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深圳两个月超6万“红马甲”参与抗疫服务

2022年03月03日08:36 | 来源:深圳特区报
小字号

原标题:穿上防护服,就是冲锋陷阵的战士

  抗疫一线,福田区教师志愿者做城市最温暖的“守护者”。图为志愿者们在操场上用餐。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摄

  平安志愿者在岗厦社区为居民扫码。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红声 摄

  2月24日晚上,理发师李杰发了一条朋友圈:“福田区哪里可以做义工,联系我。”当天中午,他在益田村的理发店刚刚因为疫情防控暂时停业。

  很快就有人回复了他,这位街道办工作人员邀请李杰参加福保街道的义工队伍。第二天,李杰就成了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

  与他一样,正奋战在疫情防控战一线的,还有千千万万的深圳志愿者。平时,他们是理发师、教师、学生、餐厅服务员、公司职工、家庭主妇……当疫情来袭,他们披上红马甲,穿上防护服,成了冲锋陷阵的战士。

  “0107”疫情发生以来,深圳团市委向全市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志愿者发出动员令和招募令,累计动员志愿者超过6万人次,全面进驻全市社区小区、核酸采集点、疫苗接种点等点位数千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项目33066项,贡献志愿服务时长超过80万小时。

  问起这些志愿者,他们各有各的理由:“店停业了”“被封控了上不了班”“看到工作人员人手紧张很辛苦”“以前被别人帮助过,想回报大家”,但最终的理由却只有一个:“因为家就在这里”,“我的家园,我来守护”。

  正如问起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时,听障义工李亮用手语比划:“在深圳生活。”

  这是一座城市给市民带来的浓浓归属感,也是千万市民作为城市主人翁的骄傲姿态。

  走心的“无声”志愿服务

  2月28日,在坂田地铁站的核酸检测点来了一个小伙子,义工欧阳桂梅以为他是来做核酸的,但小伙子用手语比划了一会,又拿出手机按出了几个字:“我想加入义工”。

  李亮是名听障人士。他打字和用手比划着告诉义工们,他是肯德基天使餐厅的员工,之前与餐厅一起参加过为疫情防控工作者的送餐活动,很想再为疫情防控出点力。这一天刚好轮休,他就来到家附近的这个大核酸采样点,想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欧阳桂梅也是第一次接触残障义工。“一开始有点担心,觉得他自己都是需要照顾的人,怎么去服务。后来简单培训了一下以后李亮就‘上岗’了,而且做得特别好,他在餐厅工作的很多规范和习惯也都能用得上。”

  李亮“说”,自己并没有因为听力障碍而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一般义工们需要就是指引一下排队的人群,此外就是帮助不熟悉手机操作的老年人申请核酸码。简单地用手语比划,用手机打字,或者请其他义工帮忙解答。

  那还有不适应的地方吗?李亮指了指天上,表示“天太热了”。这两天气温回暖,太阳一晒,浑身冒汗。

  李亮还有其他义工都没有的一些优势。每天都会有住在附近的一些听障人士来测核酸,李亮马上能认出他们来,帮他们解决各种问题。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位路过的听障学生也停下来,与李亮手语交流了一会,给他“点赞”。李亮告诉记者,已经有几位残障朋友跟他打听做义工的事情,也准备来当志愿者。

  到了晚上交班时,欧阳桂梅问李亮:“明天还来吗?”

  李亮举起手握了握拳,接着竖起大拇指。

  欧阳桂梅知道,他说“好”。

  理发师的新“工作”

  “要封村了!”

  2月24日中午,益田村一家理发店的顾客们纷纷交流起这个消息,不多久,管理处也来了通知:马上关店。关上店门后,发型师李杰按规定去做了核酸检测,队伍很长,几位义工一直维持秩序,十分忙碌。

  这一幕打动了李杰。他在朋友圈里发出信息寻求当义工,收到了回应。第二天他就“上岗”了。“这支队伍太正能量了。”他在这里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有学生,有上班族,也有退休的中老年人。

  虽然义工来自各行各业,但李杰发现,志愿者其实是一支很专业的队伍,不管遇到什么事,大家都能冷静处理。即使遇到排队时间很长、态度不好的市民,义工们也能保持礼貌,耐心解释。虽然每天站十几个小时,有时休息也只能临时坐在草地上,但很奇怪,李杰觉得一点都不累。“可能心态很重要。”

  “其实当时刚刚关店的时候,想到这一段时间都没有了收入来源,家里各种开支一下就成了问题,我觉得挺无助的。来做了义工后,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真是挺开心的。”他说。

