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广东频道

深圳实验学校校长衷敬高:教育改革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不能瞎折腾

2021年09月09日17:36 | 来源:南方+
小字号
原标题:深圳实验学校校长衷敬高:教育改革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不能瞎折腾

  2021年9月8日,深圳市庆祝第37个教师节大会上,深圳实验学校校长衷敬高获颁“教育改革先锋人物”。

  衷敬高还记得,7年前,得知他要去深圳老牌名校——深圳实验学校当校长时,不少朋友都问他准备了些什么改革创新动作,有的朋友干脆直接问“新官上任,准备烧几把火?怎么烧?”

  如果了解衷敬高的经历,这样的发问似乎不无道理。

  担任明珠学校校长,他带领这所深圳首所国有民办学校打了漂亮“翻身仗”;担任翠园中学校长,他成功“二次创业”,让这所品牌学校“更上一层楼”;担任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他创造“低进高出”的奇迹,让这所年轻学校驶上发展快车道……这些辉煌“战绩”的背后,都与教育改革与创新紧密相关。

  面对当时朋友们的发问,衷敬高笑着说,成熟的组织没有出人意料的故事。作为新任校长,他的责任是传承和坚守。但坚守不等于保守,而是与时俱进,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秉承这样的理念,7年来,衷敬高带领深圳实验学校不断前行,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在深圳教育领域奋斗近30年,对于教育改革,衷敬高有自己清晰的认识,在他看来,办学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继承该继承的,坚守该坚守的,改革该改革的,创新值得创新的,“教育这个行业太特殊了,我们要拥有宁静的心态潜心教书育人,不能瞎折腾。”

  时间倒回到1997年,彼时,正值国内办学体制改革高峰,罗湖区办起全国首所国有民办学校——明珠学校,但很快发现办学情况不如人意。

  时任翠园中学副校长的衷敬高,被委以督导小组成员身份,来到明珠学校“看诊”,很快便找到问题症结。让他没料到的是,不久后,他会成为这所学校的新任校长。

  1998年1月,带着为中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探路的教育梦,衷敬高走马上任,到学校的第一天,他就遇到了难题。原来,一些要求转学的家长将他团团围住,“以这种方式进入学校,那种感觉很不好。”当天晚上,衷敬高紧急召开全校家长会议,介绍自己的办学计划。第二天,没有一个家长再来找他要转学。

  信任不可辜负。在春节放假前仅有的4天半时间,衷敬高召开了大大小小13个会议,剖析学校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革举措。他唤醒老师们认识到,在这里工作并不是在“打一份工”,而是在为罗湖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为中国国有民办学校发展探路,只有学校办好,才对得起历史责任。

  从那个寒假开始,衷敬高带领老师们“冲锋陷阵”,让学校的校风、管理、质量、条件等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珠学校的成绩也从罗湖区第13名飞跃到前三名。全国各地的考察团频频来这里“取经”。

  2000年11月,衷敬高调任翠园中学任校长。在任命大会召开前一刻,他还在忙于明珠学校的日常工作,甚至来不及准备发言稿,“会上让我发言时非常感慨,在这里的两年十个月虽然短,但真正体验了什么叫奋斗的人生。能够为这座城市的教育发展尽一份力,感觉很欣慰。”

  重回翠园中学,衷敬高有更大的“野心”。

  当时的翠园中学,已经完成了从市一级学校到省一级学校的第一次创业。衷敬高提出,要“二次创业”,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推动这所品牌学校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

  在翠园,衷敬高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深度推进课程改革,扎实开展学生研究型学习,重视学生人文教育……短短几年间,为这所老校换上“新颜”。

  当年,衷敬高鼓励学生成立青青翠园文学社,并大力支持其发展,在翠园,出现了一批爱文学、有素养的文学少年。全国第一个中学生文联组织在翠园中学成立,通过此平台,引领和助推了深圳乃至全国中小学生文学发展。他引导学生学会并爱上“研究型学习”,小到身边事,大到国家事儿,学生们都有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学生抓素质教育,孩子们“玩”得开心,但家长却有了疑问,“这,会影响高考吗?”

