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海報
主創亮相上海電影節
7月26日,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廣州行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廣東方所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出品,金爵獎紀錄片單元官方入選片《掬水月在手》在上海國際電影節放映,並與觀眾分享了台前幕后的故事。
進行了17次深度訪談與拍攝
《掬水月在手》在上海電影節開票后一票難求,很快就售罄。影片放映后,不少觀眾在網上留言,紛紛表達了對影片的喜愛:“如沐春風的觀影經歷,一縷清悠拂過的微風。”“緩慢的節奏中,娓娓道來的是一位女性做了這麼酷的事情,太干淨漂亮了。”“把傳奇的一生濃縮在兩個小時的電影裡,真是意猶未盡。”也有觀眾表示,從這部傳記紀錄片裡,看出了導演與傳主之間的默契,尤其是在配樂、意象的表達上積極尋覓與詩詞的聯結,“可以看出導演在方方面面非常用心。”
影片的主人公葉嘉瑩先生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扮演著承前啟后,溝通中西的重要角色。她一生以弘揚中華詩教為己任,影響幾代文人學者。在北美教學期間,她引用西方文學評論的方法解讀中國詩詞,為西方學者打開了面向中國古典詩詞的研究道路﹔結緣南開大學后,葉先生持續為傳承文化而努力,特別強調“滲透性”學習方式,積極推廣兒童吟誦詩詞教育。她的一生經歷過烽火硝煙,家道變遷,卻依然活出了如詩一般的鏗鏘人生,有人說她是“白發的先生,詩詞的女兒。”
該片由拍攝過“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的陳傳興執導。《掬水月在手》是陳傳興繼《如霧起時》《化城再來人》之后,“詩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從初識葉嘉瑩起,他帶領拍攝團隊輾轉北京、天津、西安、洛陽、香港、台北、溫哥華、波士頓等地,對這位古典詩詞大師進行了17次深度訪談與拍攝,採訪了她的親友學生數十位,盡可能呈現葉先生朴實的生活樣貌、豐富的創作內涵及崇高的人格魅力。攝制組還專程邀請葉嘉瑩先生到錄音棚,在專業設備的捕捉下,親自朗誦詩詞,在龍門石窟、壺口瀑布等意象的烘托下,勾起重讀詩詞的強烈願望。
葉先生與導演惺惺相惜,“他們找到了彼此”
“隻要我還活著,就會把中國詩詞的美傳遞給每一個人”。在隨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掬水月在手》出品人廖美立、制片人沈祎向媒體記者分享了葉嘉瑩先生拍攝這部作品的幕后故事。
廖美立和沈祎回憶道,在拍攝過程中,葉嘉瑩先生提出一個詩詞語錄叫“弱德之美”。這一詞匯給予了團隊很大的精神鼓舞,也正是該片想傳達給觀眾的重要理念。
所謂“弱德之美”,不是弱者,弱者隻趴在那裡挨打。弱德是一個弱小的文人如何在大時代的動蕩中堅持個人信仰,“這是我們在每次拍攝中對葉先生最深的印象,即便拍攝時她已經九十多歲高齡,但她仍體現了很強大的意志力,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准備第二天的採訪稿,並且對電影藝術表現出很強的好奇心,經常詢問我們關於電影工作的問題。電影裡,還記錄了她摔傷后仍堅持拍攝的畫面。”影片呈現出“高冷”視角與慢節奏,跟隨這部影片,觀眾能夠感受到一種節制的情感下所迸發出的更具力量的美,這正是對“弱德之美”最好的詮釋。
《掬水月在手》是今年96歲高齡的葉嘉瑩唯一授權的傳記電影。到底是什麼打動了葉先生願意拍攝這樣一部作品?兩位主創分享道,一方面根植於劇組與葉先生的深厚緣分﹔另一方面,導演陳傳興獨特的美學風格,也是打動葉嘉瑩的重要原因,可以說,這次合作“先生跟陳導演互相找到了彼此。”陳傳興拍攝的作品,在影像風格上更多是以一種抽象、曲折的藝術表達方式呈現。這一點,與詩詞的抽象之美遙相呼應。“一開始,我們很擔心葉先生會接受不了,沒想到先生對陳導演這種抽象的藝術表達方式特別喜歡,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她也會跟我們討論,這是我們在拍攝之前沒有想到的。”
爭取年內公映
談到此次《掬水月在手》入圍金爵獎,廖美立和沈祎坦言很受鼓舞,“金爵獎可以說是一劑強心針,我們整個團隊現在非常有信心。”廖美立坦言,因為疫情,《掬水月在手》一度也曾考慮轉投線上。但導演陳傳興卻非常堅持要讓觀眾在影院看這部電影。一方面因為片子全部採用4K拍攝,原則上不以小屏幕為主。另一方面,詩詞之美,要放在大銀幕上才更能呈現意境。對此,團隊正在積極籌備,爭取年內能夠在院線公映。
去年,《掬水月在手》曾入圍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並在廣州和北京做過試映,獲得觀眾的高度肯定。但在兩位主創看來,做《掬水月在手》最重要的不是票房,而是所具有的獨特的文化意義。
在她們看來,喜歡中國古典詩詞的觀眾,一定願意走進影院。而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這部影片也有很多看點,門檻沒有想象中那麼高。“就像導演自己也說,最后是拍了一部女性電影,葉先生作為女性擁有很豐富的經歷,經歷過戰火,有過中西多地的生活經歷,她個人的經歷都交織在對詩詞的寄托,對詩詞之美的探尋之路上。”(記者 黃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