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广州书写时代答卷 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2021年10月25日13:50 |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小字号
原标题:广州书写时代答卷,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对城市而言,同样如此。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州荔湾区永庆坊视察时,对广州提出了“老城市新活力”的要求。

  三载寒暑,1095个日夜。面对新时代的新命题,作为“老城市新活力”理论策源地的广州,围绕“四个出新出彩”,让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老城市焕发出了新活力,书写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新答卷。

  有羊城、花城之称的广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岭南文化中心地、国家中心城市,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5万亿元,位列全国内地城市第四名;谋建“科创沃土”的广州,研发投入增幅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让历史文化“活”起来的广州,文化底蕴和现代生活正融为一体……

  以“老城市新活力”为理论指引,以“四个出新出彩”为城市建设抓手,广州正向绘就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样本”迈进。

  面对时代新命题,广州“打了个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围绕如何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这个时代命题,广州2019年印发《广州市推动“四个出新出彩”行动方案》破题。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张硕辅表示,广州紧密对标对表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聚焦为全省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重要支撑,高质量推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以“四个出新出彩”推动广州各项工作全面出新出彩,努力以走在前列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广州贡献。

  “四个出新出彩”,即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3年前对广州提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时说:“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作为传承千年的文化名城,广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红色资源丰富。近年来,广州高标准打造岭南文化中心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和广州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试验区,“持续擦亮文化品牌”。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基地222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21个,文化上市公司32家……“十三五”期间,广州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3%。

  “(广州)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文化引领力、凝聚力、感召力,全力支持广州推动‘四个出新出彩’释放老城市新活力。”——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徐咏虹如是说。

  永庆坊,作为广州旧城改造的标杆项目,如今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广州历史文化的新名片。不久前,广州永庆坊保护活化项目,获得建筑领域大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

  “这里保存着老广州最完整的骑楼建筑群,集聚粤剧曲艺、武术医药等非遗,经过修缮、复建,向社会开放后成为‘网红’景点。”永庆坊保护活化项目总承包负责人潘益民表示,秉持“修旧如旧”原则,尽量采用“微整”手法加固,精心为每一栋老宅“把脉”,“绣花精神”落实到了工程的全部过程、各个方面。

  寓创新于传承,传承和创新融为一体,既保护了广州的历史文脉,又让文化底蕴与现代生活真正融为一体。如今,不啻永庆坊,在时尚的广州塔上亦能欣赏到高品质粤剧,羊城粤剧节、粤剧电影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让历史文化在现代化都市广州重新“活”了起来。

  焕发出新活力的广州,将创新刻印在城市发展的各个角落。

  创新是活力之源、发展之基,创新能力是一个城市活力的绝佳体现。近年来,广州创新驱动发展脚步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0年,广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数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广州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256.53亿元居全国城市第二。

  广州天河科技园,聚集着2000多家科技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有1000多家。成长于这个科技园的小鹏汽车,已成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企业之一。“广州市委市政府为公司创新提供了融资支持等务实帮助”,小鹏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近40%的员工专注于研发。

  同样孵化于这个园区的极飞科技,用于现代农业生产的无人机,集化控、除虫、脱叶于一身,提供了效益更好的除虫方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关键一招。在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出新出彩,意义即在于此。3年来,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成为广州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先后把简政放权、重点领域攻坚、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列为改革主题,从2018年至今不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进入4.0时代。

  “165项‘一次不用跑’,199项‘最多跑一次’,244项涉税费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广州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绪春介绍,从今年5月起,还在服务厅开设“不满意,请找我”窗口,目前已解决诉求近5000个。

  作为改革成效印证,广州市实有市场主体连续3年保持增长,疫情期间仍保持20%的高位增长,目前市场主体已超270万个。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广州以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为牵引,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以来,出台“稳增长48条”“信用助企9条”“数字经济22条”等系列政策,疫情发生后帮扶企业。今年上半年,广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8%,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6个产业集群增加值达千亿级。

  今年6月,广州还出台构建“链长制”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21条重点产业链。

  3年来,广州培育出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未来车成为新支柱;布局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产业体系升级换代具备新基础;筹备启动广州期货交易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千亿级。

  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达65.5%,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作,连续3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如地。

  补民生短板、强生活弱项,是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另一关键所在。3年来,广州累计改造83个城中村,新增绿化面积871万平方米,让“老城”更加宜业宜居。

  以广州最大的城中村白云区大源村为例,曾经污水横流、治安混乱。2018年以来,市、区、镇、街联动整治,7条河流全部消除“黑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老问题”的解决,让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质显著提升,发展环境大为改善,电商产业迅速发展。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看来,城市的活力必须是人、城、产的融合。三年一晃而过,广州以“四个出新出彩”,让老城市焕发出新活力。而广州这份时代答卷,未完待续中。

  “老城市新活力”,不唯广州在行动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从2021年起全面铺开。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命题。

  “老城市新活力”,激活城市活力,维持城市繁荣,并不仅仅广州在行动。观察31座直辖市、省会城市的“十四五”规划,无一例外都提到了“活力”二字。在新时代,如何激发城市活力已经成为全国城市共同面对的新命题。

  2020年10月,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两周年之际,广州举行“老城市新活力”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广州联动汕头、佛山、潮州共同发起“老城市新活力”联合倡议。

  以潮州为例,近年来,就以文塑城,以文兴旅,文旅融合,使千年古城焕发出经济新活力,成为“最喜爱国内游目的地”“文旅融合特色创新示范市”。

  2020年12月31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中国城市繁荣活力2020报告》,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被一齐划为第一方阵,属于“均衡型高活力城市”。

  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活化石”的泉州,同样入列这份报告中的活力城市名单,报告描述:泉州的繁荣活力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和味道。

  泉州,古称刺桐——因满城遍植刺桐而得名,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泉州在唐朝是对外贸易的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刺桐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这样写道:“刺桐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的确难以想象。”

  今天,正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门户城市的泉州,有诸多头衔: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级民营经济综改区……它是100多家上市公司的大本营,也有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市场登记主体有90多万家。

  借助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泉州正在让“千企万商网相连”,甚至出现了“云上工厂”。泉州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八成的税收、八成的GDP、九成的研发投入。泉州每个县、甚至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形成了7个千亿产业集群。

  “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唯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一如广州、泉州、成都,诸如福州、西安、南京等“老城市”,也都在“老”与“新”的辩证统一下,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交融中,焕发新活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中国新闻周刊持续关注区域发展和城市建设,在这里我们隆重预告:以“寻找城市活力之源”为主题,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联合广州市委宣传部,将于11月下旬重磅推出“活力城市大会”,与城市治理者、建设者一道,探讨城市活力之源底层逻辑,以典型城市为样本,梳理活力发掘的创新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

  城市活力,蕴藏在经济产业、生态环境、历史人文、人口结构、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需要长期探索发掘。放眼中国城镇化“下半场”,“活力之源”就是城市竞争力之源、影响力之源、生命力之源。面向未来,只有充分发掘活力之源,才能更好地激发、充分地释放活力价值。

  活力城市大会将携手各界共同探讨城市发展路径,并发布“年度活力城市”案例。未来“活力城市大会”将每年举办一届,持续为解码城市活力、推动城市建设贡献智慧,传递城市可供复制和参考的经验,为中国城市发展贡献力量。

  2021年11月,让我们一起相聚广州。(孙晓波)

(责编:张晨牧、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