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食品“老字號”面臨新挑戰

2020年08月05日16:38  來源:汕頭日報
 
原標題:汕頭食品“老字號”面臨新挑戰

美食“老字號”是潮汕飲食文化和商業文明的重要載體。記者 林鵬 攝

  “老媽宮粽球”“飄香小食”“新興餐室”“愛西干面”“西天巷蚝烙”“鮀香臘味”……一個個汕頭人如數家珍的食品“老字號”,既是潮汕美食文化和商業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承載著海內外潮人的美好記憶和情感。但隨著時代潮流的更迭,越來越多的“老招牌”正在悄悄地淡出了我們的視野。

  據汕頭市商貿集團有限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目前多數“老字號”仍在運營中,但部分面臨異地重建等問題。由於歷史包袱較重,有些企業甚至處於嚴重虧損狀態。如擁有“中華名小吃”榮譽稱號的歷史店家“西天巷蚝烙”,就由於經營場地等原因,目前正處於停業狀態中。

  在地址分布上,汕頭大部分食品“老字號”都集中在老市區一帶。這些“老字號”大多店面狹小、裝潢老舊、招牌簡單,有的深藏於小巷,有的經營分散,還有的分旺淡兩季,或工或停,經營不連續。

  “當年大部分國有企業都在老市區,如今門店分布基本沿襲當年的地址,缺乏總體規劃,選址分散,食客難找。”汕頭市商貿集團有限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廖曉生認為,一方面,各個“老字號”所在地失去昔日繁華的商業景象和集中的消費人群﹔另一方面,新的消費場景培養了消費者“足不出戶”線上下單的習慣,“到店找美食”的行為逐漸減少。

  曾經,“老字號”聲聲吆喝入耳,陣陣美味扑鼻,共同組成老一輩汕頭人的煙火記憶。但對於更多年輕消費群體和慕名而來的外地游客而言,“老字號”卻逐漸無法跟上現代消費需求,美食雖美,但環境不好、服務一般、體驗不佳,給他們留下了乏善可陳的品嘗印象。

  對內,汕頭“老字號”逐漸喪失情懷優勢,無法延續品牌吸引力,對外也難以進一步拓展知名度。“汕頭沒有像別的城市那樣具有輻射力的老字號品牌,大多數老字號僅僅活躍在潮汕地區。而類似上海、南京等城市,美食老字號已經在全國打響名聲。”

  “走不出潮汕地區,無法跟上新形勢的發展,可能不久之后這些品牌就會消失。”廖曉生憂心忡忡地說。

  此外,無法實現標准化生產經營,也是當前“老字號”食品面臨的困境之一。目前大部分“老字號”在國企體制下,由職工自行承包經營,門店形象較差,產品在包裝、設計等方面都有所欠缺。“老字號”對制作工藝、材料等要求較高,依靠承包者本身也難以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大多數店面是傳承原來的老經驗,也有適當做一些提升,但提升幅度不大,也不一定能適應目前年輕一代新消費群體的需要。更別提整體營銷和規劃,品牌策劃更是談不上。

  不能讓這些“老字號”悄悄淡出人們的視野!如何走出困境,煥發新活力,是擺在汕頭食品“老字號”經營者面前的一個新課題。(記者 陳欣琪)

(責編:肖錕、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