  衷敬高的解释是,“不冲突,而且还有利于高考。”在他看来,素质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奠基,学生的各种素养提高了、积淀了,怎么会没有高考成绩,“肯定会水到渠成。”

  也是从那时开始,翠园每年都有学子考入清华、北大,更多学生考入自己的理想校去追梦。

  2007年,翠园高分通过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验收,成为深圳市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7年奋斗,衷敬高成功实现了他的“二次创业”梦。

  离开翠园后,衷敬高成为罗湖区教育局副局长,3年后,难舍的“校长情结”让他又重回校长岗位,奉命组建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让衷敬高没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是一场大挑战。

  因为工程进度拖沓,到了开学的时候,整个校园还全是脚手架。学生已经招了,推迟开学不现实,怎么办?

  在与家长沟通下,衷敬高调整教学安排,学生开学报到后就到国防训练基地参加军训,此后调休9天。用这样“不得已”的方式,为校园施工争取出15天的宝贵时间。

  “吃苦也是一个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军训期间,衷敬高给学生们讲起北大荒的故事,勉励他们和学校一起做拓荒者。

  当时在二外的贴吧里,很多人都在埋怨学校的不足,但有一个评论让衷敬高至今难忘和感动,那就是“二外不好,我们也要把它撑到好”。“学校存在的问题,正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把这所学校办好,这种创业文化精神力量,感召、激励着师生。”衷敬高说。

  这种向上的精神力量,也让市二外创造“低进高出”的奇迹,驶上发展快车道。

  当得知衷敬高要去执掌深圳实验学校,朋友在为他送去祝福的同时,也直言“名校校长不好当。”

  衷敬高“没有太多想”,而是在上任前对学校进行系统了解和研究,“要了解它的昨天、把握它的今天,然后才能谋划它的明天。”

  作为深圳特区成立后创办的首所公办学校,深圳实验学校创造了辉煌办学历史,在深圳乃至全国教育界都有重要地位。实验新任校长要怎么做,备受外界关注。

  “成熟的组织没有出人意料的故事”,在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教职工大会上,衷敬高说,“实验厚实的文化精神,是学校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源,作为新校长,我的责任是传承和坚守,是对卓越文化的不断发扬光大。”

  但坚守不等于保守。衷敬高引用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一书,引导老师们思考“实验有没有冬天,如果有,是否已经过去?”在衷敬高看来,实验人应该有忧患意识,思考未来如何更好的发展,“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深圳,要‘仰望’基础教育的‘星空’,面向港澳台,面向北上广,面向世界一流国家的一流学校。实验人应该有这样的事业和气概。”

  此后,他建立大数据背景下的“学生成长全纪录”;纵深推进课改,有序推进分层分类教学;推进集团各学部教师有序循环;探索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深实之解……推动实验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未来, 我们追求世界基础教育中的“中国标杆”,我们更努力建设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标杆学校。”衷敬高说,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进程中,实验也提出了自己的五大奋斗目标,即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的健全人格教育之范、示素质教育之范、示新时代中国立德树人、“四有”好老师之范、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发展之范、示中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名校改薄文化先行之范。

  “‘有教无类’才是我们的担当和选择”

  南方+:您当校长这么多年,对于教育改革这件事情,您怎么看?

  衷敬高:任何教育理念、措施的提出都有其特定的时空背景,时代在变化,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所需,但我觉得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继承该继承的,坚守该坚守的,改革该改革的,创新值得创新的。教育这个行业太特殊了,我们要拥有宁静的心态潜心教书育人,不能瞎折腾。

  从事教育这么多年,心理无形中一直有一种使命感,我希望哪天我退休了回忆起来时,觉得为这个城市教育发展尽力做了一些事情,就会比较欣慰。

  南方+:您在今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有提到,“实验人心中非常明白,特别明白拔尖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是你的责任,但这个国民教育才是基础教育必达的使命”,这句话如何理解?

