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起,數電發票將在全國推廣

從手填到機打,從前台到網絡,從郵寄到二維碼識別,發票以越來越便利的形式存在於群眾生活中。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推廣應用全面數字化電子發票的公告》,明確自2024年12月1日起,在全國正式推廣應用全面數字化電子發票。
“我1982年參加工作,那時開發票全靠一根筆杆子、一張復寫紙,開一張發票沒有10來分鐘是開不出來的。到后來機打發票上線,對於我們來說那可真是個稀罕事,一台計算機、一台打印機,1分鐘發票就打出來了。到現在,隻用一個二維碼,發票就可以傳給對方了。”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名稅務局工作人員回憶到。
“相比傳統的紙質發票,數電票更方便,隻用把二維碼拍下來傳給客戶就行了,交付也不用郵寄了。“一位山東濟南的會計也評價到。
2021年12月1日,我國在廣東省、上海市和內蒙古自治區試點推行數電發票。從最初試點到全國大范圍推廣,兩年時間裡,“數電發票”受到廣泛關注。
“數電發票”即將發票的票面要素全面數字化,實現了號碼全國統一賦予、開票額度智能授予、信息通過稅務數字賬戶等方式在征納主體之間自動流轉。數電發票與紙質發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同防偽稅控發票相比,“數電發票”具有諸多優點。一方面,“數電發票”的領票流程更簡單:納稅人不再需要預先領取專用稅控設備,實現了“去介質”﹔通過“賦碼制”取消特定發票號段申領,發票信息生成后,系統自動分配唯一的發票號碼﹔通過“賦額制”自動為納稅人賦予發票總額度。符合條件的新辦納稅人基本實現“開業即可開票”。
另一方面,開票用票更便捷。納稅人登錄全國統一規范電子稅務局,使用其集成的電子發票服務平台上的“發票業務”功能,即可進行發票開具、交付、查驗以及用途勾選等系列操作,享受“一站式”服務。
“數電發票”還實現了入賬歸檔一體化。通過制發電子發票數據規范、出台電子發票國家標准,數電發票實現了全流程數字化流轉﹔通過稅務數字賬戶下載的數電發票含有數字簽名,無需加蓋發票專用章即可入賬歸檔。
鐵路、民航等領域發票電子化也在有序推進。11月1日起,我國開始在鐵路客運領域推廣使用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隨后,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對外發布公告稱,將在民航旅客運輸服務領域推廣使用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開始時間為今年12月1日。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旭紅表示,相較於原有發票開具方式,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具有“一站式”發票服務的特點。單位用於對接會計核算、財務管理信息化,減少紙質發票管理的繁瑣環節,能夠提升整體管理效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