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黃金內灣新地標!黃茅海跨海通道通車

2024年12月11日19:00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廣州12月11日電 (朴馨語)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東交通集團消息,12月11日下午3時,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超級工程——黃茅海跨海通道通車試運營。

車輛排隊駛入黃茅海跨海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車輛排隊駛入黃茅海跨海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5座“小蠻腰”穩穩屹立於黃茅海海域,連接珠海與江門兩地,將與珠江黃埔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據介紹,黃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橋的西延,起於珠海市平沙鎮,向西跨越黃茅海水域,終於台山市斗山鎮﹔全長約31公裡,跨海段長度約14公裡,雙向六車道,設置高欄港大橋(主跨700米雙塔單跨)、目前世界上跨徑最大的三塔斜拉公路橋——黃茅海大橋(2×720米三塔雙跨斜拉橋)2座主橋,隧道2座,互通4座,服務區1處。

黃茅海跨海通道。馮珠仔 攝

黃茅海跨海通道。馮珠仔 攝

黃茅海跨海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后首個開工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繼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之后大灣區又一重大跨海通道。在過去4年半的建設歷程中,廣大工程建設者團結奮斗,形成多項技術創新:首創雙曲面獨柱式鋼筋混凝土索塔新結構、海中超大跨多塔斜拉橋高性能結構體系及減震耗能裝置﹔首次提出“風嘴+水平隔渦板+下中央穩定板”綜合氣動措施﹔構建了雙曲面異形索塔設計-施工一體化技術體系﹔研發全離岸海洋環境下TY型墩及大跨度鋼箱梁施工技術﹔改進超寬分體鋼箱梁施工線形控制方法﹔攻克基於單北斗的跨海精密控制測量技術﹔首次建立了以北斗系統為主的跨海橋梁工程北斗連續運行參考站……

首輛車通過高欄港收費站。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首輛車通過高欄港收費站。黃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供圖

黃茅海跨海通道的建成通車,有效改變了粵西沿海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通道較為單一的現狀,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向粵西和沿海地區輻射,並將刺激帶動大灣區東西兩岸產業、科技、文化、旅游等融合發展,提升資源要素流動配置。

(責編:朴馨語、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