  衷敬高:择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幸福,但“有教无类”才是我们的担当和选择,如果大家都只“盯住”好学生,那就会走入误区。高考成绩优异我们固然欣喜,但我们更关注每个实验学子在未来大学、未来社会,在20年后、30年后对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所以我当时也说,特别希望全社会,尤其是我们教育界同仁,不仅关注全市这十几个高考“屏蔽生”,更应关注当年四万多考生组成的这个强大集体,他们才代表我们这座城市的未来,他们的素质才是我们未来城市的整体素质。

  “能把地段生教好,才叫有真本事”

  南方+:坚持素质教育,会有成绩的压力吗?

  衷敬高:实验学校里来以综合素质高而闻名,实验最大的骄傲也来自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绝非以一个高考、中考成绩的优秀来论高低。我们的培养的学生,当然要考上心仪的大学,在更高的舞台去追梦,但就像我刚说的,我更期望的是20年以后、30年以后,他们在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以及在世界闻名的进程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实验的老师很敬业、很辛苦,他们要关注孩子们良好习惯、美好品质、综合素养的养成,为他们的整个人生做奠基,而不是简单追求升学目标。而且我相信,学生的各种素养提高了,好成绩也会水到渠成。 芬兰的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推崇,它最大的两个优点就是最优秀的人从事教育,以及不以竞争和就业为目标。

  南方+:很多家长愿意选择让孩子来实验读小学,这里的“学位房”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您怎么看?

  衷敬高:家长们用脚投票选择实验,也说明对实验育人理念的认可。实验的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我在很多场合都会跟我们的老师说,“能把地段生教好,才叫有真本事”。 这些年深圳教育部门严格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严禁“点招”“掐尖”,我很赞同和支持,教育应该回归正常。

  作为教育工作者,实验的校长,我当然既希望学校办的好,同时也希望学位房的问题不那么突出。学位房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只有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才会缓解学位房的焦虑,政府这些年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我觉得“名校改薄”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这些年,实验走进光明区、坂田片区办学,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努力让实验新校区与老校区“并驾齐驱”

  南方+:在基础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似乎成为一种趋势,您如何看待?实验未来是否还会继续“扩张”?

  衷敬高:集团化办学,实际上是现代企业兼并重组、规模效应在教育上的一个反应,但是企业是生产标准件,教育面对的是人,是要个性化的。如果要很精致的办好一所学校,可能集团化办学并不适合。但我赞成集团化办学,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快的大面积带动,以最快的速度满足老百姓对优质学校、优质学位的追求。

  近些年实验学校担负起社会责任,到光明、龙岗坂田办分校,为坂田华为片区教育水平提升、为光明科学城基础教育发展,为这座城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了应有的担当与贡献。为了办好这些学校,老师们做的很辛苦,但背后有光荣的使命感在支撑。未来,面对城市发展所需,实验人会义不容辞。对于分校,我们不“山寨”、不“贴牌”,会完全实现实验文化全覆盖。

  南方+:对于未来,您有何计划?

  衷敬高:只要担任实验校长一天,我就会尽力尽力做事。对于未来,围绕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标杆学校的目标,我们有自己一整套的计划,各个分部也有自己的目标。尽管目前我们在光明、龙岗坂田的三个新校区发展趋势很好,但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希望不远的将来,这些新校区能比老校区在办学质量上“并驾齐驱”,甚至在一些方面超越老校区。而且我也有信心。

  南方+:对于“双减”,你如何看待?

  衷敬高:少数人补课,可以提高分数;所有人补课,提高的只是分数线。教育的剧场效应下,人人都是受害者。教育的严重“内卷”,卷走的是孩子的童年和青春,卷走的是我们下一代的整体素质,带来的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全社会的整体焦虑。所以我非常赞成“双减”。

  “双减”政策落实后,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少了,负担减轻了。但减量决不能减质,只有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前提下的“减负”,才会被家长和社会认可。如何做到精准作业、有效作业、分层作业、差异化个性化作业?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如何做到量少质高,以一当十,触类旁通?这些问题是对我们全体教师的严峻挑战。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做好“答卷”。

  办好教育,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谁都无法置身事外。家长、全社会,也要支持和配合好“双减”政策的落实。推动摇篮的那双手,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采写】孙颖

  【摄影】朱洪波

  【策划统筹】刘丽 丰雷

(责编:张晨牧、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