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广州|市人大代表陈腾飞:让低空经济“飞起来”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人民网广州2月23日电 (王雅蝶、实习生姚沅君)数据显示,目前至少已有2.5亿中国用户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2月2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建言献策。
创新没有止境、创新引领未来。近年来,广州在科技领域加大投入,助力高质量发展。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中,广州将绘出怎样的创新版图?围绕低空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设计师陈腾飞提出“金点子”。
在陈腾飞看来,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密集出台让低空经济驶入“起飞”跑道。对于广州来讲,最大的利好是制定了《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让低空企业吃下“定心丸”“强心丹”,对未来充满信心。
“广州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方面基础坚实,且低空经济已被列为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尽管如此,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成本高昂、周期漫长。因此,需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并引导行业发展,同时亟需商业运营场景的有力支撑。”陈腾飞说。
据介绍,今年,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将开启商业化运营,也有越来越多的低空航空器进入适航审定和试点应用阶段。如何加快广州市适航审定和飞行试验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示范应用场景的打造?如何让低空经济进一步“飞起来”,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使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为此,陈腾飞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低空飞行综合试验基地的建设。2024年,广州市计划建设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低空飞行器应用验证基地,搭建低空管理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新基建项目,从招标公告来看,仅处于初期的基建和配套方面,建议进一步增加投资力度,加速推进此类飞行综合试验基地的建设,并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和人才,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验证工作能够在航空器适航审定、试验试飞及场景探索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低空飞行器应用场景拓展。一方面是支持企业参与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低空空域监管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实现低空飞行活动有序、安全开展的保证,企业在产品研发、场景应用、航线规划及飞行服务领域拥有比政府管理部门更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技术优势能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效推进,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助力广州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迅速达到领先水准,从而实现正向激励,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另一方面是加快已经相对成熟的低空航空器产品的应用场景拓展。中小型无人机和用于空中游览的低空航空器产品已经相对成熟,建议加大对城市管理、医疗、物流、应急救援及空中游览等场景明确、航线相对固定的领域的企业支持力度,鼓励其拓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促进企业增加飞行频次、拓展应用范围,加速企业商业化运营的进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