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電網師徒的搶修24小時

2024年06月25日08:46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鬆源鎮園潭村地處粵閩交界,峰巒疊嶂、山高林密。在6月中旬的洪災中,村裡通往下轄5個自然村的唯一橋梁被沖毀,到6月22日仍未搶通。此時,在良進石村有2戶未撤離人家急需用電,南方電網廣東梅州梅縣供電局緊急向政府求援,政府決定派出直升機運送供電搶修人員開展復電。

“黨員就該沖在前”

直升機有了,派誰進去呢?村裡的情況不明朗,大大增加了風險。“我可以!”在梅縣供電局應急指揮中心,鬆源供電所配電運維班班長張漢偉說。“首先我是黨員,應該沖在前。而且我是鬆源本地人,村裡情況我熟。”

“師傅,帶上我吧,我給你打下手!”

“師傅,我也跟您一起去!”

配電運維班的兩位年輕骨干鐘立彬和溫淦興自告奮勇。師徒三人迅速整裝出發。

6月22日中午12點52分,直升機搭載師徒三人和發電機緩緩升起。直升機盤旋許久,尋找著能安全著陸的地點,最終在距離園潭村約2公裡外的空地上降落。

“下面的路就靠我們自己了。”張漢偉說。

“師傅,哪有路啊?”師徒眼前盡是滾落的山石、傾倒的大樹、厚厚的泥濘。

“往前走,走出一條路。”張漢偉撿起一根粗木棍當扁擔,三人輪流扛起80斤重的發電機,跌跌撞撞地走向良進石村。

山體滑坡加上洪水沖刷,道路多處塌方,時不時出現斷頭路。師徒三人就翻下路邊斷面,沿著河道前行。如此反反復復多次,2公裡的路,他們走了2個多小時。

6月22日,南方電網廣東梅州梅縣供電局鬆源供電所搶修人員正在運送發電機到良進石村。鐘立彬攝

6月22日,南方電網廣東梅州梅縣供電局鬆源供電所搶修人員正在運送發電機到良進石村。鐘立彬攝

“我們送電來啦!”

下午3點20分,渾身濕透、疲憊不堪的師徒三人成功進村。“天啊,你們是怎麼進來的?”村民看到有供電人員滿臉驚訝。

“當然是飛過來的,給你們送電來啦。”鐘立彬打趣道。來不及多作休整,師徒三人將帶來的生活物資分發給受困群眾,然后迅速對村裡台區周邊的低壓線路進行全面檢查。

“有一處倒杆。”徒弟用衛星電話向張漢偉報告。兩名徒弟將倒杆上的線路扯下來,對斷線重新接通。隨后,張漢偉將發電機接入配電箱,啟動路發電機,良進石村恢復了供電。

6月22日,南方電網廣東梅州梅縣供電局鬆源供電所搶修人員在良進石村接入發電機。鐘立彬攝

6月22日,南方電網廣東梅州梅縣供電局鬆源供電所搶修人員在良進石村接入發電機。鐘立彬攝

“看看現在是不是有電了。”張漢偉幫村民陳大伯檢查完家中線路后,合上開關。客廳的風扇轉起來了,陳大伯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在確認2戶村民都用上電后,張漢偉走到空曠地,用衛星電話接通了指揮中心:“報告指揮中心,我是張漢偉,良進石村已經通電了,我們三個都很好。”電話那頭傳來了歡呼聲。

當晚,師徒三人留宿村裡。張漢偉守著發電機,鐘立彬用四張長凳拼了一張床,溫淦興睡在草地上。師徒三人就這樣度過了一晚。

奔向下一個搶修點

6月23日清晨,師徒三人動身返程。

“回去的路上,我們要把整條線路查一遍。”師徒三人沿著線路,邊走邊用無人機進行勘查。

快要走出大山的時候,師徒三人遇到了一處較大的坍塌。隻能繞道旁邊的水電站涵洞。但涵洞內水體渾濁,不知有多深。張漢偉讓徒弟們留在原地,自己手腳並用,踩著涵洞壁向前攀爬。但牆壁太濕滑,試了幾次都未成功。

幸虧,徒弟們用衛星電話聯系了當地村干部,掌握了涵洞的情況。他們蹚過齊腰深的水,順利走出了涵洞。

6月23日,南方電網廣東梅州梅縣供電局鬆源供電所搶修人員翻山越嶺返回供電所。鐘立彬攝

6月23日,南方電網廣東梅州梅縣供電局鬆源供電所搶修人員翻山越嶺返回供電所。鐘立彬攝

中午12時50分,艱難徒步4個小時后,他們回到了鬆源供電所。午休過后,他們又奔向下一個搶修點。(周睿)

(責編:周睿、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