第4位、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速居全省第5位,其中跨境電商直銷增長36.8倍,市場採購貿易出口增長1.1倍,保持逆勢飄紅的良好勢頭。

  日前,廣州零點有數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對2019年河源營商環境進行試評價,河源在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獲得電力、獲得用氣、跨境貿易、獲得用水、不動產登記等7個指標“辦理時限”這一項的表現都接近廣州營商環境改革2.0的水平。

  服務做“加法”:讓企業安心發展

  “鵬准模具的順利投產,離不開地方對企業全方位的服務與支持。”河源市鵬准模具有限公司總經理羅繁在今年4月項目投產儀式上如是說。

  近年來,河源全力抓好營商服務,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針對企業的用工、融資等問題,河源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開展多種形式的穩企援企活動,讓企業安心發展。在用工方面,積極組織開展招工宣傳工作,為全市企業成功招用務工人員超過1.8萬人,並通過“點對點”“一對一”返河返崗活動,建立健康信息監測互認機制,實現外省人員來(返)河“一碼通行”和市內人員全流程接送,確保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在金融支持方面,截至今年6月,河源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向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發放貸款11.41億元,向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累計發放貸款82.84億元。

  傾聽企業訴求、加強政企溝通,是優化政務服務的一個重要渠道。今年以來,河源依托廣東省中小企業應訴響應平台,對本市轄區內中小企業的訴求情況,開展24小時全天候服務,快速響應中小企業訴求。截至今年6月,河源已有38家企業在平台上提出訴求,累計提出訴求工單共61條,處理率達到100%。

  全力攻堅:31條舉措推動營商環境再上新台階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市委、市政府將今年確定為“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致力於打造營商環境先進城市,努力建設與珠三角同等水平的營商環境。

  日前,河源出台了《河源市2020年優化營商環境攻堅年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明確到今年10月底實現各類涉企事項流程、時間和成本的大幅壓縮以及工作創新性、滿意度的大范圍提升﹔到今年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全市各領域營商環境建設進入廣東省先進行列,成為整體水平靠前、部分指標最優的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

  《方案》明確了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營造規范穩定的市場環境、維護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保障寬鬆有序的企業經營環境、完善開放便利的投資貿易環境、塑造重商安商的社會文化環境等六大方面共31項具體舉措,並將任務落實到具體部門、規定到具體時間,確保各項舉措做細做實做到位。(記者 董偉偉 見習記者 方新苗)

(責編:肖錕、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