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粤读:横琴开发迎来粤澳深度合作新时代
核心观点:
□深度合作区是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的标志
□产业布局需聚焦澳门优势彰显“特而精”
□制度创新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范例
□合作区建设必须站在服务澳门角度去思考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勾勒蓝图。横琴开发正式进入粤澳全面合作、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阶段。
新形势下做好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发开放,是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举措,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部署,是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的重要动力,有利于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总体方案》一经公布,在濠江两岸引起热烈反响。
近日,广东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学习《总体方案》时指出,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为新发展阶段广东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广东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牢记开发建设横琴的初心,携手澳门,把总书记、党中央擘画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9月5日,澳门特区政府表示,《总体方案》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缔造新机遇。特区政府将在中央的指导下,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与广东省政府、珠海市政府一起积极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特区政府坚信,在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的原则指引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定能探索出发展的新体制、新示范,为澳门特色“一国两制”伟大实践行稳致远注入新的动能。
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重任为何落在横琴?将如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伴随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将对澳门、广东,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怎样的影响?人民网第一时间采访各界权威代表和专家,对《总体方案》进行解读。
深度合作区是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的标志
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总体方案》中,党中央、国务院给粤澳深度合作区提出四大战略定位。
专家们认为,澳门自回归以来,虽然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制于空间狭小等问题,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特别是发展空间有限、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澳门只有30多平方公里,却拥有65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急需拓展生活就业的空间。横琴与澳门一河之隔,可以为澳门居民提供居住、生活的空间,成为澳门居民的新家园,正是“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
根据《总体方案》,深度合作区实施范围为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是澳门陆地面积的3倍多。
与此同时,2020年以来,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澳门经济受到显著冲击和影响。据统计,2020年澳门GDP收缩56.3%。博彩服务出口、其他旅游服务出口分别下跌80.4%、73.4%,整体服务业出口额下跌74.9%。
“这充分暴露澳门产业单一的突出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院长申明浩表示,《总体方案》在此时出台,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中央将深度合作区打造成“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的新平台”,就是要为澳门长远发展打开物理空间,为其产业多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工商联会会长何敬麟看来,《总体方案》体现中央支持澳门产业多元化的决心,将成为全面推动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动力,也为粤澳合作奠定突破性的基础,有利于“一国两制”事业的行稳致远。
澳门国际科技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周王安认为,1999年以来,澳门在国家的支持下,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唯一的中心城市,澳门也必须要以点带面地推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为国家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这一定位,也体现了中央对澳门的发展期望。”
“这是一份极其有份量的方案,为横琴、为澳门、为广东,甚至是为全国的高水平开放指明了方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认为,如果说改革开放过去40年,要看珠江东岸的深圳,那么未来的改革开放再出发,就要看珠江西岸,以横琴为牵引所带动的珠海及周边广大区域。“这个发展新极点,将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的标志。”
产业布局需聚焦澳门优势彰显“特而精”
2009年,中央决定开发横琴,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深度合作区要着力推动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和现代金融产业的发展。
申明浩表示,合作区不需要比照其他大城市,去谋划“大而全”的产业布局,而是要聚焦澳门优势,追求“特而精”。“这四大产业是澳门的优势产业,也是有助于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
“澳门的金融体系和结构跟香港高度相似,发展基础良好,只是缺乏较大的金融交易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落户,相信未来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周王安认为。
专家们也表示,尽管澳门在科技、中医药、文旅和金融等领域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但缺点也较为明显。
例如,近年来,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澳门依托高校资源,已经在中医药、月球与行星科学、健康科学、芯片设计、物联网、新材料等领域有了一定的创新积累,其中有的研究更是达到世界前沿水平。“但是,科研平台成果转化功能欠缺、科技产业化不足等,仍是制约其经济多元发展的一大短板。”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说。
《总体方案》提出,深度合作区将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构建特色芯片设计、测试和检测的微电子产业链。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认为,这些举措将有力促进市场主体在深度合作区的聚集,弥补澳门实体经济发展不足、配套能力有限的短板。“这些内容充分说明,解决澳门经济多元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是《总体方案》出台的重要初衷。”