  回到益田村里做义工后,虽然戴着口罩穿着简易防护服,他还是被许多顾客认出来了。“小李,你怎么在这里?”“当上义工了,不错呀!”他在这家理发店已经工作了十多年,与益田村的街坊们已十分熟识。“平时没有特别的感受,但疫情发生以后,能感觉到这个大社区邻居们的守望相助。大家尽量都想帮上忙,尽快控制疫情。”在他加入义工后,理发店的同事也纷纷向他打听,有五六个同事也都穿上了义工服,奔波在各个检测点。

  “等益田村管控结束,我们店重新开业后,有机会我应该还会继续当义工。”李杰告诉记者。

  协助流调的英语老师

  “您好,请问是某某吗,我是南山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这一周,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大冲学校的谢欣老师,协助流调工作,向外拨打了近600个电话。

  谢欣出生于1992年,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从教已经7年。去年年底,南山区教育局在全区发出招募教师志愿者协助流调工作的通知,谢欣第一时间报名参加,这是她第一次做抗疫志愿者。“我从小在南山长大,就想为南山做点儿事,现在低年级还没有网课,自己有时间帮点忙,挺好的。”谢欣说。

  南山居住的外国人很多,谢欣英语老师的身份,在协助流调时候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一次遇到一个外国人,他也不会说中文,我用英语和他交流,耐心解释安抚,他很配合防疫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是两点一线、往返于工作单位和住所,还耐心地回答了所有需要的流调信息,包括详尽的接触人员信息,为疫情防控的高效提供了便利。”她回忆。

  她介绍,目前,教师志愿者们24小时三班倒,“目前,大家配合默契,合作高效”。“我们中,有的是体育老师,晚上休息时间就会带着大家跳跳操。有的老师是心理老师,就教给大家一些安抚方法”,她说,老师们忙碌中,也互相传递着温暖。

  “等开学后,我也会把在这里学到的对话技巧,以及在这里做志愿者的感受,都分享给孩子们。”谢欣表示,想给孩子们做一个好榜样。

  新手“大白”的“初体验”

  2月27日下午,鲁亮第一次穿上白色防护服,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前往宝安区石岩街道上屋社区上排村牌坊核酸检测点,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志愿服务,成为市民们口中的“大白”。此时,距离她注册成为志愿者不到两天时间。

  “有点紧张,毕竟疫情的形势还不容乐观,但也挺激动,可以到防疫一线服务,帮助到大家。”鲁亮坦言,以前自己作为普通市民排队做核酸,有时候现场人一多等了半个小时就觉得累,如今亲身体验了才知道防疫工作人员的辛苦,“穿上防护服后可能一站就是大半天,腰酸背痛是难免的,中间也不敢多喝水,怕上厕所防护服就坏了。”

  鲁亮来自广西桂林,2017年到深圳工作,目前就职于宝安区石岩街道某公司。今年春节,受疫情影响,鲁亮等到2月20日石岩街道解除管控措施才返深复工。尽管开工以来十分忙碌,但她在得知志愿者招募行动后义无反顾。“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就是想为深圳的防疫工作献出一点绵薄之力。”鲁亮说。

  2月25日,鲁亮正式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并于当晚完成了防疫服务的相关培训。27日下午,鲁亮前往上排村牌坊核酸检测点,开始防疫志愿服务“初体验”——协助开展核酸检测队伍扫码工作。

  “协助扫码工作既要求细心认真,又要求要有人文关怀。”鲁亮说,现场按十人一组的检测方式,既要确保队伍人员信息一致,维护好队伍秩序,也要留意特殊人员,及时为行动不便的市民、未注册信息的长者提供暖心帮助和关怀。

  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七点,鲁亮的防疫志愿服务“初体验”一站就是5个小时。她说,周末做核酸的人多,一开始注意力都在扫码、帮助大家解答问题,等到晚上现场人少了,才发觉已经站了好久,腿都麻了。不过,她也切身感受到了作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的光荣,“当时有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孩子做完核酸后,向我鞠了一个躬,说了声‘谢谢’,真的很暖心!”

