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加快融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

2020年07月30日16:24  來源:佛山日報
 
原標題:加快融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

佛山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中,全線17個車站已有16個車站封頂。圖為2號線湖涌停車區內,列車停放在鐵軌上。記者 王澍 攝

  順德水道寬闊的江面上,一座矮塔斜拉橋橫跨兩岸,橙色的斜拉索支撐著橋面,顯得新穎時尚。7月27日,佛山地鐵三號線迎來重要建設節點,順德水道大橋順利合龍。這是佛山首個跨水道地鐵斜拉橋,將成為佛山地鐵上的新地標。

  灣區建設,交通先行。今年以來,佛山認真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規劃綱要”),發力重點領域,將大灣區建設施工圖變成實實在在的實景圖,加快融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

  高鐵進城

  多個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自規劃綱要發布以來,佛山加快推進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地鐵、有軌電車等多層次的軌道交通系統建設,極大縮短佛山與灣區內各個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

  “軌道交通是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運輸體系中的骨干。”佛山市軌道交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借助高速鐵路與城際軌道,能夠實現60分鐘與灣區內主要城市直接聯系。同時,通過地鐵與有軌電車等城市軌道交通,能實現廣佛核心區、佛山與外圍組團30分鐘互達,有效引導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塑造高度融合的區域一體化空間形態。

  今年以來,佛山積極配合推動廣湛高鐵項目前期工作。目前,市軌道交通局按照“站城一體”的先進理念,開展佛山新高鐵站的方案研究工作。

  同時,佛山積極推動全市第二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報批工作。截至7月,國家發改委已受理佛山第二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佛山將積極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對接,爭取早日獲批。

  廣佛地鐵互聯互通,正推動廣佛全域同城化邁上新台階。市軌道交通局表示,在原規劃11條通道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研究,初步提出廣佛軌道18條銜接通道,目前廣佛兩市已就相關銜接通道基本達成共識,向廣佛軌道交通“一張網、一票通、一座城”的戰略目標進一步邁進。

  與此同時,其他項目也在穩步推進。廣佛環線佛山西至廣州南段,5座車站的站房主體工程已完工,站房裝修、四電工程設備安裝已基本完成,計劃今年進行靜態驗收、聯調聯試及試運行。佛山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中,全線17個車站已有16個車站封頂,已完成3個高架區間架設貫通。佛山地鐵3號線工程中,全線22個車站已實現主體結構封頂、8個車站處於主體結構施工階段、3個車站處於土方開挖階段、1個車站處於圍護結構施工階段、1個高架車站處於下部結構施工階段。

  外聯內通

  構建高效通行網絡

  軌道交通是提升佛山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綜合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加快融入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佛山將外拓多向通道,提升區域輻射力。具體來說,加快廣湛高鐵及佛山新高鐵站的建設,補強佛山西向及北上通道,彌補中心城區鐵路客運樞紐空白,積極推進珠江肇鐵路建設,完善佛山與我國西南部地區及珠澳發展極的快速聯系,積極爭取加快肇順南城際等規劃線路的建設,強化佛山與國家鐵路網的融合。同時,結合佛山及區域最新的發展訴求,積極謀劃新的對外通道,在規劃上做好控制預留。

  在佛山城市內部,將內筑多層軌道體系,構建高效通行網絡。例如,加快廣佛環線(廣州南至佛山西段)的建設,推動廣佛環線(佛山西至廣州北)納入近期建設,爭取早日形成“環+射線”的城際網絡。加快佛山軌道2、3號線、廣州7號線西延順德段及廣佛環線(廣州南至佛山西段)的建設,盡快形成城市軌道交通的核心骨架。

  此外,繼續加強與國家發改委等各相關單位的溝通對接,爭取全市第二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早日獲批,並提前做好相關線路的前期准備工作,確保佛山第二期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獲批后,項目能盡快動工建設,促進地鐵網絡化發展。

  同時,有序開展有軌電車等中低運量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構建中低運量的網絡,進一步完善軌道交通的覆蓋,提升城市軌道交通服務水平。未來,佛山將通過內部多層次的軌道交通網絡,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出行需求,提升通行效率,助力全市高質量快速發展。(記者 林嘉慧)

(責編:肖錕、陳育柱)

關注我們

  •  
  •  
人民廣東人民廣東 粵港澳大灣區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