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创新广州|市人大代表骆建云:科创赋能 更好构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

2025年02月23日10:22 | 来源:人民网-广东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广州2月23日电 (王雅蝶、实习生姚沅君)数据显示,目前至少已有2.5亿中国用户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2月20日,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议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建言献策。

创新没有止境、创新引领未来。近年来,广州在科技领域加大投入,助力高质量发展。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中,广州将绘出怎样的创新版图?围绕科技创新引领机制构建,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董事长骆建云提出“金点子”。

骆建云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广州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围绕该战略部署,广州市开展了通过城市更新推进包括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在内的重点片区的工作。

“环五山片区是广州城市更新四大重点片区中唯一强调以科创导向、通过科创要素驱动实施更新发展的片区。该片区范围有2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华工等5所高校、华南国家植物园等11所科研院所、16所职业学校,成为立足广州、辐射全球的百年教育知识高地和科创人才孵化摇篮。”骆建云说。

骆建云认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建设的关键就是要从机制构建和政策支持上,充分发掘整合环五山片区丰富的科创资源,集中力量,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对广州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培育、城市发展转型,尤其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此,他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

一是建议学习像上海等优秀城市,建立起营造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和适应创新需求的政府管理制度,从顶层设计上明确和加强牵头职能部门的领衔作用,通过立法支持和保障全市创新主体和创新能力建设,打破管理壁垒,建立跨主体的议事协调机制,统筹解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建议学习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上海杨浦科创集团,成立环五山科技创新产业招商运营主体,使其成为集产业载体开发、园区运营、科技金融服务一体化综合服务商,全过程参与环五山资源整合与市场化运作,通过共同出资、共同建设、共同运营、共享收益等方式完善“院校地企”统筹协调机制,打破“围墙隔离”,从而实现广州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的技术发现转化机制。

“在对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的研究过程中,我觉得应转变传统城市管理的思路及模式,从单纯关注用地面积产出、土地出让收益转变为关注时间周期流量,在用地、空间、收益等要素保障上,围绕如何留住企业、留住研发、留住人才,构建起更开放、更包容、更有创新性的产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环境。”骆建云说。

(责编:宁玉瑛、张永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