与此同时,横琴过去12年的开发建设中与澳门之间的产业合作,也为深度合作区的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顾乃华表示,横琴新区设立以来,始终把对澳合作作为首要任务,出台一系列促进两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两地产业合作取得明显成效。“合作区的建设,可为澳门带来更多土地资源、科技资源、专业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合作区着力发展的四大产业,一方面在于拥有澳门的创新、资本、税收、国际化等优势,另一方面也同时拥有内地丰富的人才、市场优势。”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认为。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底,横琴实有澳资企业超4500家,注册资本超1300亿元,排名前五的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成为内地澳资企业聚集最集中区域。
何敬麟表示,横琴为澳门提供重要支撑力量,在此基础上,澳门也要做好“补短板,锻长板”齐头并进,充分利用“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及资源优势,探索粤澳发展新动力。
制度创新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范例
允许具有澳门等境外执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在合作区提供服务、支持澳门轻轨与珠海城市轨道线网联通、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总体方案》围绕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构建与澳门一体化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诸多亮点举措。
在管理体制方面,根据《总体方案》,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将实行双主任制,由广东省省长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担任,由澳门特别行政区委派一名常务副主任。粤澳双方共同组建合作区开发执行机构,执行委会的主要负责人也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委派。
专家们认为,这既解决深度合作区管理主体的平等性问题,又解决澳门参与合作区建设的路径问题。
“新的管理体制是促进大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申明浩表示,《总体方案》加强澳门在横琴建设的参与和主导,有利于更好地集中粤澳两地的诉求,能让大家更容易找到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王福强认为,以前虽然一直提“琴澳一体化”发展,但事实上各有考量,合力不够。《总体方案》提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是新时代对于“一国两制”的发展和完善,是开展深度合作的最优选择。“选择这种新体制,是基于前期双方合作的经验教训,并着眼于构建稳定合作关系的综合性考虑结果。”
何敬麟表示,在《总体方案》的框架下,组建合作区开发执行机构将有利于打破粤澳两地行政壁垒,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企业协作。
在专家们看来,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必须打破行政边界,通过政策的衔接让各种要素能够自由流动,从而形成一体化的市场空间,推进两地得到整体性发展。
“一些突破性的政策,比如两个15%的税收政策,可以吸引集聚企业,形成总部企业的高地。金融开放政策中,非金融类企业外债项下可兑换,这都是真金白银的政策,将推动横琴成为一个世界级的融资中心。”王福强认为。
此外,随着“一线关”“二线关”政策落地,合作区将成为事实上的“境内关外”地区。“深度合作区的开放力度比免税区更大,将让人流物流得到更加便利的流动,大大拓展澳门的人才和产业的发展空间。”袁持平说。
华众联创设计顾问(横琴)有限公司是内地第一家由内地、香港、澳门建设领域专业人士联营的设计顾问机构。该公司总经理闫澍表示,《总体方案》在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医疗、交通等多个方面都做了具体部署,为粤澳两地之间的融合提供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台,必将对大湾区的长远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总体方案》以创新的思路大胆推进横琴的新管理模式,将全面推动澳门与横琴的深度融合。”庞川表示,这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了范例,将带来全面而深远的影响。“未来,湾区建设中的不同法律、税务、管治方式的相互协调的问题,都可以从深度合作区这里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
合作区建设必须站在服务澳门角度去思考
《总体方案》指出,当前横琴实体经济发展还不充分,服务澳门特征还不够明显,与澳门一体化发展还有待加强,促进澳门产业多元发展任重道远。
申明浩认为,造成上述这些问题原因来自多方面。产业孵化、人才培养、设施建设都需要时间。横琴从开发到现在也不过短短12年,必然会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珠江口两岸明显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局面。比如,珠海、澳门两个国际机场,正常情况下年均旅客吞吐量大概2000万人次,而香港、深圳机场的年均旅客吞吐量能达到1.2亿人次。“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都更偏向深圳、广州、东莞等地聚集。”申明浩说。
“过去粤澳两地的合作,有成绩也有不足。正是因为不足,才凸显建设深度合作区的必要性。双方通过长期合作磨合,也逐步深入了解,建立信任,为今天建设深度合作区打下良好的基础。”庞川表示。
王福强认为,由于珠三角这个核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得珠江西岸显著落后于珠江东岸。深度合作区的成立,可以有效支撑珠江西岸的发展,实现两岸均衡。同时,这个平台承担科创、开放等重要功能,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这也会为广东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根据《总体方案》,到2035年,“一国两制”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全面彰显,合作区经济实力和科技竞争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高效运转,琴澳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
专家们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站在如何帮助澳门发展、如何提高澳门居民生活水平的角度去思考深度合作区的规划与建设。
“过去十几年里,横琴的开发,被深深打下了广东的烙印,但在‘支持澳门发展’这方面的思考,还有所不足。”闫澍表示,如果没有给澳门居民带来实质性的帮助,深度合作区建设得再好,也将变得没有色彩。“《总体方案》中诸多关于民生合作的内容,充分体现中央改善澳门民生发展的决心。”
《总体方案》提出,将加快推进“澳门新街坊”建设,对接澳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民生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有效拓展澳门居民优质生活空间。
“澳门新街坊”项目是内地首个为澳门居民专门打造的,集居住、教育、养老、医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民生项目,建成后可提供约4000个可供出售的住宅单位及200多个人才房。
“‘澳门新街坊’具备‘飞地社区’特性,是澳门文化以及生活的浓缩。”何敬麟认为,《总体方案》发挥社会治理创新“试验田”功能,为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具体的路径,也必将大大增强澳门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顾乃华建议,为更好地推动《总体方案》落地,要针对方案提出的定位和目标,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切入点,通过合作区运行机制的突破,力争实现在平台合作、规划制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政策探索等方面形成更多改革突破和示范引领,逐步推动产业、市场、经济的全面一体化,真正实现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目标。
“特区政府和广东省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深度合作区,对特区政府管治团队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考验。”庞川表示,如果能够尽快建立一个合作无间、高效运作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团队,相信困扰澳门多年的经济发展空间、民众生活空间、游客休闲空间不足的问题,都将得到有效解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