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廣東頻道

強觀察︱又現“失控”,特斯拉潮州事故暴露了啥?

張桂貴 唐佳
2022年11月16日10:5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日前,廣東潮州一特斯拉“失控”狂奔,造成2死3傷的嚴重后果。事發后,事故車主親屬表示事故系特斯拉“剎車失靈”所致,而特斯拉官方則回應稱駕駛員全程未踩剎車。據最新消息,警方正尋求第三方鑒定機構的鑒定。該事件使得嵌入智能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安全和責任歸屬話題再度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駕駛新能源汽車引發事故的責任如何界定?如何規范新能源汽車運行數據的管理?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在駕控上有哪些差異?人民網“強觀察”欄目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特斯拉潮州事故應如何定責

記者注意到,潮州特斯拉交通事故中的肇事車輛駕駛人有多年駕駛經驗,車輛系突然“失控”,高速狂奔2公裡,接連撞上兩輛摩托車和兩輛自行車,並造成了行人傷亡。

當前,網絡上對於這起交通事故的成因猜測較多,但最終的責任認定還有待車輛檢測鑒定結果。那麼,一般交通事故的責任是如何認定的呢?

“車輛在駕駛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由交警部門根據事發車輛和駕駛員的狀況,結合相關証據,通過出具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方式來厘定各方的責任。”廣東國鼎律師事務所律師廖建勛認為,新能源汽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傳統汽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並無不同。如果鑒定結果可以証實剎車失靈是車輛質量問題所導致,根據民法典第1202條規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除非由廠商証明司機確有過錯,司機才應承當相應責任。如果是由於駕駛人的原因導致交通事故發生,則需要由交警部門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並結合事故的損害后果,再決定駕駛人是承擔刑事責任還是民事責任。

“盡管特斯拉方面表示會積極配合警方並提供必要協助,但如果是車輛的軟件或系統存在問題,以第三方檢測機構現有技術,不能保証一定檢測得出來。”廖建勛介紹,回溯多起新能源汽車的交通事故,有不少車主在陷入剎車失靈的“羅生門”后選擇尋找第三方檢測機構,謀求免責証據。但與車企掌握的各種資源相比,車主處於相對弱勢位置。

汽車“黑匣子”為啥不能看

針對網友較為關注的汽車行駛數據保存和調用問題,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4月初,工信部對《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進行了補充,補充文件明確表示:從2022年1月1日起,國內所有新生產的乘用車都強制要求配備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其主要作用是記錄車輛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后三個階段中汽車的關鍵運行數據,俗稱汽車“黑匣子”)或配備符合規定的車載視頻行駛記錄系統﹔2021年10月,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關於進一步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中,明確指出新能源汽車企業的主體責任,要求企業自建或委托第三方建立企業監測平台,對已銷售新能源汽車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並按要求上傳數據。

那為何潮州特斯拉事故車輛不能直接調看“黑匣子”呢?

汽車行業分析師、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告訴“強觀察”欄目記者,新能源汽車的行駛數據存儲、傳輸、調用技術是成熟的,只是是否願意開放,車企都有自身的考量,“比如說,特斯拉的數據都是加密的,隻能上傳到它自己的平台,第三方獲取不了。特斯拉在北美推出一款套件,能夠查看車輛的后台數據,不過該套件價格不菲,需要1200美元,且北美以外的地區不能購買與使用。”

張翔在談到交通行駛數據開放的話題時表示,不僅是特斯拉,當前國內主流的新能源品牌車企,也存在“各玩各的”情況,“這個數據應該交出來,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需要有個第三方來說公道話。”

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也於近日表示,特斯拉正積極地參與各界配合汽車數據合規方面的工作。

“剎車失靈”事故暴露了啥

“簡單來說,新能源智能汽車就是四個輪子的機器人或者計算機,新技術新應用是其顯著特征。”張翔表示,傳統汽車以燃油為動力,植根於性能、動力、油耗等維度,而新能源汽車更強調新技術與車、人、路、基礎設施等的交互。駕駛系統一般由感知層、決策層、執行層構成,其優勢在於減少了駕駛人駕控難度,可一旦決策層——控制系統出現故障,就可能造成“失控”。

據媒體報道,2021年,市場監管總局收到新能源汽車缺陷線索報告3033例,在汽車產品缺陷線索中佔比7%,而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問題佔新能源汽車缺陷線索的52.5%。

專家認為,除從制度上要讓所有新能源汽車加裝相關的數據採集裝置,為劃定責任提供數據合規支持外,在自動駕駛等創新領域,車企還需要在技術革新和安全性之間做好權衡。

2021年,工信部的一則關於新能源汽車新技術應用的表態就曾引起廣泛關注。網友湯某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認為特斯拉把“動能回收功能”與加速踏板相結合,讓加速踏板具有明顯制動效果這一設計,違背常理、違背汽車百年駕駛習慣,已經引發了無數的誤踩加速踏板的交通事故。工信部在給湯某的回應中稱,制動能量回收與單踏板駕駛模式都是新能源汽車的新技術之一。這些技術並不是特斯拉特有技術,用戶在購買和使用相關新能源產品時,應熟悉新能源車輛技術特性,確保行車安全。

“新能源汽車採用更多的新技術新應用是發展趨勢,相較於燃油汽車的駕駛習慣略有差異,應屬於正常。”廖建勛說,對於習慣了操作傳統汽車的駕駛人來說,在啟用新能源汽車之初應增加一個人與車之間相互學習適應的環節。

(責編:周睿、初梓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