  “以后我会更好地配合防疫要求,因为防疫工作人员确实非常辛苦。”鲁亮说,接下来自己也会利用业余时间,更多地参加志愿服务,“不仅仅是为防疫工作,也为社会其他方面工作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无法停歇的老义工

  林玉圆的春节假期只有短短30个小时。

  作为宝安区石岩街道志愿者联合会工作人员,除夕当天,林玉圆才结束忙碌的一年,回到汕尾老家。然而,一则石岩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消息打断了假期。

  大年初一,冒着大雨,林玉圆匆匆赶回深圳,招募志愿者、对接居民需求、支援防疫一线,几乎没有停歇。“最忙的时候,每天早晨6点起来一直要忙到深夜,几乎连上厕所都没时间。”她说。

  林玉圆参加志愿服务已有4年多时间,这一次支援疫情防控的情况与以往不同。返深第二天,她所在的小区就被划为管控区,只进不出。“可以说这是我距离疫情最近的一次。”林玉圆告诉记者,因为情况特殊,他们在招募应急防疫志愿者时便以“就近就便”服务为原则,根据管控区、防范区的划分范围在对应片区里开展招募,由每个片区的骨干志愿者带活片区内的新志愿者,支援所在小区的服务点位。

  “大家待在家里没办法上班,其实也都很乐意出来参加志愿服务,我们遇到的困难反而是,如何让这些有志愿服务需求的居民落地参加服务。”林玉圆说,通过微信群、电话回访等线上渠道,他们收集了居民困难需求,然后通过组建志愿者小组等方式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当时划分了13个管控片区,各个片区的快递在统一消杀后运往卡口,他们便在各片区招募志愿者组建物资转运志愿小组,负责每天定时下楼帮忙分发快递,更好地服务居民。

  据不完全统计,“0131”疫情发生以来,林玉圆牵头储备应急防疫志愿力量近700人,为石岩街道防范区内80余个核酸点位输送应急防疫志愿者近350人;帮助组建电话回访小组,招募90名流调志愿者回访、核实、梳理重点人员信息近万个;帮助发动144名党员志愿者、团员青年参与石岩管控区核酸检测行动……

  如今,尽管石岩街道已解除管控措施,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但林玉圆的招募志愿者工作仍在继续。回顾这一段日子,她十分感慨:“在管控区里大家都有压力,但是看到那么多志愿者,我经常会被感动到想哭,大家就像战友一样,真的太不容易了!”

  林玉圆说,很多志愿者每天一早起床,帮忙转运物资,忙到凌晨才回家,当问到为什么这么做,不少人会说:“因为家就在这里”。

  三口之家的义工情怀

  上周六晚,何海坡一家三口一同参加了线上新注册志愿者培训活动,虽然孩子只有9岁还未到志愿者年龄要求,但热情却一点不少:“爸爸妈妈你们培训,我在旁边帮你们做好笔记,你们说重点我来记!”何海坡和妻子一边在课程中了解志愿者的发展沿革、责任范围、组织架构等基础知识,一边看着孩子将这些重点一一记下。

  “等明年他到10岁我们就准备让他也加入义工队伍,做一些回馈社会的事,让小朋友更懂得感恩。”看到孩子对志愿者内容非常感兴趣,听课也非常用心,何海坡更坚定了这一想法。他还注意到,与他们一同参加培训的,就有孩子的同班同学。

  何海坡成为义工的想法由来已久。在此之前,他参与过孩子学校组织的义工活动,便萌生了尝试更多类型义工服务的想法。今年春节期间,家住在宝安新桥街道的他亲历了新一轮疫情,看到了志愿者牺牲假期时间奋战在抗疫一线,“我很佩服也很羡慕他们”。何海坡和妻子常常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疫情期间他们在核酸检测点看到很多熟悉的工作人员,更促使他们下决心加入这个队伍。和妻子商量后,他们决定一起加入志愿者,在上周三正式报名。“我们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为街坊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何海坡说。

  提交报名申请后,何海坡再看到忙里忙外的义工们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会感觉我跟他们已经是一个团队,已经站到一起了。”何海坡说,上周六排队做核酸时,他专门问扫码的义工防护服会不会很闷,“她说有一点,但没关系,撑着伞的。我觉得一个女孩子都觉得小菜一碟的事情,我们更没有问题。”

  参加培训后,何海坡加入了街道的志愿者群,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所在的新桥志联会官方群已经是第15个群了,群中已经有400多人,去志愿者站提交材料时也注意到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2万人,“这个数字还是很庞大的,真的让我很惊讶”。作为一名自动化工程师,何海坡工作日需要上班,但他已经计划好报名参加本周六志愿服务,正式开启自己的义工之旅。(记者 韩文嘉 罗立兰 林捷兴 宁若鸿)

(责编:张晨牧、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