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行進中國”調研行

品牌廣東︱小鎮裡的“月餅守護者”

人民網“行進中國”廣東調研採訪團
2024年06月23日06:50 | 來源:人民網-廣東頻道
小字號

“沙沙沙——”撒面粉、攤面皮,包入咸蛋黃、蓮蓉等餡料,再將月餅胚放入模具刻模﹔“砰砰砰——”,幾十秒內,一個花紋精致的雙黃蓮蓉月餅初步成型。

在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非遺傳承人袁瀚釗每周都會邀請公眾走進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館——華美月餅夢工廠,體驗月餅制作技藝。“哇,真好看!原來月餅是這樣做出來的。”在場的人們連連感嘆。

人民網“行進中國”廣東調研採訪團體驗月餅制作。人民網 何善福攝

人民網“行進中國”廣東調研採訪團體驗月餅制作。人民網 何善福攝

茶山鎮,是我國食品名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1991年,袁瀚釗的父親袁旭培創立華美食品廠,以獨特的廣式月餅糕點“出圈”,成為茶山鎮的一個品牌。1993年,袁旭培帶領團隊將月餅生產從全手工轉向半自動化,在行業內率先將月餅的保質期延長到60天,讓廣式月餅進一步走出廣東、走向全國。

憑著這種敢闖敢試,三十余年間,華美食品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如今全面實現數智化生產,將月餅糕點帶到海內外更多消費者面前。在此過程中,接續傳承中秋文化成為重要責任。袁瀚釗年幼時常跟著父親在食品廠進出,聞著月餅烘焙香味長大,看著師傅們的高超手藝,他在心中撒下傳播中秋文化的種子,立志成為“月餅守護者”。

跨越古今的月餅展品。人民網 王雅蝶攝

跨越古今的月餅展品。人民網 王雅蝶攝

歲月變遷,蘊含著團圓美好寓意的月餅背后有哪些故事?為尋找答案,兩年前,袁瀚釗帶領團隊從茶山出發,奔赴全國各地收集月餅盒、月餅模具、月餅展品等。這份關於親情的記憶和鄉情的延續,促使他們優化升級華美月餅夢工廠,以“山海奇遇·莞”文化空間的理念,設立國潮沙龍區、DIY烘焙室、月餅非遺展區等,牽頭打造國內首家以月餅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

在月餅文化主題博物館,數百件史料、藝術裝置、投屏科普展示等映入眼帘,感受濃濃的中秋文化與風土人情。對此,袁瀚釗的師傅呂偉標深有感觸,作為廣式月餅制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這些年從生產車間到研發中心,再到學校講台,都有他活躍的身影。“舞台”不斷變化的背后,是食品行業從業者做優做精食品品質、推廣傳承中秋文化的信念。

國內首家以月餅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人民網 王雅蝶攝

國內首家以月餅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人民網 王雅蝶攝

為讓老品牌推陳出新,近年來茶山推動食品文化傳播和非遺傳承相結合,與本地食品產業、文化產業發展布局相融合,建立保護傳承體系,賦能產業發展,為廣大市民游客提供近距離感受非遺、認識非遺的生動體驗,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以文化賦能品牌發展的華美食品,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企業品牌建設可以與優秀傳統文化元素有機結合,用文化的力量撬動品牌價值的提升。”東莞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茶山鎮宣教文體辦黨支部書記黎暉介紹,近兩年來,茶山鎮以非遺旅游帶動全鎮消費超1.5億元,“非遺+品牌”發展新路徑越走越實。(涂勝、張永生、王雅蝶、何善福)

(責編:王雅蝶、張永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